這些原生態的古鎮古村,驚艷了夏日時光

2019-12-23     古鎮民宿

江南水鄉蘇州

最不缺少的就是古鎮古村

古鎮游向來都是最受歡迎的線路之一

來過蘇州的遊客大概都能脫口而出

周莊、同里、甪直、木瀆這些古鎮


然而,除了這些聲名遠揚的古鎮之外

蘇州還有很多小眾的、隱秘的古鎮古村

它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留著原生態的江南水鄉風光


這些美好的「江南秘境」

你是否去過呢?



震澤古鎮

震澤是太湖的古名,而古鎮就在太湖邊上,故而得名震澤古鎮。



與其它古鎮的複雜布局不同,它,一條寬大的頔塘河穿鎮而過,兩岸白牆黑瓦的江南建築沿河排開,沒有了蜿蜒曲折的小橋流水,卻多了分撲面而來的簡潔大氣。



走到古鎮的中心地帶,一座古橋,一座古塔,一條河,構成了震澤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場景。


這座古橋名為禹跡橋,禹指大禹,跡乃足跡,傳說大禹治水時曾在這裡留下過足跡,為紀念而修建此橋。禹跡橋始建於康熙五十四年,重建於乾隆四十四年,橋身修長,共有60級台階。



古塔則是慈雲寺塔,建於三國赤烏年間,有著1700多年的歷史。



古鎮內的代表性景點師儉堂,建於清同治年間,為震澤望族徐氏祖產。這座六進的古宅被寶塔街穿宅而過,集河埠、行棧、商鋪、街道、廳堂、內宅、花園、下房於一體,可謂是街中有宅,宅內含街。兼具官、儒、商三重使用功能。



震澤古鎮美食眾多,黑豆乾、四碗茶、菜花頭糰子、定勝糕、紅燒羊肉麵等,都是遊客念念不忘的江南味道。


門票價格:震澤古鎮免費進入,參觀景點需購買門票,景點聯票70元

開放時間:開放式景區,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8:00-17:00


黎里古鎮


黎里古鎮隸屬於蘇州吳江區,北宋時,黎里已形成東、西兩個村落。明成化、弘治年間,黎里居民千百家,為吳江大鎮。清嘉慶時黎里已躋身江南名鎮。



走進古鎮,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古樸恬靜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江南水墨畫。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牆,流水潺潺,陽光照過屋檐閃爍進巷弄里。



黎里古鎮丁字形市河全長2000餘米,建於明清時期的古駁岸4000多米,橫跨著10座始建於元代至清代的古石橋,河埠式樣眾多。駁岸和河埠上雕刻著各式各樣的纜船石,有暗八仙、筆錠、如意、犀角、雙桃、雙桔、如意得鹿、瓶生蜂猴、瓶生三戟和五色旗等254顆,屬江南古鎮之最。



黎里的弄堂堪稱江南古鎮一絕,至今完好保存85條,其中70條為暗弄,57%以姓氏命名,以「周陳李蒯汝陸徐蔡」黎里八大姓命名的最多。



在黎里,推開一扇木門,就能走進歷史。逛逛黎里古鎮展示中心,走一遍柳亞子故居,看一看端本園,斑駁的牆磚,古樸的木頭,精緻的花窗,每一個瞬間都蘊含著黎里的千年古韻。



在黎里,走過古老的巷弄,穿過長長的廊棚去喝茶,在市河邊的小館裡吃上一桌特色美食,辣腳、油墩、套腸……對著小橋流水和三五好友聊聊天,目之所及是江南的慢調時光,言之所及是古鎮生活的美好。


門票價格:黎里古鎮免費進入,參觀景點需購買門票,景點聯票60元

開放時間:開放式景區,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9:00-16:30


錦溪古鎮


錦溪古鎮內湖盪密布,河巷縱橫,形成了錦溪河湖相通、澤浸環鎮、街巷依水,橋巷相連的典型江南水鄉風貌。錦溪的名字源於鎮內一條燦若錦帶的小溪。



許多人對錦溪的認識,都是從古蓮橋開始的。古橋如長龍橫臥水中,遠遠望去,分外玲瓏。如果夏天來此,橋下蓮花盛放,更是美得如詩如畫。



錦溪宛若一幅動人心魄的絕妙畫卷。沈從文喻她「睡夢中的少女」,馮英子稱她「淡抹濃妝總相宜」,劉海粟則讚譽她是「江南之最」。在大家眼中,錦溪真可謂是集萬千榮寵於一身。



錦溪素有「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的美譽,中國古代磚瓦博物館、古董博物館、錦溪傑出人物博物館等場館,坐落於一座座獨具明、清風格的建築中,記錄著歷史,更傳播著文化。



在錦溪,乘一葉手搖船,沿著清澈的流水逶迤前行,路過一座座橋,看見一個個茶館,享受的是一種江南的安逸生活。



錦溪美食眾多,走在煙雨濛濛的老街,襪底酥、芡實糕等小吃,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瀰漫著街頭巷尾。



一雨一江南,一動一靜皆風景。趁著盛夏時光,在錦溪古鎮來一場雨中邂逅吧!


門票價格:錦溪古鎮免費進入,參觀景點需購買門票,景點聯票65元

開放時間:開放式景區,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8:00-17:00(4-10月),8:00-16:30(11月-次年3月)


沙溪古鎮


沙溪古鎮位於太倉市中部。沙溪,又名印溪、團溪,唐代已形成村落,佛教寺廟興起;元代自塗菘西遷,形成市集;明代商運通達,成為商貿重鎮;清代近代工業起步,新式教育推行,沙溪展現一片開風氣之先的新氣象。



一千年前,北宋名相范仲淹蒞臨江蘇太倉考察工作,在沙溪開河挖道,一條七浦河就此誕生,義興橋、庵橋、新橋三座單孔石拱橋橫跨河面,連貫起河南、塘北兩條老街,形成了「一河二街三橋」的格局。



垂直如線的三里古街,最有看頭的是明清一絕的橋門洞,宅第與宅第、院落和院落之間形成的深邃狹長的弄堂,以及街頭和巷口的過街樓。



沙溪保存著大量歷史文化遺產,古宅民居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其中不乏歷史文化名人故居和紀念館。



走在古街,讓人感慨的是沙溪的居民都依舊生活在此,所以走著走著會看到老夫婦經營的裁縫店,走著走著能聞到街邊飄出的飯菜香,走著走著可碰到路邊玩耍的孩童。



因為有了這些當地居民和這些市井生活的氣息,1300多年的古鎮才會在歲月中繼續流淌。



沙是世界上最小的石頭,溪是世界上最小的河流,一石一水,匯成「醉」美沙溪。


門票價格:沙溪古鎮免費進入,參觀景點需購買門票,景點聯票30元

開放時間:開放式景區,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8:30-16:30


明月灣古村


太湖深處有西山,西山深處藏古村。明月灣恰似一彎明月,映照波光粼粼,映見閒心種種。靜臥千年,等你歸來。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西施曾在此共賞明月。《蘇州府志》中記載:「明月灣,吳王玩月於此。」



村口的古碼頭原系明月灣與外界溝通的主要水上通道。白居易等歷代名人由此泊舟登岸;明月灣人商貿湘楚,也於此揮手告別。碼頭全長58米,寬4.6米,用256塊花崗岩條石鋪成,頗具氣勢,依稀可見當年舟楫往來的盛況。



村裡明月橋畔的千年古樟,相傳為唐代著名詩人劉長卿到明月灣訪友時所植,樹齡約1200多年,為一級古樹名木。



清乾隆、嘉慶年間,明月灣達到了鼎盛,修建了大批精美的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碼頭等公用建築。



修築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的石板街路,總長達1140米,路面用4560餘塊花崗岩條石鋪成,俗稱為棋盤街,是明月灣古村特色之一。有「明灣街,雨後穿繡鞋」之說。



房前屋後,栽植四季花果,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果香縈繞,形成了這一千年古村落色彩斑斕、清新明媚的鄉村景色。春賞梅花桃花,夏摘枇杷楊梅,秋嘗白果石榴,冬品桔子。江南太湖最自然的景致與最原味的生活,在明月灣繼續沉靜著。


門票價格:營業時間內明月灣古村門票40元;非營業時間可免費進古村參觀,不可參觀景點

開放時間: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8:30-16:30


陸巷古村

陸巷古村位於太湖東山後山,同西山遙遙相望。依山傍水,雞犬相聞,被譽為「太湖第一古村落」。



古村成於南宋,史載,宋室南渡,途徑太湖,見東山雄峙湖中,清幽靜謐,遂有王、葉、姜、張等多員戰將把家眷安頓在此。因村莊有六條巷子,故取名為陸巷。



陸巷歷史上有規模較大的明清建築廳堂多達72座,現保存完整的仍有10餘座,以明宰相王鏊故里、宋戶部尚書葉夢得故居而著名於世。



懷古堂門前、紫石街上的明代三牌坊是陸巷古村的標誌性景觀,也是陸巷文化根基的最佳詮釋。解元、會元、探花三座牌坊,呈「丁」字形排列著。明成化十年,王鏊鄉試第一得解元;第二年禮部會試,中頭名會元;殿試時,因主考刁難,屈為探花及第,從此留下了這解元、會元、探花三牌坊。



位於文寧巷裡的惠和堂(宰相府),是王鏊的故居,同時也是王鏊紀念館。惠和堂規模宏大,前後共五進,148間房。



陸巷是宰相、狀元故里,同時也是一塊糕的「誕生地」。從陸巷走出的白玉方糕,因為央視《走遍中國》欄目紅遍了中國,甚至還傳到了國外。


門票價格:營業時間內陸巷古村門票65元;非營業時間可免費進古村參觀,不可參觀景點

開放時間:古鎮相關景點開放時間為8:00-17:00


巴城老街


巴城老街位於崑山,這條從清代光緒年間一路走來的歷史老街,雖然不為人熟知,但來到這裡,那份寧靜和光影間透露的文化氣質足以將你的思緒拉回到數百年前。



老街巷子不多,沿著斑駁的石板路向前一直走,街道兩側的紅燈籠分外惹眼。街面上遊人很少,顯得特別安靜。



這裡的街道不寬,僅容得下3人並肩同行,為了充分利用空間,兩邊民居、商店屋檐都向中間挑了出來,使老街顯得更狹窄。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一線天」。



巴城老街的建築中深藏多個文化展館,竹刻藝術館、崑曲館、蟹文化博物館、王同寶書畫收藏館、醐途樓、昆石館、東寶笛館等。一個個慢慢逛過來,相信你一定會發現無數個古老而神秘的傳奇故事。



老街上有一座古寺,名為崇寧塔院,進門可見彌勒殿,院中一座多寶佛塔安靜地矗立在那裡。據說,乾隆皇帝下江南時,也曾至崇寧供香禮佛。



這樣一處偏安一隅的歷史老街,在經歷了數百年歲月之後依然能夠保存著這種陳舊古樸的味道,留給我們去慢慢感受和品味歷史的痕跡。


門票價格:老街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全天


這麼多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鎮古村

哪一個會是你的下一站目的地呢?

留言告訴我們吧!


文章來源:蘇州旅遊官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dvFMW8BMH2_cNUgg8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