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出海已成為當前的熱詞,面對遙遠及陌生的海外市場,企業既要適應當地法律及文化,同時又要加強總部與海外分子公司的管理,由於地域及距離的限制,數字化的管理方式此時顯得格外重要,此時企業無論從業務層面還是管理層面均對數字化寄予較高的期望,一方面希望利用數位技術實現總部與海外市場的信息互通,而最關鍵的是要實現在業務及財務方面對海外市場的全面管控,所以跨國數字化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實現信息鏈路的打通。
對於異地數字化建設實現信息流的全面互通對於國內市場而言這都不是事兒,因為無論是在基礎網絡建設還是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國內市場已經非常成熟,尤其是在基礎網絡方面價格低廉、透明、網絡覆蓋面廣、網速快且服務意識好,但如果用國內的基礎能力來對標海外市場,就印證了那就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會發現這一切完全是兩個概念,以東南亞市場為例,在基礎網絡建設上存在如下問題及難點:
1. 通訊技術基礎落後,覆蓋有限:
在東南亞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均未實現5G網絡覆蓋,以柬埔寨為例,雖然手機通訊運營商眾多,但均為4G信號制式,在這裡還有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手機通訊運營商都是以市場價值為核心來進行手機信號覆蓋,通俗點說就是某地區有市場投資價值短時間能收回成本才會做手機基站進行信號覆蓋,所以這就造成了偏遠地區手機信號弱或無信號的局面,這對來此投資建廠的企業而言將形成巨大的通訊困擾,影響日常的溝通工作,而對於習慣了日常用智慧型手機的中國企業管理人員而言,短時間內將難以適應如此的生活及工作方式。
2. 網絡技術落後且成本高: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是連接世界的橋樑,特別是在跨國企業的管理中全部依賴網際網路,在國內的網絡技術及帶寬能力不必說,千兆、萬兆已經小兒科了,但東南亞大部分國家及地區在網絡技術上還是落後於國內幾個檔次,主要體現在設備落後、帶寬資源不足、網速慢等方面,但所花費的網絡成本卻比國內高很多,還以柬埔寨為例,250M的共享性質的寬頻一年費用近2000美元,和國內普通的家庭寬頻費用相比簡直是天價。所以不難看出落後的基礎網絡及高昂的成本也將直接影響著跨國企業數字化基礎建設工作。
3. 運營商服務能力弱;
這主要體現在 技術及服務意識兩個方面。由於東南亞大部分國家普遍經濟落後,這也導致專業技術人才缺乏且技術能力普遍偏弱,例如運營商的技術人員甚至對專業的網絡術語缺乏認知;值得一提的是缺乏服務意識及較低的辦事效率是當地的一大特色,例如在國內開一個寬頻帳號從簽合同、繳費到開通24小時就可以搞定,在當地話半個月開通已經高效,一個月開通也不足為奇。所以跨國企業在數字化基礎建設上不僅要能接受當地技術能力不足運營商,而且還要有足夠的耐心去面對當地的辦事效率。
4. 運維成本:
對於國內而言數字化的相關運維工作例如最基礎的 IT運維那都不算事兒,企業都配置專業的 IT崗,但在基礎落後的東南亞國家,大部分企業出於人力成本考慮不可能從國內派駐 IT工程師,如在當地招聘的專業技術人員其能力也難以滿足國內的要求,且人力成本一樣居高不下,所以在數字化的基礎運維方面大部分企業也面臨著維護成本高、時間周期長的尷尬局面,這還不算專業的信息系統運維人員,所以數字化運維也是擺在跨國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也將直接影響著數字化跨國應用的效果。
從以上四點不難看出,在數字化建設方面跨國企業首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在技術與設備落後、服務意識與技術能力落後、運維能力不足、建設成本高的情況下首先做好基礎工作,保障國內總部與國外分子公司的通訊與數據互通,只有保障了正常、流暢的基礎網絡連結,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數字化系統建設。
那麼在數字化系統的建設上,跨國企業同樣也要面對如下的問題:
第一,首當其衝的便是人員素質問題:
還以東南亞市場為例,當地人員的管理意識及能力普遍偏低,普遍缺乏主動思維與擔當能力,尤其是缺乏數字化的意識,當前在國內大部分企業技術與業務的融合思維均需要提高,更不用說管理能力落後的海外市場;只能選擇性在一些崗位進行推廣,難以做到在國內的大面積數字化應用推廣;
第二,系統的多語言支持;
這屬於系統的個性化需求,當前一些大廠的系統支持多語言,但也是僅僅支持幾種國家語言,尤其是在東南亞市場,一些國家都是小語種,在翻譯軟體都難以流暢翻譯,所以這對系統的應用推廣增加了難度,如開發當地語言包,勢必又造成了系統開發成本的增加;
第三,管理的不確定:
當前大部分的國內企業在國外投資建廠均都不可避免的經歷一個長時間的磨合期,要適應當地的法律條規、文化及風土人情,國內企業的規章制度有時候並不能適用當地的模式,比如在國內購買材料合同可能就是一個形式,拖欠貨款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而在國外市場就是真正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所以想要在國外市場正常開展工作就必須修改國內的相關流程,尤其是要有充足的現金流。
不要用國內的辦事思維與模式來做國際市場,所以大部分的出海企業在管理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現有的數字化系統要面對個性化的國際市場,且國際業務也需要一個成熟期,在這期間可以說管理有一個高度不確定的混亂期,在這種情況下如何進行數字化系統建設是擺在企業面前的一個重大難題,如何既要實現管控,又要符合當地管理特色?標準軟體難以滿足需求,而個性化定製系統又存在成本高、業務場景高度不確定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如何利用數字化系統與當地管理融合實現工作效率升級、業務管控顯得尤為重要。
第四,數字化系統的運營推廣
數字化系統之所以能夠全面應用其身後的推廣、運營團隊功不可沒,當然國內大部分傳統企業在數字化推廣運營方面普遍欠佳,那麼如何實現跨國的數字化運營將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設的一大難點,企業將面對跨國溝通的障礙、難以獲取真實需求的尷尬局面,所以想跨國實現數字化運營推廣,不僅需要較高的資金投入,同時又需要專業服務于海外市場的數字化團隊。
綜上所述,當前雖然數字化已滲透至人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個行業也都在尋求數字化突破之旅,但結果往往都是理論很美好,方案很完美,但落地執行卻骨感十足,實現的往往只是一個浮於表面的簡單場景,數字化難以到達管理的深水區,也就是說技術與業務、技術與管理難以實現真正的融合,更不用說跨國數字化建設,不僅要面對落後的技術基礎,更要直面高度不確定業務管理場景,同時還要適應當地的文化,所以跨國企業數字化之路漫漫,均需在此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