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性、只戀愛不結婚、非一夫一妻:「非典型親密關係」有多少可能?

2024-01-18     簡單心理

原標題:有愛無性、只戀愛不結婚、非一夫一妻:「非典型親密關係」有多少可能?

「你們已經在一起兩年了,什麼時候打算下一步呀?」

「Ta 還沒跟你表白啊?那怎麼能算在一起呢?」

「我的男/女朋友不願意和我住一起,Ta 是不是不愛我?」

你可能也在生活中常常聽到這些話,關於如何正確處理親密關係,我們仿佛有一套默認的社會習俗: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標誌,每一步結束後都自動進行到下一步——像一個自動扶梯一樣運行。

你可能覺得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走,並時常覺得困惑:男(女)朋友、談戀愛就應該是什麼樣;戀愛久了好像只能進入婚姻(不然就分手);因為是夫妻所以有義務要滿足對方的性需求;在關係里對其他人心動了怎麼辦呢?

你覺得可能是自己「不正常」「太糟糕」,但有些痛苦感可能與你無關,而是「關係自動扶梯」的「暴政」帶來的。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一聊。

這是我們新欄目#非典型關係的第二篇——關係自動扶梯:你可以選擇乘坐(或者不乘坐)

我們試圖從個體的感受和需求出發,以更細膩的顆粒度觀察現代人多樣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01

什麼是「關係自動扶梯」?

「這種關係會繼續下去嗎?」如果你聽過這種陳詞濫調(或者自己想過、說過),那麼,歡迎來到「關係自動扶梯」。

關係自動扶梯是一套關於如何正確處理親密關係的默認社會習俗。有連續的步驟;每一步都有明確的標誌;默認是永久的的一夫一妻制(性和浪漫關係的排他性);有同居或婚姻(以在法律上得到認可)。這套標準也被大多數人用來衡量一段親密關係是否是重要的、認真的、健康的、承諾的或值得追求的。

關係自動扶梯中的步驟因文化的差異可能會有所不同,目前在西方文化中,一般來說定義「嚴肅」關係的自動扶梯通常涉及下面這些步驟:

1.接觸:調情、約會和(有可能的)性愛;

2.開始:有浪漫的表白或儀式,有情感上的投入(通常被稱為「墜入愛河」),幾乎可以肯定有性(除了有宗教信仰或非常保守的人);

3.聲明和定義:相互表達愛意,在公共場合以情侶的身份出現,使用共同的關係角色標籤(比如「我的男朋友」等),以及對一夫一妻制親密排他性(性和情感)的期望或協議;

4.建立:調整生活節奏來不斷地相互適應,共度時光(包括定期約會和性接觸、在彼此家中度過時光等)和交流(每天說話、打電話或發簡訊等),認為彼此有責任向對方報備自己去了哪裡乾了什麼,開始暗示、討論或計劃未來,結識彼此的原生家庭;

5.承諾:搬到一起住,分享財務,訂婚結婚;

6.結論:結婚(如果可能的話,合法地結婚)和生孩子(不是強制性的,但會因此受到強烈的社會尊重)。這種關係現在已經「最終確定」,其結構預計將保持不變,直到一個伴侶去世。

這些步驟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通常不會太多。

儘管存在一些限制,但關係自動扶梯通常運行得很好,許多人在其中的確感覺到真正的幸福和滿足。此外,對登上自動扶梯頂端並留在那裡的夫婦給予強有力的社會和法律認可、支持,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感和穩定感,這是其他類型的親密關係、家庭組織方式難以比擬的。

但當然,自動扶梯對很多人都不起作用——要麼根本不適合,要麼適用於某些關係,或者適用於他們生活的某些部分。這通常被認為是這些人的錯,或者只是他們運氣不好——並不表示自動扶梯本身有問題。

那自動扶梯外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可能會有這樣一些:

想要持續戀愛但又不想結婚或與情人同居的單身人士;

非一對一伴侶,他們希望一次擁有不止一種親密關係,並希望雙方有全方位的知情同意;

那些以工作、學習、藝術、孩子等為核心生活焦點的人——他們不能(或不想)給一段關係自動扶梯通常需要的時間或注意力;

在主要伴侶關係之外想要擁有更豐富性體驗的人,通常稱花花公子;

渴望不涉及太多(或任何)性 / 浪漫情感 / 生活夥伴關係的人,比如無性戀、酷兒柏拉圖式(非浪漫伴侶、非朋友關係);

BDSM 關係,也可能不是性行為,並且可能涉及自動扶梯伴侶以外的人;

異地戀,伴侶因為種種原因長期無法見面——這些伴侶通常對額外的關係有隱含或明確的允許。

《無法相戀的兩人》

02

很難回頭、沒有選擇的「單程旅行」

關係自動扶梯是嚴格意義上的單程旅行。作為伴侶不能後退(或擱置)到某個階段,你唯一有效的選擇是繼續前進,或者分手與新的伴侶重新開始。在沒有進展的中間階段徘徊太久或間歇性的關係被認為是「死胡同」。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關係都以某種形式的分手告終。一般來說,一旦一段關係進入「建立」階段,如果它離婚、永久分居、未婚分手,它就被認為是「結束」,因此是「失敗的」——哪怕人們在其中收穫了很多,以及關係之後還可能會有持續的親密、感情、支持或友誼。

事實上,由於婚姻代表了自動扶梯的頂峰,所以沒有好的方法可以下降。我們的社會缺乏可供參考的改變或結束關係的方法,因此對人們來說,分手幾乎總是可怕和痛苦的。這就是為什麼前任最常見的結果是將彼此視為敵人,或者儘可能地從彼此的生活中消失。如果我們有更好的模式來結束或改變關係——分手造成的損害可能要小得多。

《婚姻故事》

關係自動扶梯具有相當大的功能。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自動將其作為確立生活的目標、選擇伴侶、評估人際關係以及判斷他人關係的路線圖。

而這其中,「自動」的部分至關重要,大多數人沒有清楚地思考或質疑關係自動扶梯,相反,我們下意識地接受了這樣一個社會前提,即自動扶梯並不是真正的選擇或偏好問題,而是一種自然的甚至超自然的力量。它只是「好」的關係是如何「自然發生」的(就像水流下山一樣自然),以及它們是如何「應該」的(宿命般的存在)。

即使你沒有處於一段這樣的關係中,只要你積極尋求或強烈渴望(一段這樣的關係),你仍然在乘坐自動扶梯。你不一定需要一個伴侶,只需要遵守自動扶梯的目標和流程就可以了。

如果你不想進入關係自動扶梯,或者你的人際關係最終不符合這種模式怎麼辦?這是一個問題。

我們的社會文化會條件反射地輕視、忽視或詆毀親密關係的其他選擇或偏好。登上自動扶梯的頂端,在社會意義上證明了你是一個成年人,是一個值得愛和尊重的人。沒有成功到達那裡,自願下車——或者更糟糕的是,根本不想進入這種自動扶梯——意味著你不成熟、有缺陷、受損、自私、不值得信任,甚至可能很危險。

關係自動扶梯可能是單向的,但它依賴於循環邏輯。它的基本原理是社會神話,即有「唯一」(也是唯一一個)「合適的」伴侶——Ta 將乘坐自動扶梯並永遠陪伴你好吧,那麼你怎麼知道你選擇的生活伴侶是否真的是你的「那個人」呢?這幾乎完全取決於結果:如果你們一起到達自動扶梯的頂部並留在那裡,那麼根據定義,與你在一起的人必須是你的「唯一」。

如果你們中的一方或雙方最終因婚姻而極度不快樂、孤獨、不滿足,甚至受到威脅或被剝奪了權利怎麼辦?仍然有大量的慣性和壓力促使你們倆至少表面看起來堅守著承諾,這樣做也表明了對默認社會秩序的忠誠,這種秩序不會讓其他人質疑自己的關係選擇,從而讓他們放心。

《白蓮花度假村》

03

關係自動扶梯的「表面忠誠」

自動扶梯的寬度一次只能容納兩個人。不需要性排他性的關係,公開歡迎其他親密伴侶的關係通常會成為蔑視、嘲笑、懷疑、憤怒和恐懼的對象。事實上,這種選擇是如此具有威脅性,以至於即使同性伴侶現在可以乘坐自動扶梯一路到達頂端(至少在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公開的非一夫一妻制關係通常被禁止進入。

不忠實際上是自動扶梯的一部分,表面上的一夫一妻制比實際的一夫一妻制更常見,與其他性伴侶或親密伴侶秘密聯繫是自動扶梯上長期公認的(在某些文化中)。

不忠強化了自動扶梯等級制度,秘密的第三者被認為是可恥的,他們被剝奪了所有關於關係的權利,並且他們默認要隱瞞自己的關係。但主要伴侶可以假裝其他伴侶不存在,他們也有權利爆發嫉妒和憤怒。

偶爾發生的高調醜聞和對不忠公眾人物的憤怒主要是為了鞏固自動扶梯的權力——但這對不忠的行為幾乎沒有影響。

《白蓮花度假村》

不忠也是結束一段關係自動扶梯的友好選擇,因為它通常會提供一段新的關係,隨時可以逃脫。你只是中途更換了自動扶梯合作夥伴,而不是真正跳下車,這使得你不用去面對沒有伴侶的成年人所要承受的的恥辱(當然,你拋棄的伴侶可能會面臨這種恥辱——但這是他們的問題。)

不忠就像是對傳統關係的非法入侵,它試圖調和「真愛的神話」與「人性」。它可能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但它會讓每個人都變得很糟糕——推卸責任,並粗暴地對待彼此。

不幸地是,這可能是大多數人所知道的非一夫一妻制的唯一模式。

關係自動扶梯其實是個人選擇和社會習俗的問題,人們很少被迫跳上它並留在它上面。在自動扶梯的每一步,參與其中的人都在做出有意識和潛意識的選擇。當你乘坐自動扶梯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被抬著走——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走樓梯。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我們所擁有的關係類型負責,社會習俗和壓力確實強烈地影響了哪些關係模式更容易獲得社會特權和認可,但很多人仍然不知道自動扶梯外的關係模式。

遏制自動扶梯暴政的很大一部分只是承認它的存在,這是一個選擇問題,並且還有其他有效的選擇。歸根結底,實質,而不是形式(或結構),才是決定任何親密關係成功的因素。

《朱莉與朱莉婭

評論互動:

你如何看待「關係自動扶梯」

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本文系編譯,有適當刪減,原文連結:

https://solopoly.net/2012/11/29/riding-the-relationship-escalator-or-not/

作者:Amy Gahran

編輯&翻譯:寒冰

封面: 《婚外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6b5b6d2a6d002b982bd39ffc95533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