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不過三月,淄博「涼」透了?| 中國·城

2023-07-28     ELLEMEN睿士

原標題:紅不過三月,淄博「涼」透了?| 中國·城

「淄博燒烤好吃嗎?」這幾乎是每個知道我來淄博的朋友,都要問上一次的問題。

對比這些年我見過的路邊燒烤,淄博燒烤確實頗具特色。小餅、明火炭爐加蘸料,這是淄博燒烤的靈魂三件套。烤得皮酥冒油的肉串抹上蘸料,裹進烙香的小餅里,還得卷上幾根當地產的小蔥——一些美食愛好者認為,這種「甜而不辣」的香蔥才是淄博燒烤的點睛之筆。

淄博燒烤躥紅後,吃法上也有了學問。在一位淄博文旅部門官員拍攝的科普視頻里,她將巴掌大的小餅對摺成扇形,先在折線部位蘸上蒜蓉辣醬、芝麻鹽和辣椒,重新攤開後,餅中間便有了均勻的調料,再裹入小蔥和肉串,這種吃法被稱為「一線天」,是不少外地遊客「打卡」探店時心照不宣的社交儀式。

吃燒烤也算是淄博人的生活日常,拉上親友,一周安排兩到三頓燒烤稀鬆平常。一位在銀行上班的大哥告訴我,自己在社區對面的小燒烤店,一年半已經「吃掉了」上萬元。不過,這幾位本地人吃燒烤的方法不一,並不講究什麼定式和規矩。

毫無疑問的是,近兩個月來,「爆火」出圈的淄博燒烤,已經成為了這座擁有四百七十餘萬人口的傳統工業城市的新名片。不錯的口味、另類的吃法和實惠的價格,或許是淄博燒烤的穩定優點,但在我看來,坐著馬扎、露天擼串喝酒,與好友或者是陌生人擠在一塊談天說地的氛圍,可能才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的關鍵。

「來一趟就是得看看熱鬧!」一位本地的網約車女司機告訴我,自己之前送沒在市區訂到酒店的遊客去郊縣住宿,到了縣城,客人看到她推薦的燒烤店顧客少,立馬要求換店。對方還特意強調,一定要去能「坐馬扎」吃燒烤的店。

客流量暴增,讓一些原本就生意火爆的燒烤店就餐更加艱難。搬遷過六次店址的牧羊村燒烤店,2020年因為歌手薛之謙的推薦,獲得了不少的關注。儘管在本地人的評價里,關於它的味道褒貶不一,但在網際網路世界裡廣為流傳、展現淄博煙火氣的視頻中,牧羊村的客人碰杯、高歌的鏡頭總是不可或缺。

五一小長假過後,牧羊村燒烤總店所在的淺海燒烤城每天下午依舊早早客滿。

牧羊村也是許多外地遊客來淄博後的第一站。我在這裡蹲守了兩天,發現儘管「五一小長假」已經過去,但牧羊村的客流依舊旺盛。如果你想夜晚最熱鬧時,在這裡吃上一頓燒烤,清晨五六點就來排隊才更穩妥,這樣你能在上午10點拿到號牌,從下午4點再開始排隊點餐,但千萬別忘了安排一位同伴先去占住一張吃飯的小桌,尤其是搶手的店外露天桌位,不然你會遇上無法上菜的窘境。

「想想辦法」也許是牧羊村燒烤店老闆這些天裡聽到的重複頻率最高的話。多得是慕名遠道而來、卻排不上號的遊客。一個月前,老闆的妻子就因客流量過大「連軸轉」,累進了醫院;現在,他在店裡幫忙結帳的兒子也不敢輕易接通同學打來的電話,怕都是來托關係為朋友搶座兒的。中午100桌,晚上160桌,已經是牧羊村能接待的最大客流。

人氣「爆棚」的燒烤店往往會形成新的商業生態,比如兜售鮮花和水果的商販。讓牧羊村老闆頭疼的是遊走的賣唱團隊,有時客人會向他投訴,聽歌花的錢比吃燒烤還多。燒烤店位於居民區附近,市場管理者嚴禁帶音響入內,但賣唱團隊無需設備,四五個人在小桌旁一溜排開,賣力揮動手中的沙錘,配合著嘶吼式的清唱,帶動客人一道拍手吆喝,就成了一場足夠熱鬧的表演。一百元點一首歌,我問一桌剛聽完歌的客人是否覺得價格偏貴,對方卻答:「就是圖個氣氛,給你100塊錢你能唱不?」

這樣的熱鬧,即便是吃不上燒烤的遊客,也能找到參與方式。市場的管理者在燒烤城入口製作了「最佳觀摩路線」的提示牌,遊客能在平台上找到向下俯拍的機位,用鏡頭記錄獨屬於淄博的人間煙火,在將這些內容發布到社交網站後,他們或許還能收穫一場新的熱鬧討論。

天眼查截至4月27日的數據顯示,淄博4月新增燒烤相關企業三百七十餘家,僅4月20日一天就新增註冊三十餘家,目前淄博市擁有燒烤相關企業超三千家。

還有人正在跑步入場,在淄博張店區和周村區走訪時,我看到好幾家燒烤店正在緊急裝修準備開業。一位淄博本地的B站「up主」近期更新視頻時表示,自己之前學車的駕校現在也已經搖身一變,掛上了燒烤美食城的新招牌。

上世紀70年代末,淄博市政府將八個部門財政局、教育局、衛生局、農業局、水利局、林業局、文化局和機械工業局)集中在一處辦公,被當地人俗稱為「八大局」。隨著時代發展,早年的「八大局」已不在原址,但伴隨這張歷史名片而生的八大局便民市場依舊遺留了下來,是附近居民生活購物的常規去處。

除了牧羊村燒烤店,八大局便民市場是我光顧次數最多的淄博「網紅」景點。

今年五一假期,據百度地圖發布的景區排隊榜單顯示,淄博張店區的八大局便民市場成功擊敗了故宮、長城等一眾知名景區。

我第一次來八大局時已是深夜,晚上11點,街面上僅有零星幾家店鋪還沒拉上卷閘門。一個整理鋪面的鴨頭店店員告訴我,自家的店鋪在4月中旬開業,剛好趕上五一人流。夜色下的街道冷清,人煙寥寥,我初時擔心這座城市的人氣在小長假後會轉瞬即逝,這類新開張的店鋪將淪為流量高位的接盤俠,但白天的再次到訪,很快衝散了我的顧慮。

儘管八大局市場入口處的電子屏已經不再顯示進入人次,但在這個工作日的上午,你能輕易感受到這裡火熱的人氣。幾輛旅遊大巴停在門口,還有從臨近城市趕來的「夕陽紅」旅行團,僅兩個車道寬的街面上擠滿了來往的遊客,手裡都提著剛買的當地小吃,還有不少人捧著有「淄博」貼紙的大可樂和竹筒奶茶。

白日裡,這條街上滿是被流量沖刷過的痕跡。臨街的不少檔口門頭都拉上了紅底黃字的條幅,原本賣饅頭、賣牛羊肉的店鋪幾乎都改行賣起了熱門的炒鍋餅、紫米餅和牛奶棒。一家掛有「菠蘿王子」條幅的水果店吸引了我,因為站在路邊招徠顧客的店員將頭髮染成了菠蘿造型,但當我走近,才發現被條幅遮住一半的舊招牌顯示,這原是一間家電維修的鋪面。

八大局便民市場並非從來如此,至少在兩個月前,這裡還是周邊市民日常光顧的菜市場,但現在,一家牛奶鋪的店員告訴我:市場裡買不到一顆菜。「網紅」成了這個市場最醒目的新標籤,在南門賣手抓餅、雞蛋餅的麵食鋪子把「原創網紅店」的橫幅掛在了門頭,想要買到她家的招牌紫米餅,還必須往前多走10米、進到院子裡排隊取號,再回到店前買餅。

街面上最多的網紅小食是「炒鍋餅」,算得上是「一步一攤」,遊客們常常一買就是一大摞。但部分淄博本地人對它並不熟悉,一位當地的士司機告訴我,自己這二十多年來都沒吃過這個。當然,他也抵不過「網紅食物」帶來的誘惑,看到遊客大排長龍,他決定要「買一些嘗嘗」。

八大局走紅後,帶火的「網紅」不僅僅是特色食品。開在市場主幹道上的衢州鴨頭店裡的「鴨頭小哥」伊揚,因為長相帥氣、擁有健美的肌肉線條,與其應對顧客時的「社恐」表現形成反差,一舉成為八大局的「新晉頂流」,引來不少遊客在店鋪前聚集、拍照。

但這種追捧並未助長店鋪的銷量。5月3日,伊揚在自己的直播中落淚,因為在客流量一天18萬的八大局市場,他的店鋪單日營業額從原本的一萬多元跌至六千元。

我第一次去八大局時,伊揚的店鋪已經暫停營業。兩天後,5月10日,他在消失多日後首次露面。上午,他戴上帽子、口罩,穿著短袖在攤位忙碌,一邊賣貨一邊抖音直播。有時,他會回過身悄悄對手機鏡頭說:「她們問我是不是(鴨頭小哥),我不說話。」距離帳號開始直播不過25天,伊揚已經擁有了66萬抖音粉絲。

店鋪中午短暫歇業後,下午2點半卷閘門再次拉開,鴨頭小哥沒了蹤影。有人推測,他一定是躲在門後。見不到「鴨頭小哥」的人並不願散去,而是推搡著向前,涌動的人群里一個女聲突然高喊:「快出來見老婆!」

「沒見過男的嗎!怎麼這麼不害臊。」站在人潮前頭、穿著桃紅色防曬服的大姐語氣嚴厲道。大姐是住在附近的本地人,原是想買點鴨頭回去,但現在,被裹進人群的她頗有些憤憤不平:「這些人不買,就是來蹭流量的!」

我也擠在人群里,身旁一部又一部手機被舉起,鏡頭瞄準了鴨頭小哥。一位中年女性將手機放上支架高舉過頭頂,我瞄了眼螢幕發現,她正在直播,而直播間裡僅有一個觀眾。

在八大局和牧羊村,與「流量」勾連的現實故事並不罕見,這些地方也真實地上演過「流量奇蹟」——一位原本只有一千多個粉絲的抖音博主,4月更新了一條顧客在牧羊村燒烤店「嗨唱」的視頻,獲得了百萬點贊,一夜之間漲了幾萬粉絲。

這座曾因傳統工業製造聞名的三線城市,在各類鏡頭的「圍追堵截」下,變得時髦又活潑。舉著相機走在淄博街頭,你甚至會得到某些特殊優待。一位大叔在我拍攝八大局市場招牌時,主動湊過來衝著鏡頭比了一個「耶」,並鼓動我:「拍一個,發抖音上去!」另一位戴著發箍的光頭大哥邀請我給他拍了段視頻,態度熱忱又強硬地叮囑我「要發抖音」,末了還加上了我的微信好友,要我一定把視頻轉給他。

第二次造訪八大局兩天後,我第三次來到這裡。衢州鴨頭店外人潮依舊洶湧,但門口多了兩名中年保安,正一左一右維持秩序、疏導遊客。「不維持秩序行嗎?人家的店還能做生意嗎?」一名保安指了指旁邊賣炒鍋餅和蜂蜜槽子糕的店鋪。

5月10日上午10點,「鴨頭小哥」伊揚還未露面,但店門前的遊客已經分三列排起了長隊。

對於突如其來的「走紅」,這座魯中小城的適應速度其實遠超我的想像。

今年3月初,即將引爆流量的第一批大學生「旅遊特種兵」到訪淄博時,水晶街夜市上手作鋪老闆還覺得納悶,為什麼總有大學生來詢問淄博的冰箱貼,「那時候哪有(賣這個的)啊」。但五一前夕,他已經拿到了一批請朋友設計、緊急打版製作的淄博小烤爐造型的冰箱貼。

一位在小紅書上開設帳號的雜貨鋪老闆,3月末還在猶豫自己是要做冰箱貼還是明信片,一個月後,她製作的「進淄趕烤」系列手繪冰箱貼和發卡已經掛上了貨架。為了招徠遊客,店裡還新增了免費的「打卡」蓋章業務。

除開冰箱貼這種旅行愛好者青睞收集的文創產品外,包含這座城市走紅元素的其他事物,在今天的淄博街頭也是隨處可見:帶有城市故事的創意路牌,印著「淄博」「燒烤」等字樣的文化衫、帆布包、發箍、摺扇,還有各式各樣烤串公仔,陶瓷耳釘……

在海岱樓負一層的文創商店裡最擁擠的櫃檯,我第一次見到淄博的琉璃產品。造型精巧的彩色公雞、小鹿和金魚,正吸引著遊客拿起把玩。此外,還有「淄博燒烤」主題的琉璃擺件,半卷的小餅裹上小蔥和肉串,頗有幾分生動意趣。

隨著燒烤名聲大噪,以琉璃、陶瓷為代表的部分淄博特色產業開始走入更多人的視野。不少淄博人發現,只出現在自己兒時記憶里、逐漸被年輕一代遺忘的琉璃製品,被越來越多遊客捧在手心上發上了抖音和小紅書。

距離市區50公里外的博山區陶瓷琉璃大觀園,五一期間也要和八大局一樣限流,遊客需排隊入場。這家開業多年的批發市場,終於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市面上甚至流傳著「三十年存貨被買空」的說法。

開設在張店區的陶瓷琉璃博物館對面展館裡的一家陶瓷店,在五一前緊急上架了2000套本地產的「淄博燒烤一人食」餐具。我還在店裡購買了一套旅行茶具,茶杯的蓋子做成了狐狸造型。「(這是)蒲松齡筆下的狐狸嘛!」店鋪老闆熱情介紹道。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樣,也是最近才得知蒲松齡是淄博人。

嚴格來說,本次最受遊客關注淄博市府所在的張店區,旅遊資源並不豐富。淄博旅遊「打卡三件套」——八大局、牧羊村和海岱樓,前兩處更類似是被網絡流量加持而生的「人造景點」。不過,逐漸走入人們視野的特色文創紀念品,從另一視角為我們揭露了些許這座百年工業城市的真實樣貌。

在本地人的回憶里,作為曾占據山東經濟發展「C位」的「魯C」(淄博車牌由魯C開頭),淄博擁有雄厚的工業底蘊,經濟發展水平一度在省內領先。建築陶瓷行業是其傳統舊產能的代表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化工、醫藥、紡織等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

在八大局四公里外、還維持著日常本色的和平便民市場裡,我遇到了一位河南籍店主,閒聊時,他說起自己早年來淄博發展,看中的正是這座城市工業底子帶來的消費能力,「這裡好賺錢!」一位計程車司機,還同我講起本地知名企業齊魯石化的逸聞,「最厲害的時候,兩口子都在齊魯石化上班,一年能賺30萬元。(齊魯石化職工的)姑娘都不外嫁。」

但年長的本地人,也能準確記起淄博從高位下墜的時刻。2017年前後,「查環保,平了一萬多家企業」,一位在齊盛湖公園散步的國企退休員工與我聊起過往,他用手指了指晴朗的天空:「以前,淄博就沒有這種藍天。」

官方記錄,自「十三五」以來,淄博累計關停「散亂污」企業1.04萬家,化工園區由28個減少到6個,化工企業從1135家減少到524家,建陶產能由8.27億平方米壓減到2.46億平方米。

企業關停、人才流失,喧囂的老工業基地歸於寂靜,轉型的陣痛也讓本地人心有戚戚。但和短暫停留的遊客不同,那段歲月的榮光依舊是很多淄博人的共同記憶。說起山東鋁廠、新華製藥這些淄博知名企業,這位國企老員工的臉上難掩驕傲。

從博山返回張店的路上,計程車司機得知我想看看淄博的工業區,還特意把車開到了「財富陶瓷城」,在那裡,連片的陶瓷展銷廳頗為壯觀。「可別小看我們淄博的瓷磚。每年都有瓷磚展會,特別盛大!」

「現在的淄博已經不是我認識的淄博了,外地車太多了。」說起最近遭遇的前所未有的擁堵,跑了十年計程車的司機有些唏噓,但他很快又感嘆道:「不過,人來了就有機會。」

兩個月的時間裡,淄博似乎已經徹底改頭換面,成為了一座「成熟」的旅遊城市:八大局便民市場門口有公交公司志願者舉牌引導遊客搭乘文旅專線;海月龍宮燒烤城一進門就能看到活潑熱鬧的霓虹燈牌,不少遊客會停下拍照;陶瓷琉璃博物館前的空地上,豎起了供遊客打卡的KT板;位於海岱樓的鐘書閣書店特意延長了開放時間。

在熱門話題頻繁更迭的流量時代,一座三線工業城市能持續走紅兩個月,並接連引發新的話題討論,實在是難能可貴。但或許只有來到淄博,你才能理解為什麼遊客們願意將目光停留在這裡。

在張店區的熱門景點陶瓷琉璃博物館參觀時,我被兩名遊客的驚嘆聲吸引,順著她們手指的方向看去,自助飲料販賣冰箱上貼著在售商品的價格:娃哈哈礦泉水1.5元,可樂、雪碧3元,果粒橙3元……或許是被其他知名景區上浮的高物價壓迫已久,在淄博熱鬧的人潮中,平實的價格讓人分外驚喜。人均幾十元一頓的特色燒烤或博山菜、2元一個的火燒,哪怕是火到代購圈的炒鍋餅,一大盒的價格也不會超過10元。

熱門景區酒店翻倍漲價的問題,在淄博你也不需過分憂心。我入住的全國連鎖酒店,房價比起其在同類城市雖有所上漲,但並不算離譜。早在4月下旬,淄博市就發布了賓館酒店限價通知,以3月1日至3月31日的平均實際成交價格為基準線,單價上浮超過50%的,按哄抬價格行為查處。

在旅遊旺季用行政手段平抑物價,展現了這座城市的管理者在面對忽然湧入的巨大流量時,高超的應對技巧和極強的行動力。不止於限價,淄博市政府在城市走紅後,還快速增開了燒烤專列和公交專線、免費開放207家單位的廁所和停車場、網紅景點提供免費寄存行李、文旅局局長在車站迎接旅客……

但籠罩淄博街頭的「好客山東」溫暖氛圍,並非只源自政府機關的努力。在我的視角看來,接棒政府的市民力量,同樣是助力淄博形象起飛的關鍵所在。

在本地人心裡,「為淄博的榮譽而戰」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身在淄博,你很容易感受到一種全民參與的待客熱情:商業中心會為訂不上酒店的外地遊客免費提供臨時夜宿;本地車會讓外地車先行,車主還會免費接送遊客;本地人在燒烤店會給遊客讓座;在路邊小店購買一包濕巾會獲贈印有「淄博燒烤」的一次性圍裙;一輛廢品回收的三輪車還在車頭貼上了「足斤足兩,淄博信仰」的條幅。

在一家沒能排上隊的熱門燒烤店,我和朋友實在眼饞爐子上噴香冒油的烤串,試探性詢問一對本地情侶,能不能轉賣給我們兩串嘗嘗味道,對方豪爽地遞來一把:「隨便吃,沒關係!」

我們還在八大局附近的大排檔遇上一群吃宵夜的淄博年輕人,他們熱情招呼我和同伴坐下,擔心我們訂不到酒店,還為我們介紹乾淨、便宜的民宿,又嘰嘰喳喳推薦起淄博年輕人常去的咖啡館和酒吧。一位戴眼鏡的男生告訴我,這類好客行為已經成了他們生活的日常:「我們470萬淄博人現在都是服務員。」

我的本地朋友則告訴我,五一小長假期間,就連放假的中小學生都會穿上黃色的志願者背心,去各熱門地段充當志願者,為外地遊客提供引導服務。

和淄博當地的旅遊熱潮一樣,關於這座城市的網絡討論同樣紅火。但隨著五一人潮的散去,關於「淄博還能火多久」的爭論,也被擺上檯面。人們開始質疑,這種超負荷運作的全民接待模式,是否能長期持續;一場狂歡式的走紅,是否能承托起這座城市亟待轉型的時代命運?

作為一個匆匆過客,我無法為這些問題提供答案,但淄博上下其心、全民聯動的故事,或許為那些正在努力穿越歷史周期的中國小城提供了一個樣本。在激烈的網絡爭論中,一位淄博基層幹部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歷史不會給淄博第二次機會。」他在知乎上如是寫道。

我離開前,拜訪了淄博海月龍宮燒烤城——這座位於張店、周村交界的海月龍宮物流港,可以容納萬人的燒烤城,為了迎接五一到來的遊客,在20天內拔地而起,裡面設有主會場和副會場,還建有為音樂節演出服務的大型舞台。這裡將是今後一年一度「淄博燒烤節」的舉辦地,此前就因網友調侃其擁有全球第一的「燒烤指揮部」而走紅。

我抵達燒烤城時,已近傍晚,一些店家的燒烤台早已坐得半滿,每家店鋪外都有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巡邏。隨著夜色漸濃,越來越多的遊客經過安檢進入燒烤城,商家們忙活著穿肉串、上碳,寬敞的空間逐漸被鼎沸的人聲和濃郁的食物香氣填滿。與這場人間煙火一牆之隔的,是一大片青翠的麥田,綠茸茸的麥穗擠在一起,晚風吹起,便搖擺成了生動的綠浪,在暮色中,如漣漪般向著遠處瀰漫散去。

攝影:小毛

採訪、撰文:萬瀟

編輯:楊雨池

圖片後期:Nina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4c7e5e16d9644718da4b96fdea9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