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父母離婚,孩子如釋重負不再「陪演」,離婚該為了娃拖著嗎

2022-06-16   糖果媽媽

原標題:高考後父母離婚,孩子如釋重負不再「陪演」,離婚該為了娃拖著嗎

有統計顯示,每年高考後的6~9月,離婚案例都會突增,形成一個「離婚小高潮」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當父母的都是打心底為孩子考慮,將自己的事情都排在後面。

父母可以為了孩子吃苦受累、放棄自由,也可能為了孩子,去維持一段瀕臨破裂的婚姻。

高考結束後,部分孩子變成了「單親」

前些日子糖媽的朋友準備領證,我充當「攝影師」陪同前往。本想帶著小糖果,見證有儀式感的時刻,卻不想登記處離婚的夫妻,比領證的人還多。

觀察了一圈,發現大多數人,不是年輕氣盛的小兩口,肉眼判斷年齡在40歲上下。

糖媽和朋友一時猜不出,這個年齡段的夫妻,扎堆離婚的原因。直到聽見一名高中模樣的男孩,和父母的談話。

終於不用陪你們演戲了,我長大了,不會再因為我是單親的孩子哭了,可以接受你們離婚的事實

我們這才反應過來,原來,又到了高考後的「離婚潮」。只是不敢相信,有些家長是如此著急。

孩子不用陪父母演戲了,其實他們能察覺到異樣

結婚多年再去一趟民政局,回家以後感慨萬千。男孩那句「不用再陪你們演戲了」,聽著讓人心疼。

這種高考後就離婚的現象,已經存在很多年了,糖媽的高中同學,就親身經歷過。

她上高一時,就發現父母怪怪的。一家三口表面上看起來沒問題,但爸爸經常加班,媽媽偶爾情緒低落。父母從來不在他的面前吵架,她卻感受不到幸福。

結果不出她所料,父母在她結束所有考試科目後就離婚了。她並沒有因此大受打擊,反而有種解脫的感覺,不用再「陪演」。

很多夫妻感情出現裂痕,甚至是犯了很大的錯誤,也不會輕易離婚。

一開始拖著,是擔心孩子年齡小接受不了,後來是怕耽誤孩子學習,就這樣一直拖到高考、拖到孩子結婚。

夫妻倆以為隱瞞得天衣無縫,其實很多孩子能察覺到,並陪著父母一起「演戲」。因為他們內心還有一絲期待,一直演下去,或許就能一直在一起。

夫妻為了孩子拖不離婚,往往有著怎樣的結局?

生活中為了孩子拖著不離婚的夫妻很多,有些夫妻拖著拖著,發現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是可以很好解決的,最後打消了離婚念頭。

也有些夫妻,表面和平,其實情感冷漠、互相嫌棄,只是強忍著同住一個屋檐下,像陌生人一樣。

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如果父母真的演技過人瞞過孩子,至少能讓孩子體驗過幸福。但等到突然離婚的那天沒有心理準備的孩子會備受打擊

從夫妻的角度來看,若早就有分開的打算,年輕時想要重組家庭,有更多機會。拖到孩子長大後自己老了,開啟新感情的機會就越來越渺茫了。

都說紙包不住火,兩個沒有感情的人,再怎麼演,也會從生活的細節中露出蛛絲馬跡。一旦被孩子發現,孩子的心理也會承受很大壓力。

該不該為了孩子拖著不離婚?作為家長要考慮清楚

父母的感情和婚姻,是對孩子起到榜樣作用。但良好的感情示範,未必是強撐下來的「完美」,及時止損也是正確的婚姻觀。

如果一方家長有惡習,拖著只會讓孩子受傷

有些家長酗酒無度,滿身惡習,還有打罵家人等行為,不拖著也許更幸福。

一個「差勁」的家長,不僅會讓孩子身體上受傷,還會耳濡目染很多壞習慣,無形中降低選擇伴侶的條件。

演技「太差」,不如及時止損

很多家長誤以為,讓孩子看到父母一起住在家裡,沒有辦離婚證,就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完整家庭」的溫暖。

無奈大多數人演技比較差,夫妻之間正常的親昵和互動沒有,一家三口在餐桌上吃飯,氣氛冷冰冰,孩子是完全體會不到愛的。

如今孩子接受新鮮信息的速度很快,很早就知道「離婚」這一詞了。家長用這種方式拖著不離婚,反而會讓孩子無法正確認識婚姻。

糖果媽媽心裡話:

孩子還小,不是維持這段名存實亡的婚姻的理由。「為了孩子不離婚」,這一觀點本身就存在歧義。

就算是這樣想的,也請別對孩子這樣說。否則,孩子會陷入自我懷疑,認為父母為了自己才犧牲幸福,巨大的責任和愧疚,可能會伴隨一生。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會讓孩子背負這種責任和壓力,成年人應該學會處理好自己的感情,並好好愛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