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軒逸攻入6萬區間:車好不好賣,是價格決定的!

2024-05-06     汽車扒一扒

原標題:日產軒逸攻入6萬區間:車好不好賣,是價格決定的!

馬看到什麼,是人決定的。車好不好賣,是價格決定的。

五一期間,日產軒逸的銷量達到了10550台,刷新了我對傳統燃油車的認知,在當下向著電動化、智能化口號奮進的時代,傳統燃油車的網絡熱度一次次被覆蓋。

但網絡從來都是和現實割裂的,網絡上沸沸揚揚的電動化產品,其實落在實際消費上,並沒有想像中的大熱。

乘聯會4月份預期,新能源滲透率在45%左右。

事實上,傳統燃油車依然有穩定的大盤,尤其是軒逸這種有歷史沉澱、典型經濟、家用、工具屬性的燃油車,銷量表現一直都很出色。

過去一年,轎車品類銷量排名前三車型分別為軒逸、朗逸、秦PLUS。

其中,軒逸過去一年的銷量達到了37.5萬台,朗逸的銷量為34.1萬,秦PLUS的銷量則為32.4萬台,顯然在工薪階層的視角中,燃油車依然是主流。

或者是換個說法,內燃機依然是日常選擇繞不開的產品,因為秦PLUS DM-i的銷量兩倍於秦PLUS EV,工薪階層明顯更加認可配備內燃機的產品。

軒逸的優勢非常突出。

一個是質量穩定,對於家用車來說軒逸的穩定性和耐久性表現不錯,故障率不高。

另一個是產品舒適,無論是空間還是舒適度,人機工程學設計合理,代步用舒適度較高。

最為關鍵的是,目前軒逸的價格還可以再降,目前經典軒逸的落地價只需要6萬多,不足7萬的價格對於月薪5000元的用戶來說,是買車不錯的選擇。

工薪階層選車,可靠性、穩定性、經濟性非常重要,他們不具備換車的能力,一台車的使用周期需要拉長到5年甚至更長。

尤其是對於四五線、農村用戶群體來說,對車輛的要求僅僅只是代步,不限行,對號牌沒有需求,一年使用強度5000km-8000km,打車不方便必須要買車,所以選擇軒逸這種入門車輛,的確非常合理。

從成本角度來看,軒逸的1.6L發動機以及CVT變速箱紮實穩定、可靠耐用,並且多年生產成本低、生產速度快,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應對市場的大規模需求,這同樣是一個優點。

在這個所有人都認為電動化是一個重要發展風口的時候,都遺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2023年的人均GDP不足4萬元,留給買車的預算完全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多,銷量排行榜的前十名車型,價格甚至都不足10萬元。

大量的消費者都在選擇極其經濟的車型來代步,這說明對於80%以上的人群來說,實惠的產品才是第一選擇,的確電動化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但更多適合15萬以上的車型,電池、電機、晶片、雷達的成本過於高昂。

統計局數據,有一大半用戶只能消費10萬左右的車型,而在這個價格區間中,電動化的產品不僅較少,而且尚未得到大量的用戶驗證,所以更多人都願意消費傳統燃油車。

因為生產成本更低,軒逸這種產品的價格可以繼續壓縮,在未來的對抗賽中,永遠會有一大批用戶群體,會因為耐用、可靠、簡單而選擇軒逸。

工具效應會貫穿乘用車的發展歷史,任何一個地區都是如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e6af9edc5d4345a70eadebfd9f11d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