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MPV市場又要變天了?

2023-09-13     BusinessCars

豐田這次真的傻眼了,還在規劃中的純電MPV突然就在中國上市了。9月10日,電動埃爾法的詞條突然出現,但指向的並不是豐田,而是國內的一家造車新勢力。

9月10日,廣汽合創發布了全新豪華電動MPV合創V09,直接打出電動埃爾法的宣傳口號,直接讓還在計劃中的正主埃爾法成了替身。在媒體之前對豐田的採訪中,豐田旗下子公司豐田車體社長松尾勝博還在暢談豐田未來計劃投放電動MPV車型,但中國車企指向性明確的新車讓豐田再度感到壓力。

9月11日,豐田內部流出消息,在電動MVP車型還未確認的前提下,豐田車體董事長水澗英紀稱,「雖然純電動埃爾法的時間未定,但現在已經在討論在中國而非日本市場推出的計劃了。」

在還沒有明確產品的規划下,先討論上市地區,這在豐田內部並不多見,即使是在新能源發展遠慢於中國車企的時候也沒有如此大的反應,依然是不緊不慢地推出了BZ4X和BZ3來應對。

但是當中國車企將劍刃指向MPV市場或者說直指埃爾法的地位時,豐田明顯的感到了壓力。

MPV的護城河在崩塌

一直以來,中國MPV市場一直是涇渭分明,各價位都有自己的主流產品,在燃油車時代,低端的一直是以上汽通用五菱為主,中端市場被上汽通用GL8牢牢占據,高端市場則被豐田埃爾法、雷克薩斯LM占據,並且與前者不同,埃爾法和雷克薩斯LM更是一車難求,加價數十萬銷售。

早在20年前,豐田埃爾法還沒有如此火熱,但是受到香港明星的影響,讓這款車迅速成為了身份的象徵。

在當時豐田埃爾法的外觀設計顯得十分大氣,同時車內空間和舒適性也是不錯,並且這款車的車廂內部還配備了大量舒適性配置,讓後排乘客的乘坐感受更加舒適,成為了商務出行的首選。

在此影響下,這款在香港地區僅售價30萬元的MPV迅速在國內市場身價暴漲,加之日本原產進口的背景下,這款車在國內一度被炒上百萬。

雖然埃爾法的銷量並不是最多,但勝在利潤驚人,在日本售價摺合人民幣約為25萬元,但在進口關稅和加價銷售下,每輛車都能產生50萬元以上的利潤,這遠不是一般豪華車型所能夠企及的利潤高度。

僅2022年豐田埃爾法就在國內銷售20,127輛,產生的利潤超過100億元以上,要知道豐田2022財年凈利潤為1255億元人民幣,中國市場一款埃爾法就能貢獻超過8%的利潤,成為豐田名副其實的利潤奶牛。

但自從新能源車型開始向MPV市場滲透,此前分明的市場開始變得混亂,率先出手的就是通用和豐田,在SUV和轎車市場失利的影響下,作為最後招牌的MPV市場成為了戰場,通用和豐田都想要擴大市場份額來減少整體銷量的下滑。

豐田率先出手,塞納的國產化直接影響到了別克GL8的銷量,僅在2022年就憑藉73,537輛的成績拿下MPV市場季軍的位置,這一年別克GL8的銷量下滑了20%以上。

作為反擊上汽通用推出了別克世紀,向豐田固守的高端市場進軍,上市半年,別克世紀的銷量就超過1萬輛,而同期豐田埃爾法的銷量卻出現了小幅下滑。

在此影響下,曾經井水不犯河水的MPV市場變得混亂起來,而渾水最好摸魚,在兩大合資明爭暗鬥的較量下國產MPV卻在悄然發力。

國內新能源縱深進發

雖然看起來MPV市場感覺非常巨大,但實際上這塊蛋糕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2022年MPV銷量為94.3萬輛同比下滑12.6%,與轎車和SUV千萬銷量的市場來比猶如九牛一毛,同時也是新能源滲透率最低的市場。

在新能源滲透率整體超過35%的背景下,MPV市場新能源的滲透率不足5%,成為了新能源市場擴張下的一塊荒地,特別是在新能源在轎車和SUV市場滲透率放緩的背景下,內卷的新能源市場需要向縱深發展,MPV市場就成為了新的競爭點。

雖然這個市場容量不夠大僅用100萬輛的市場,但較低的滲透率足夠支撐新能源車企的發展。比亞迪騰勢率先吹起了衝鋒號,憑藉著DM-i的優勢,騰勢D9在MPV市場站穩了腳跟,從3月起銷量就一直在1萬輛以上,成為了增長最快的新能源MPV車型。

當騰勢在中端MPV市場高歌猛進之時,極氪009也在高端市場上奮勇拼殺,50萬元的售價雖然看起來不如埃爾法高級,但營造的高端感卻獲得了市場的認可,2023年累計銷量為11,728輛,已經足夠和埃爾法正面對抗。

同時還有更多的車企湧入MPV市場中,近在今年下半年就有超過5款新能源MPV車型發布,除了前文提到的合創V09以外,傳統造車勢力中魏牌高山已經在成都車展開啟預定,廣汽傳祺E8也將預計在年內發布,上汽大通G70也將加入中端MPV市場的競爭中。

除此之外,造車新勢力也早就將目光投向了MPV市場,小鵬X9在網絡上已經形成了持續的熱度,理想首款純電車型MEGA也同樣看向了MPV。

可以說2023年的MPV市場將迎來神仙打架的時刻,合資品牌、自主品牌、造車新勢力同台競技,在這不大的蛋糕上都想要分上一塊。

但目前還沒有那個品牌能真的撼動豐田埃爾法的地位,今年改款的埃爾法依然需要加價20萬元以上才能訂上車,與轎車和SUV市場不同,MPV市場更看重品牌的影響力,在20年的沉澱下,埃爾法在國內市場已經成為了成功高端的代名詞,國產品牌想要在一時一刻間改變這樣的認知還需要時間。

並且豐田內部已經注意到MPV市場的變化,雖然豐田在之前的電動化上走得緩慢,但在MPV市場深耕依舊的豐田短時間內還有著絕對的優勢,依然有時間留給豐田操作。

國產品牌也需要思考一個電動化上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電動車高端化,這個問題是一直影響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擴張,在中低端車型中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超過50%,但是在高端車型中卻依然在30%以下,如果不能解決新能源高端化這個問題的話,像豐田埃爾法這類高端燃油車的處境將依然從容。

雖然國產品牌將MPV市場也攪動的風生水起,但利潤的大頭依然被燃油車占據,只能在中低端車型拼殺的國產新能源只不過是跳進一個新的漩渦中,除了內卷外再無新的故事可以書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dab7843562ebd9b2041d2a932489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