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辮子髮型有多醜?別再被影視劇騙了,真實情況讓人難以接受

2022-04-10     百曉生侃歷史

原標題:清朝的辮子髮型有多醜?別再被影視劇騙了,真實情況讓人難以接受

人類社會在不斷向前發展,很多舊事物、思想、習俗等如今都被捨棄,對待中華傳統文化習俗,我們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對待歷史,我們需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現如今很多影視劇作品不尊重歷史,甚至還出現了不少抗日「神劇」,各方為追求經濟利益,隨意篡改史實,對很多觀眾甚至起到了誤導的作用,比如近年來一直熱播的清朝題材電視劇,有不少研究歷史的專家曾多次指出其中的場景、人物等錯誤,可根本沒有人關注。比如影視劇中清朝人留的辮子髮型,真實情況其實更加讓人難以接受,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自清軍入關後,多爾袞等滿洲貴族為鞏固對全國的統治,於是頒布了「剃髮令」,他們強制各民族都要剃髮易服,此舉引起了漢族的不滿和反抗,最終不得已被廢除。順治帝在位期間,清軍進軍江南後,「剃髮令」再一次頒布,同時還頒布了「易服令」。清朝統治者甚至喊出「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口號,為此很多決絕剃髮易服的人都慘遭殺害,隨即大部分生者都開始剃髮結辮。

此為清朝晚期人們的辮子

當時滿族人的髮型與漢人差別非常大,他們都把前顱頭髮都剃光,後腦頭髮編成一條長辮子垂下。這種髮型最初是為了適應山林草地騎射所創,他們還將髮辮視為真魂的棲息之所,視為生命的根本。在戰場上陣亡的八旗兵,他們的髮辮必定要被帶回故里隆重埋葬。大家都稱這種髮型為「金錢鼠尾」,清朝強制所有人都剃這種髮型,第一是為防止被漢族同化,其次是將其看作是歸順的標誌,更有利於鞏固統治。從實際情況來看,清朝統治者的確達到了他們的目的,「金錢鼠尾」隨後在中國「流行」了數百年,直到到民國初年,部分人甚至不願意將「金錢鼠尾」剃掉,可見思想毒害之深。

從現如今的清朝題材劇作中,其中人物的髮型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樣難看,其實這都是為了熒幕前人物的形象,導演對「金錢鼠尾」髮型有所美化。歷史上真實的「金錢鼠尾」其實非常丑,根據一些老照片便能夠看出,還有外國人記載拍攝的「金錢鼠尾」,真實情況讓人難以接受,別再被影視劇給騙了。根據《撫浙檄草》記載:「小頂辮髮每個炎黃子孫都被迫把以前「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頭髮屈辱地剃去,只留下銅錢大一點,梳成一根小辮,叫「金錢鼠尾」式。將四周的頭髮都剃去,僅留頭頂中心的頭髮,其形狀一如金錢,而中心部分的頭髮,則被結辮下垂,形如鼠尾。」

在如今的外文文獻中,外國人根據當年所見描繪了大概的圖像,真實的「金錢鼠尾」看起來真的非常丑,與影視劇中的差別非常大。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金錢鼠尾」都留了後顱的頭髮,而實際的卻只留了一頂如錢大的頭髮,這才叫「金錢」,然後將剩下的頭髮梳成辮子,稱「鼠尾」。從圖片中可以看出,真實的金錢鼠尾屬實很醜,讓人無法接受,難怪當年那麼多人不滿這個髮型。「金錢鼠尾」的髮型主要歷經三個時期,最初的更讓人無法接受,清朝晚期才有所寬鬆。對此,大家有何看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dc4d22f9127a289fa2c35ffe59f9a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