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2020-03-18     劉潤商學


商業洞察 丨作者 / 劉潤 整理 / 蕉皮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760篇原創文章


普通人和高手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能不能擁有自己獨立清晰的判斷和觀點。不盲目跟風,不人云亦云。

這是從1樓爬到10樓,從普通到優秀。

那高手和頂尖高手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能不能同時擁有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把自己放進別人的鞋子裡,不以自我為中心。

這是從10樓爬到100樓,從優秀到極致。




1

兩幅地圖


最近,疫情繼續在全球擴散。

我們常聽新聞里說,歐美等「西方國家」情況危急,像中國這樣的「遠東國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為什麼歐美是「西方」,中國是「遠東」?

如果我們看地圖,明明美國在地圖最右側,更偏「東方」啊!

為什麼美國不是「東方國家」,而是「西方國家」?

答案,其實也在我們使用的世界地圖裡。

各國使用的世界地圖基本是兩種:

一種是以太平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亞洲的一些國家,大多使用的是這種世界地圖。

另一種是以大西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西方和美洲國家,大多使用這種世界地圖。

亞洲一些國家以太平洋為中心來繪製世界地圖,這樣這些國家就處於地圖的中央,象徵著世界的中心。

同樣,歐美國家以大西洋為中心來繪製世界地圖,這樣他們就處於地圖的中央,象徵著他們是世界的中心。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美國是「西方國家」?

因為我們中國人,其實也是站在大西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角度來看的:

在這張地圖上,美國不在中國的東面,而在西面。

明白這個道理,就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喜歡以自己為中心審視問題、價值取捨、處理矛盾。

所以,英國的「群體免疫」,義大利的「全國封城」,美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站在我們的角度可能是不合理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也許是有原因的。

再比如,特朗普發了推特,把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為什麼?

他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這一招把內部矛盾,轉移為外部矛盾,果然迎來了很多民族主義者的點贊。但實際上,這招太陰損,太惡毒了。

(圖片來自網絡)




2

一次辯論


我目睹過一次辯論,一身冷汗。

張偉俊老師是中國第一位私人董事會教練。有一次,他受邀主持了一場企業家辯論會。

這些平常在自己公司永遠偉大、光榮、正確的企業家們坐在一起,誰都不能說服誰。

他們越辯越激動,辯得臉紅脖子粗,我看差點就快打起來了。

然後,然後,張偉俊突然叫停辯論,說:

「下一個環節,交換觀點,繼續辯論。」

聽完之後,人都傻了。

稍微停頓後,大家又唇槍舌劍起來,開始幫對方自圓其說,又差點要打起來。

這對在場的企業家們,是深刻的一課。

你是以自我為中心,還是能換個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你捍衛的是自己的觀點,還僅僅是自己的尊嚴?

你捍衛的是自己的屁股,還是腦袋?

換個角度看世界,你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3

三個場景


所以,設計產品、親密關係、教育孩子,都是如此。

我們總愛站在自己的視角來解決問題,而不是真正站在用戶的視角來解決需求。

我們總愛站在自己的視角說多喝熱水,而不是真正站在對方的視角來噓寒問暖。

我們總愛站在自己的視角來決定愛好,而不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視角問是否喜歡。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總有「自嗨」的產品,教不好的「壞小孩」,和永遠教不會的「直男」。

這是非常容易犯的錯誤,不能實現自己想要的結果。

即使實現了,也極大造成成本的劇烈攀升。

如果能換個角度看問題,是提升,更是躍升。視角不同,視野不同,結果也會天差地別。




最後的話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在哪裡?

在於是站在1樓,還是10樓,還是100樓看事物。

有的人終其一生的努力,都只是站在1樓的視角看外面,看到的都是細節,自己附近那點東西,市井吵架,違章停車。

有的人努力向上攀登,站在10樓的視角看外面,開始能逐漸看到局部,輪廓關聯浮現。

有的人比你更優秀,還比你更勤奮更努力,他爬到了100樓看世界。

他看到的是全局,開始體會自然資源的分布,城市設計的氣概和俯瞰世界的萬丈豪情。

站在100樓視角審視天下的人,可以決定一場戰爭的走向。

站在10樓視角觀察天下的人,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負。

站在1樓視角面對天下的人,可以決定一場戰鬥的起止。

當你在1樓時,要更願意主動跑到5樓、8樓、10樓,去看看都能望到些什麼。再回到1樓執行時,會更理解不同角度看待問題的深度,並且不會遺忘細節。

希望你能擁有上帝視角,能瞬間把自己拉到空中俯視全局。希望你能擁有操盤手技能,能瞬間俯衝到地面死磕細節。希望你能知道什麼時候該在空中,什麼時候該在地面。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在於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角度變了,視野變了,很多事情就看懂了。看懂了,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ZG5A3EBiuFnsJQVRG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