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拉貨就做防疫志願者,20年老司機親自演繹疫情下的職業擔當

2020-03-17     卡車之家

【卡車之家 原創】楊順來是河北保定雄縣的一名卡車司機,從16歲跟著師傅學徒,到今年已經從業將近20年了。

初見時,楊順來身著一身綠色的迷彩服,正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上幫著從車上往下搬西瓜,動作乾淨利落。出車時他喜歡這套衣服,經髒,耐造。這對於時不時需要裝卸貨搭把手的他來說是一套不錯的「工裝」。

坐飛機出發去拉貨 多年來一直這樣

2020年2月26日,楊順來帶著家人提前備好的30個防護口罩,登上了飛往雲南瑞麗的飛機。對他來說,這趟出行並不容易,飛機票改簽了兩次,比原本計劃的出行要晚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

飛機那端等待他的不是邂逅與旅行,而是一整車名為緬甸田王的西瓜,這一品種的西瓜汁多籽少口感好,是京津冀地區不少餐桌上的最愛。

往返雲南瑞麗與保定白溝的這條路線,楊順來已經跑了近十年。他開著自己的17.5米大板從白溝運送百貨到雲南瑞麗,再從當地拉回西瓜給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的貨主,幾年下來貨源穩定。

有了固定的貨源,楊順來便和十來個處的不錯的卡友組成車隊,常年在這條線上運營。多年來他們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到進入臘月二十幾的時候就定好往返機票回去過年,年後初二三從家出發運趟西瓜回來賺個好價錢。

明眼的卡友一看便知,能這麼「豪氣」回家過年的,這幾年的運費不會差到哪去,而提起為何能常年有穩定的貨主和貨源時,楊順來的一句「將心比心」道出了其中原委。

幫貨主回村賣西瓜 兄弟有難咱得幫

聽慣了卡友們反饋運貨中被各種刁難與剋扣運費的故事,當我聽到楊順來提起他和貨主的關係就像親兄弟時,有些出乎意料。

「急別人所急,想別人所想,貨主也是人,世界上永遠好人多。」這樣的認知刻在楊順來的腦子裡,在他看來,這也是卡車司機最基本的擔當。

就拿簡單的運西瓜來說,怕捂著、怕凍著,開車得穩,時效上也得抓點緊。儘管已經合作了近十年,但楊順來和貨主的關係也是從陌生人開始,合作細節中彼此探知人品,更加熟絡信任。「現在我們就像兄弟一樣,」提起和貨主的關係,楊順來很自信。

這次疫情管控,大部分地區的居民出門受限,楊順來和另外的三輛車同時運西瓜回京,如果出售的不及時,就得面臨停車難問題。楊順來知道貨主的窘境,便主動將一車西瓜直接開回老家,在村口的馬路上一張羅,就開始幫助貨主售賣西瓜。

雖然是自己幫貨主賣西瓜,但楊順來卻並沒怎麼露臉,近在咫尺的家他也沒有回,而是在駕駛室里基本不出來。

他在自己給西瓜做宣傳,招呼了幾個平日裡處的不錯的朋友幫忙售賣,四天的時間賣了17噸。

3月5日,新發地車位空了出來,楊順來才趕緊開車赴京,他用兩天的時間把剩下的瓜賣完之後,又快速的投入到了下一趟運營。

疫情防控村頭站崗 比熬夜咱誰都不怕

春節後沒出車的一個月里,楊順來也沒閒著。大年初一看到新聞播報武漢疫情日益嚴重,他就和村委會的人員們一起商量怎麼把村子保護起來。正月初二縣裡一經下達封存村的命令,他便第一時間志願報名了。

支援村口防護並不是一個力氣活,但卻需要24小時有人值守,對於一些生活規律的人來說熬夜是件比較痛苦的事,楊順來便經常會主動承擔夜班,「開了二十年的卡車,熬夜咱可從沒怕過誰。」

「在家有事往上頂,出門踏實把活干。」對於楊順來來說,這就是最基本的擔當。

一場疫情,打亂了太多正常的生活節奏,晚出車的一個月讓楊順來損失了幾萬元運費,原本一天能賣完的一車西瓜也多花了四五天的時間,但隨著一個一個的「楊順來」開始在路上馳騁,一名名老司機親身演繹卡友擔當,我們相信,正常的生活,就在不遠前方。(文/張宏霞 圖/張國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Ijs6XABiuFnsJQVA52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