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在新能源這條全新的賽道上,中國品牌的確實現了「彎道超車」。無論是銷量,還是聲量,都真正做到了揚眉吐氣。反觀很多外資品牌,則在新能源時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落差感。
當年燃油車正當道時,多家外資車企在國內都能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在面對崛起的中國品牌時,所謂傳統車企的這些外資品牌,反倒顯得保守不少。因此陷入了「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窘境。更有消費者戲稱如今外資品牌造的新能源車型就是「雜牌車」。言下之意,就是認為這些外資品牌造不出好的新能源車型。
什麼樣的新能源車才算是「好」的?這對於每個用戶來說也許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在筆者看來,中國品牌仍不能輕視這些樹大根深的外資品牌。因為其中有些車企,已經在悄然間實現了「悶聲發大財」,比如在很多人眼中都不看好的寶馬新能源。
近日,寶馬集團官宣了一組數據,截止目前寶馬旗下新能源車型已累計達成30萬輛銷量成績。這麼一組簡單的數據,卻足以引起我們很多人注意。30萬輛是什麼概念?我們不妨回想一下,諸多新能源品牌包括新勢力當中,又有多少品牌達到了30萬輛這個裡程碑?換言之,大家口口聲聲看不上的「雜牌電動車」,居然默不作聲的已經甩開了很多中國品牌?
看到這大家也許會有所疑問,這30萬輛到底都是哪些人在買?有人說,選擇寶馬新能源車型的都是為了「藍天白雲」車標而已。但在筆者看來,其實這種說法並不全面。以筆者身邊認識的寶馬新能源車主為例,他們都有很多共同點,那就是不願放棄傳統燃油車時代已經習以為常的駕駛樂趣和機械素質。這一點,寶馬可謂行業頭部;第二點,就是內心並不願意接受當下浮誇的新鮮事物,比如所謂的自動駕駛,在這類用戶眼中這些並不必要;當然,第三點是內心對寶馬品牌的認可,畢竟寶馬豪華品牌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藍天白雲」的誘惑力可比「國產車」更大。
所以客觀來看,被人們戲稱為「雜牌電動車」的寶馬新能源,產品力端絕非一無是處,而是特點明顯。操控感受出色、續航達成率高、質量穩定、安全性能出色這些都是它的優點。當然,智能駕駛、車機智能化等等短板也相當明顯。
但是,正如網友們此前說的一句調侃:35萬的寶馬i3全是缺點,25萬的寶馬i3全是優點。根據筆者的了解,目前以i3為代表的寶馬新能源車型在終端有著非常可觀的優惠力度,甚至比特斯拉Model 3還要便宜。這也就意味著,其價格與不少中國品牌車型也直接形成競爭。如此一來,選擇寶馬新能源的自然不在少數。
按照目前寶馬新能源在國內的產品譜系來看,其在售車型已經算比較豐富了,從入門的i3再到頂級的i7,涵蓋了多個價格區間。接下來,寶馬明年還會在大東工廠投產全新的i5以及其他插混車型。
如此看來,眼前的寶馬在新能源領域,已然是我們不可小覷的水平。就算是以價換量,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也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做到降價就有人買。而真正當寶馬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在國內市場鋪開市場、初具規模後,恐怕將會有更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