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降低存量房貸利率0.5%、統一最低首付比例為15%、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首次創設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資本市場……多項政策即將出台,這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今天是喜悅的一天。
2024年9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舉行了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主要負責人介紹了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本次發布會上多項重磅政策同時推出。涉及宏觀調控政策、資本市場改革、金融監管等熱點內容,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伴隨著多項刺激政策釋放,A股市場全線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4.15%、4.36%、5.54%。
多家受訪機構及金融從業人士認為,新的政策組合拳代表了政策的態度轉暖,通過一攬子刺激政策,提升風險偏好,改善市場情緒。降准、降息以及結構性政策的推出,將為市場提供更為充足的流動性支持,有助於緩解資金壓力,並穩定市場信心。
提振市場
從今天發布的政策來看,主要涉及五個方面,一是近期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年內視情況可能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至0.5個百分點;二是降低7天逆回購操作利率(主要政策利率)0.2個百分點;三是引導商業銀行將存量房貸利率降至新發放房貸利率附近,預計平均降幅在0.5個百分點左右;四是將全國層面的二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調至15%;五是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一環接著一環的超預期政策,引燃了市場資金的做多熱情。A股市場今日全天成交9747.6億元,超5100股上漲,其中上證指數大漲114點,創四年多最大單日漲幅。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4.15%、4.36%、5.54%。
金融機構的從業者們,都在忙於消化和研究分析新政給市場帶來的變化與想像空間。
「此次新聞發布會誠意滿滿,旨在通過需求端推動經濟增長良性循環。」華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張永志表示,央行宣布近期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資金約1萬億元,充分提供中長期流動性資金給金融體系支持經濟發展,有利於全面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央行大幅調降存量房貸利率,有助於降低居民債務成本,緩解提前還貸的信貸收縮,同時結合調降房貸首付比例等需求政策,在穩住存量的同時提升居民新增購房需求,經濟循環有望進一步打通。
浦銀安盛認為,此次集中推出的政策工具類型多元,運用多種工具組合,在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共同發力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機構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兩大創新工具意義重大,有望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提振A股市場表現。
宏利基金認為,雖然目前宏觀經濟基本面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政策態度明確體現了對市場的呵護。預計資本市場估值水平、活躍程度、風險偏好在政策窗口期均有望迎來階段性修復,但反彈的持續性後續需要持續跟蹤是否會有財政、消費、房地產等相關政策的繼續加碼,同時也需要觀察經濟基本面的變化情況。
富國基金表示,此次集中公布形成組合拳,效果預計將大於單項政策之和,有利於國內經濟的企穩回升。就權益市場而言,基本面改善疊加資金面充裕(降准降息,海外資金回流,長期穩定資金入市),或將迎來相對較強的改善,港股有望尤其受益。就債券市場而言,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仍將形成助力。
一位銀行系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表示,整體來看,新的政策組合拳代表了政策的態度開始轉暖,從會議內容上也不難看出政策將逐步出台,這也是市場風險偏好得以提升的最重要因素。初步來看,央行通過降准降息疊加新增貨幣政策工具來增強市場資金面的流動性,但基本面的拐點還要耐心等待,實體經濟信心還需逐步提振。
「10月臨近政治局會議,市場對財政政策的觀望情緒在加強。地產方面,降低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還需觀察實際刺激地產銷售效果;關於央行支持地產收儲,約束依舊在於項目預期回報問題。隱債嚴控背景下,財政撥款會趨嚴,優質項目稀缺是今年專項債發行難以提速的根本原因,實際落地效果有待觀察。」該投研人士進一步認為。
後市機會在哪?
對於多項政策出台給未來市場走勢帶來的影響與利好機會,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後續政策的繼續出台,市場反彈行情有望持續,相關品種估值修復行情可以期待。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擔憂當前權益市場隱含較多悲觀預期,後續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在華安基金看來,權益市場配置價值顯現,尋找科技創新、紅利、內需消費、出海等投資機會整體來看,支持經濟、穩定資本市場相關舉措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當前權益市場隱含較多悲觀預期,風險溢價水平高於歷史均值一個標準差,權益市場配置性價比較高。
「具體而言,科技創新、紅利、出海等方向仍有投資機會。數字經濟、人工智慧、半導體等產業發展將繼續助力高質量發展。回購政策利好經營穩健、有一定成長性和股息回報的龍頭公司。香港市場中,具有內需競爭力的網際網路平台公司,以及A股市場中受益內需政策的汽車、家電、服務型消費行業等值得關注。智能化浪潮加速中國汽車、機械等製造業升級出海。」華安基金進一步表示。
工銀瑞信基金認為,當前市場的主要矛盾在於對國內經濟增長的預期,本次政策組合拳發力,降低企業與居民的機會成本,同時引入增量資金入市,有望推動股市的修復性反彈。此外,海外流動性改善方向明確,也或將為市場的探底反彈提供良好基礎。
宏利基金表示,從政策出台角度看,降息、降准、房地產、資本市場等具體舉措更利好前期因經濟基本面回落而估值大幅調整的經濟順周期板塊,如金融、地產鏈、消費、部分大宗商品、港股恒生科技等品種。隨著後續政策的繼續出台,市場反彈行情有望持續,相關品種估值修復行情可以期待。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後續依舊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如國內經濟基本面修復強度、私人部門預期變化、海外大選落地後政策衝擊、海外地緣衝突的波動等,市場反轉行情依舊需要持續觀察海內外更多因素演繹。
前述公募機構投研人士表示,展望後市,股市將進入短期向上溫和增長階段,短期受政策催化此前超跌的行業迎來補漲的機會,風格層面,小盤優勢逐步明顯,成長風格依然占優,港股彈性會更強。對長債而言,存貸利率調降預期搶跑已久,利多落地疊加後續政策端有不確定性,短期行情或進入盤整階段。「十一」假期後,仍需觀察海外大選情況及地緣政治風險,人民幣匯率或有望進一步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