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勤生」的收穫與「首展者」的期待|進博會觀察

2024-11-05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由於已經提前簽約了下一屆進博會參展,紐仕蘭乳業亞太區CEO盛文灝稱自己為八屆「全勤生」。

「每屆進博會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從安裝展台到拆展台,我都全程參與。我們在這裡有滿滿的獲得感,每屆進博會都有新的記憶、體驗和收穫。」盛文灝說。

在首屆進博會召開的前一年,紐仕蘭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回顧參展七年的歷程,盛文灝頗為感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離不開進博會上的『推廣』。」

11月5日—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15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近3500家企業參展。在這些參展企業中,有兩類「標籤」的企業尤為值得關註:一類是「全勤生」,一類是「首展者」,盛文灝屬於前者。

七年,進博會打開了中國市場與世界共享發展的大門,越來越多的參展商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也有越來越多的新來者對中國市場充滿想像。

全勤生的收穫

「相信紐仕蘭展台明天會是進博會最熱的場子之一。」在接受採訪時,盛文灝不忘為公司明天的直播活動預熱。

據了解,在公司一款新產品在紐西蘭上市的同時,紐仕蘭將邀請頭部電商主播參與其中,以中國消費者最為流行的方式,來推動新產品的面世。

這不是紐仕蘭第一次把進博會作為新品首發場所。在第一屆、第二屆進博會上,紐仕蘭均有新品上市,如此「上頭」是因為享受到進博會帶來的便利「甜頭」。

據盛文灝介紹,在第一款鮮奶上市後,牛奶清關時間大幅縮短。原來鮮奶從紐西蘭到達中國消費者手裡需要四到七天時間,進博會開放制度便利後,鮮奶僅需三天時間就可以達到中國消費者的餐桌。更讓紐仕蘭受益的是進口關稅的一路下調。

「在2023年,紐西蘭牛奶的關稅從15%降至零關稅;而今年,紐西蘭奶粉的關稅從10%變成零關稅,這不僅是讓某個產品、某個企業、某個國家的一次性受益,更是給跨國企業提供製度性、系統性的保障,所以我們一直對這屆進博會充滿期待。」盛文灝表示。

在參加完進博會開幕式之後,盛文灝說:「今天有幸學習了李強總理的主旨演講,特別是對總理提出的『進博會不是中國的獨唱,而是各國的大合唱』深有體會。中國自身高質量的發展,也給世界提供了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機會。」

德國卡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卡赫」)市場部總監於萍萍也是全勤生的代表。在帶來卡赫系列產品的同時,公司在展區還推出了旗下子品牌的產品,並發布了一款亞洲首發的掃地機器人。該機器人由卡赫和蘇州大學聯合推出。於萍萍告訴經濟觀察網,近年來中國在機器人算法導航等方面研究處於全球頂尖水平,與科研院校的合作也是雙方共贏,產品結合了卡赫硬體製造以及高校科研軟實力的優勢,可以更好地貼合市場的需求。

自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渣打銀行也是連年參展。在前六屆進博會上,渣打銀行已累計簽署了超過30個戰略合作備忘錄,涉及多領域、多層次的跨境場景。渣打銀行通過這一平台接觸了約5000家有進出口需求的中小企業,實現了廣泛的銀企合作。

渣打銀行(中國)行長、總裁兼副董事長魯靜表示:「連續參展七年來,我們看到進博會在推動高水平開放、促進多邊合作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作為一家定位為『超級連接器』的國際銀行,渣打非常期待發揮獨特的網絡優勢,以上海為前沿陣地,藉助進博會的窗口和帶動效應,深度連接全球機遇,包括積極支持『一帶一路』、服務新經濟、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推動綠色可持續金融,以及服務全球資產配置等。」

進博會也是施耐德的「中國之約」。施耐德電氣執行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稱,作為全球發展引擎,中國市場前景廣闊、活力無限。尤其是中國持續加大創新投入並加速產業鏈整體轉型升級,將為各行各業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首展者的期待

周智瑾是第一次參加進博會。

2023年下半年,周智瑾成為Aquaporin中國區的負責人,負責把公司的水通道蛋白膜過濾技術打入中國市場。

據周智瑾介紹,Aquaporin是一家源自丹麥的創新科技企業,公司的水通道蛋白膜過濾技術通過模擬生物細胞膜表面的水通道蛋白來製成過濾膜,從而實現對飲用水和工業用水的凈化處理。它不僅環保,還極大地節省了能耗。

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並不容易。儘管這是一項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專利技術,但在市場接受上也有一定的難度。「消費者可能會問,水通道蛋白技術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周智瑾和總公司的高管來到進博會。「通過進博會這樣的平台,可以與企業交流,還可以接觸到政策的制定者,在向他們傳遞雙碳背景下新的節能方式,可以推動水通道蛋白技術在更多領域的廣泛應用。」

周智瑾說:「我們期待更多應用場景的落地,希望與本地企業、研究機構攜手合作,開發更多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與應用,並在未來在中國建立研發中心和測試機構,以實現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的全方位發展。我們還希望通過在環保、新材料、醫療、化工、食品領域等不同的縱向領域的合作和連結,和不同行業進行聯合研究開發,並給中國帶來可持續的、更有創意的、遵循自然和更綠色的產業推動。」

中國市場份額占比達到四成的科意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科意」)也在今年來到進博會。

科意全球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兼總經理徐若松在接受經濟觀察網採訪時表示,之所以參加進博會,是公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飛速發展使然。「五六年前,中國公司業務在全球業務中占比相對較低,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和品牌推廣需求沒有那麼迫切。近幾年,隨著中國市場的飛速發展,我們迫切需要對公司的品牌形象進行更好地推廣。」徐若松稱。

作為全球十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之一,科意在2002年就在上海成立了科技公司,但彼時規模非常小,員工也僅有十幾個人。如今,科意分公司數量已經有5家,還設立了十幾個服務站,員工數量也增加到了370餘人。

徐若松表示,近年來,中國的半導體市場取得了巨大發展,實現了全方位發展。未來仍然會保持這種態勢,而公司要做的就是牢牢抓住市場帶來的機會,走近客戶,了解客戶的需求,傾聽客戶的心聲。

西門子能源股份公司(下稱「西門子能源」)總裁兼執行長克里斯蒂安·布魯赫也是第一次來到進博會。在本屆進博會上,西門子能源圍繞發電、輸電、工業去碳化和新能源等能源低碳轉型等領域,集中展出一系列最新研發、行業領先的技術與產品,其中多為在中國乃至亞洲地區首次展出,如:245千伏/72.5千伏真空滅弧室、西門子歌美颯可回收風機葉片等。

在談及參會感受時,克里斯蒂安·布魯赫表示,當前,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在能源領域更是如此。應對氣候變化、推進能源轉型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都無法單獨完成。國際合作和技術創新是能源轉型成功的關鍵。「我期待在進博會期間與合作夥伴會晤交流,凝聚共識,協同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e388883a84c14881ccd6fd509661c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