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教育與人生,7本好書與春天相伴

2020-04-10     HXJCHD

進入四月,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外疫情卻仍在蔓延,這次席捲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們對瘟疫、災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的休戚與共等議題有了更為切膚的認識。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迅速在全球師生中廣泛鋪開。疫情結束之後,在線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將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技術驅動下的教育變革,教師如何把日益複雜的社會和全球性世界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面對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教育何為?

無論以何種方式,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疫情的親身經歷者。面對疫情初期的混亂和殘酷的現實,我們看到了很多普通人積極、努力、善意的行動。當各種情緒交織反覆,我們當在平靜之後思考該以怎樣的姿態活出自己的人生?

今天,小新推薦7本與瘟疫、與人類發展、與未來教育、與人生相關的書籍,從中了解人與病毒的關係,以及教育如何迎接不確定性的未來,我們如何通過疫情反思生命和人生的意義。

01

《瘟疫與人》



作者:[美] 威廉·麥克尼爾

譯者:余新忠 / 畢會成

公元前430年—前429年,雅典與斯巴達之戰勝負難分,一場來去無蹤的瘟疫使得雅典失去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深刻改變了地中海世界後來的歷史走向。

1520年,西班牙人科爾特斯以六百人征服擁有數百萬之眾的阿茲特克帝國,他們帶去的「致命殺手」天花病毒在墨西哥城中肆虐,就連阿茲特克人的首領也死於那個「悲傷之夜」,於是西班牙人所向披靡。

1870年普法戰爭之際,同樣是天花病毒,使兩萬法軍喪失作戰能力,而普魯士軍人由於做了預防接種而未受影響,戰爭勝負改變於朝夕之間。

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從疫病史的角度,以編年的手法,從史前時代寫至上世紀前半葉,詳實探討傳染病如何肆虐歐洲、亞洲、非洲等文明發源地,而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又如何深刻影響文明的發源與存續。

在這本書中,麥克尼爾為解釋人類文明提供了一種新角度。人類、動物和微生物都是自然界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文明的進程不停止,自然生態就不會停止對人類造成影響。

但這種動態又並非一種絕對的平衡,而是在平衡和失衡之間波動。換言之,自人類有歷史的那一天起,瘟疫就一直在參與和改變歷史,而人類的活動則給瘟疫製造了更多機會。

02

《鼠疫》


作者:[法] 阿爾貝·加繆

譯者:劉方

《鼠疫》是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加繆的代表作,被認為是加繆最有影響力和社會意義的作品,它讓加繆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加繆的這部名作描寫了一場鼠疫的全過程,時間是20世紀40年代,地點是阿爾及利亞的奧蘭市。事實上,那個時間那個地點並沒有發生鼠疫,所以加繆描寫的是一場虛構的鼠疫。一般認為,這是一部寓言性小說,鼠疫控制下的奧蘭是喻指法西斯占領下的法國。然而,加繆對瘟疫的描寫具有如此驚人的準確性,以至於我們禁不住要把它當作一種紀實來讀。

起初,加繆通過神父布道之口,表達了人應當聽從上帝旨意的觀點。痛苦是上帝的願望,人應從災難中學到教益。然而,在災難面前,藏在人內心深處的某種本能和良知可以被激發出來。主人公里厄在小說中以行動為證,對待鼠疫,本能地想要抗爭;面對荒誕,不需要爭辯、討論,唯有接受,然後在接受後保持抗爭,直到戰勝。

瘟疫橫行,帶走大量生命。疾病固然是難以戰勝的,但「荒誕是在人類的需求和客觀世界非理性的沉默這兩者的對抗中產生的」,即便結果未料,我們也別無選擇。精神的坍塌、肉體的放棄,都是向瘟疫低頭的表現。

最後,鼠疫終於結束,城門打開,久別的人們又重逢。他們如痴如醉,忘卻了身外還有世界存在,似乎戰勝了鼠疫。他們忘卻了一切痛苦,忘卻了那些從同一列火車上下來而沒有找到親人的人。

死亡與時間讓人們記住痛苦,卻也忘記痛苦。人類循環往復的生與死,正如疫情一樣來之無兆,去之無影。

03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詩》


作者:約翰·M·巴里

譯者:鍾揚等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橫掃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過去估計全球死亡人數約2000萬,最新的權威估計數字為5000萬-1億。這個數字不僅高於歷年來命喪愛滋病的人數總和,更遠超中世紀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數。作者依據大量的歷史資料和數據,重繪1918年的慘狀,為我們再現了這場最致命瘟疫發生、發展及其肆虐全球的過程。

在本書中,作者多線索展開論述,縱橫交錯地記述了有史以來極具毀滅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紀科學與醫學發展的歷史。書中細緻入微地描寫了科學、政治與疾病傳播互動的過程,並述及傳統醫學演化至現代醫學的重要里程碑,以及當年科學家、醫學工作者等在巨大壓力下所顯示出的勇氣或怯懦,信仰、價值觀、研究態度和方法……

這部著作不只是簡單講述1918年發生的大流感事件本身,它同時也是一部有關科學、政治和文化的傳奇,是對其時整個美國醫學科技、公共衛生政策,乃至國家政策的一次全景掃描。透過大流感這個極端事件,拷問人類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能力,揭露出我們所謂發達的醫療體系在自然衝擊下潰敗千里的現實,自始至終,未曾改變。人類在違反自然準則發展的迷途上,等待隨時被打回原形。

04



《複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

作者:[法] 埃德加·莫蘭

譯者:陳一壯

未來的教育是什麼樣的呢?如何在今天透過層層現實迷霧看見未來的教育?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法國社會科學院名譽研究員、法國教育部顧問埃德加·莫蘭給出了思考。

這本書是作者關於「複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的兩篇論文的合集。在《未來教育所必須的七種知識》一文中,作者闡發了他認為在當前教育中被忽視或遺忘的根本問題,並從七個方面全面而簡潔地闡述了他對於未來教育改革的策略性思考,提出了相關建議。《構造得宜的頭腦》一文的側重點在於闡述改革思想和改革教育之間相互促進的關係。

兩篇文章都強調了迎戰不確定性。不確定性並非意味著我們將無所作為,它恰在警示我們保持對複雜性的充分意識,將問題背景化和整體化,保持多維度視角,保持開放性,警惕對所謂「規律」的迷信。

他提出了「複雜思維範式」,這是他在質疑西方社會傳統的哲學、社會及科學觀後提出的獨特思想體系,其要旨在於批判西方割裂、簡約各門學科的傳統思維模式,通過闡述現實的複雜性,尋求建立一種能將各種知識融通的複雜思維模式。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楊東平在最近的一篇《迎接不確定性挑戰》文章中寫道:在百年一遇的全球疫情中,看埃德加.莫蘭的《複雜性理論與教育問題》,可以說是正當其時。此書的所思所想與我們在大疫中的感受幾乎同步而高度共鳴,可見其思想的穿透力和理論的洞察力。

05



《什麼值得教?技術時代重新思考課程》

作者:[美]阿蘭·柯林斯

譯者:陳家剛 / 程佳銘

阿蘭·柯林斯被法國心理學界選為健在的對心理學領域產生過重大影響的37位學者之一,他是美國西北大學學習科學榮譽退休教授,本書是他在《技術時代重新思考教育:數字革命與美國的學校教育》(與Richard Halverson合作,2009年出版)一書在國際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後打造的又一部力作。

數位技術在改變著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隨著發明和變革速度的加快,我們需要學會應對滲入我們新穎、不可預測和充滿變化的經歷的那種不確定性。

本書討論了年輕人在一個複雜和多變世界中興旺發達所需的知識。他們需要看到正在塑造這個世界的趨勢,通過實驗、創造和即興創作來應對不確定性。所有這一切都要求一種與學校今天所教的知識截然不同的知識。

在一個技術正在侵占常規工作、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世界中,哪些才是關鍵的學習內容?如果學校希望培養學生為他們正在踏入的變化迅速的世界做好準備,它們就必須做出激進的變革。

本書提出了一個符合我們現今時代需要的學校課程,仔細探討了技術、交流和信息傳播方面的進展如何重塑這個世界,檢視了學校該如何培養靈活、自主、在現代工作場所成功的學習者。針對學校如何重新設計,去把一個日益複雜的社會和全球性世界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本書的結尾章節呈現了一個廣闊而新穎的願景。


06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作者: [日]吉野源三郎

譯者:史詩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通過一個少年成長過程中經歷的困惑,探討了生而為人真正重要的東西,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包括動畫大師宮崎駿。

這本書是一本宮崎駿從10歲讀到70歲的小說,與宮崎駿結下了奇妙的緣分:小學時宮崎駿就在教科書上讀到書中節選,不久後偶然在家附近的舊書店再次看到並買下;將近60年後他仍對這本書記憶猶新,在自傳中寫道:「直到現在,我還清楚地記得初次翻開《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時的感受,心中毫無緣由地湧起一股懷念之情。」2017年,將近80歲高齡的宮崎駿宣布正在製作一部電影,並直接將《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選定為電影名。正像宮崎駿說的那樣,「這本書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日語語言文學系教授王升遠寫道:「作為一個10歲孩子的父親、一位大學教師和學者,在2019年夏天讀到《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是一次幸運的邂逅。我想,作為一本認識論著作,作者吉野源三郎的預設讀者想必不僅僅是書中主人公小哥白尼這些中學年齡段的孩子們,更指向了自以為洞明世事的成人(就像日本的漫畫),它向我們提出了諸多宇宙認知、社會認識前提下的人類道德問題。

作者以成長中的小哥白尼對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困惑及其舅舅的巧妙回應布局謀篇,在開放的格局下深入淺出地討論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宇宙之間複雜、多樣的關係形態,將科學思考不斷轉換為心理、精神上的變化過程,它不斷迫使我們將其與自我的既有經驗重疊,檢視認識的局限、甚或死角,並在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的意義層面上,喚起一種自我革新、自我改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這是個繁忙、辛勞的時代,我們忙於帶孩子東奔西跑,補課、應試,孩子和家長似乎都在忙著趕路。然而在低頭疾行之時,我們是否曾經抬頭看看這條路,就像舅舅與小哥白尼的對話那般平靜、理性地不斷反省:我們從哪裡來,我們究竟要到哪裡去?喧囂時代,拒絕裹挾,守腦如玉,顯得愈發緊要。」

07



《一生自在》

作者:季羨林

《一生自在》一書,彙集了中國著名文學家、國學大師、語言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翻譯家季羨林先生百年人生了悟的自在智慧。

季老望九之年談人生,告訴每一位在人生旅途中孤獨行走的旅客: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活得坦蕩、清醒、自在。

全書共有五章,分別是:

書卷伴青燈,足以慰平生——關於讀書啟蒙的書中自在;

從容坦蕩,心裝萬物——關於處世智慧的人間自在;

一念放下,萬般自在——關於心胸豁達的心境自在;

見識天地,遇見自己——關於海外求學的人身自在;

與其完滿,不如自在——關於了悟人生的生命自在。

季老曾說,在人生的旅途中,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他一生與貓為伴,醉心學問,曾在文章中寫道:「我從小就喜愛小動物。它們天真無邪,率性而行;同它們在一起,我心裡感到怡然,坦然,安然,欣然。」

季老一生順應本心,不為外物所擾,願這份自在和堅持,分享給每一位同路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oAHaHEBnkjnB-0zA5m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