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召開安寧療護服務媒體溝通會 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寧療護體系初步建成

2023-04-10     學會之聲

原標題:北京市召開安寧療護服務媒體溝通會 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寧療護體系初步建成

4月4日,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北京市安寧療護服務媒體溝通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北京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老齡協會黨委書記、會長王小娥,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公眾權益保障處處長姚秀軍,北京市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處處長丁衛華,北京協和醫院緩和醫療中心主任寧曉紅,北京首鋼醫院安寧療護中心主任王曉東,以及6家完成轉型建設的安寧療護中心醫院院長出席了會議,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北京青年報、經濟日報、千龍網、健康報、中國婦女報、中國人口報、北京廣播電視台、北京日報等近20家媒體進行了現場報道。

01

安寧療護服務體系已建立

近年來,為進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適應老年人多樣化、差異化的安寧療護服務需求,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加快構建安寧療護服務體系,探索安寧療護服務模式,增加安寧療護服務供給,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95家醫療機構設置了安寧療護科,開放安寧療護服務床位650張。

2016年,北京市在15家試點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2017年和2019年,東城、西城、海淀、朝陽等4個區分兩批納入全國安寧療護試點範圍。2020年底,確定了北京協和醫院、北京醫院為北京市安寧療護指導中心,並遴選北京老年醫院、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北京市隆福醫院、北京市海淀醫院等9家醫療機構為首批安寧療護示範基地,示範、引領、指導全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安寧療護服務。2022年和2023年,北京市政府連續兩年將推進醫療機構轉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納入了民生實事項目,推動安寧療護快速發展。

2022年9月,《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中醫管理局關於推進部分醫療機構轉型安寧療護中心建設工作的通知》發布,提出將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北京市回民醫院、北京市海淀醫院、北京市通州區老年病醫院、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機構轉型建設為安寧療護中心,截至目前,6家機構已全部完成驗收評價工作,北京市已建立了以社區和居家為基礎、機構為補充,綜合連續、機構和居家相銜接的安寧療護服務體系。

02

6家安寧療護中心各具特色

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充分發揮中醫文化和經典理論優勢,將中醫經典理論與名老中醫學術思想作為臨床指導,堅持「協同聯動為軸、中醫經典為經、安寧療護為緯」,精心打造「中醫經典安寧療護中心」。目前開設床位51張,病房24間。

北京市豐臺區蒲黃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北京市首家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的安寧療護中心,設置床位50張,配備醫生6名、護士20名、社工4名、志願者30餘名。中心將安寧療護納入到家庭醫生簽約的個性化服務包中,從居家到門診、依託「智慧家醫」,探索可穿戴設備監測、線上診療等「網際網路+遠程+安寧療護」服務。

北京市海淀醫院安寧療護中心建立起由醫師、護士、護理員、專兼職社工,以及兼職心理師和志願者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關注患者整體需要,從確診開始持續對患者和家屬提供關懷照顧,全程給予家庭支持。

北京市第六醫院安寧療護中心設置床位50張,中心團隊由醫生、護士、藥師、心理師、營養師、社會工作者、志願者和殯葬服務人員組成,為臨終患者提供全人、全程、全家、全隊的照護服務,探索了「居家-醫院」一體化的安寧療護模式。現已加入北京協和醫院安寧緩和醫療專科醫聯體,開展了「網際網路+」等智慧安寧服務,為居家安寧療護的患者提供服務項目需求量大、醫療風險低、易操作實施的技術服務。

北京市回民醫院是全國最大、北京唯一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三級甲等中西醫結合醫院,設置床位50張,已成立涵蓋精神心理學科、疼痛學科、營養學科、康復學科、民族醫學科、心血管學科、呼吸學科、腦病學科、臨床藥學為一體的安寧緩和醫療多學科團隊。通過中醫技術、湯藥、藥枕、香薰包等特色在安寧療護中發揮優勢,倡導「全人全程全家全方位全社區」的服務模式。

北京市通州區老年病醫院隸屬北京潞河醫院,是通州區老年健康和醫養結合指導中心,也是區域內唯一一家以老年健康服務為特色的醫療機構,醫院組建了包括全科醫學、心血管、神經內科學、腫瘤、危重症、營養、中醫等專業的多學科團隊,並融入專業的醫務社工、志願者、專業護理員及入殮師等,為患者提供綜合性醫護服務,同時也為患者家屬免除諸多後顧之憂。

03

打造示範樣板 提供多樣性選擇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委委員、北京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北京市老齡協會黨委書記、會長王小娥介紹,為適應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北京市整合醫療資源,有計劃、分步驟地擴增安寧療護機構數量和床位數量。引導綜合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醫院、專科醫院設置安寧療護科,支持在腫瘤科、疼痛科、老年醫學科等相關科室設立安寧療護床位,支持有條件的二級及以下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轉型為安寧療護中心。

完成安寧療護中心建設的6家醫院,既有三級醫院,又有一、二級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既有中醫特色醫療機構,又有中西醫結合的醫療機構,還有民族特色的醫療機構,既為安寧療護機構的發展打造了示範樣板,又為安寧療護的患者提供了多樣性的選擇。

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每區至少設立1所安寧療護中心,提供安寧療護服務的床位不少於1800張,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普遍提供社區和居家安寧療護服務,老年人安寧療護服務需求得到基本滿足。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首都醫療資源優勢,逐步完善安寧療護配套政策,持續擴大安寧療護服務供給,加快培養安寧療護人才隊伍,大力推廣安寧療護服務模式,建設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寧療護體系,讓更多人享受安寧療護服務,讓生命更有尊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b38c6a2843b0a1e7f1aabd7241e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