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由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聯合對外發布

2024-01-15     學會之聲

原標題: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由中山大學團隊與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聯合對外發布

編 者 按

2024年1月15日,由中山大學、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黃山市人民政府主辦,黃山市屯溪區人民政府、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黃山市總工會承辦的「養在黃山四季里」——《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23)》發布會暨 2024「大黃山」康養旅行大會活動(以下簡稱「康養藍皮書發布會」或「大會」)在黃山市盛大舉行。《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自2017年起開始連續對外發布,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因對康養領域的研究具有及時性、針對性和權威性,被譽為「康養風向標」。今年第六部《康養藍皮書》首次選擇在北京以外的城市(黃山)發布,凸顯《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及研究團隊對黃山市康養產業發展的關注與重視。

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發布會現場

康養藍皮書發布會第一階段由黃山市委副書記、市長何毅主持。

黃山市委書記凌雲首先上台作隆重致辭,熱烈歡迎安徽省直屬單位領導、中山大學專家學者、「聯盟花園」與「大黃山」地市領導、全國康養強市強縣代表、文旅領域專家、工商界與重點客商代表的到來,並指出打造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旅遊康養目的地,是省委省政府賦予黃山的鮮明定位。

黃山具有世界級的生態、文化、旅遊、鄉村等各類康養資源,是最適合康養產業投資建設的沃土。誠摯邀請各類康養業界精英、企業、機構來黃山投資興業,和我們一道共同分享大黃山建設新機遇,攜手開創康養產業、康養事業發展的美好未來。——凌雲書記在大會上發出「建設康養黃山邀請函」。

凌雲書記致辭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邵海衛出席發布會並發表致辭。邵海衛副廳長表示,大力發展康養旅遊產業,安徽擁有資源優勢和產業「風口」,目前也正在快馬加鞭,在基礎設施、品牌層級、醫療資源、策劃推廣等方面進一步提檔升級,以更好地滿足廣大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期待社會各界更多的支持和助力安徽省康養產業發展。

邵海衛副廳長發表致辭

中山大學黨委副書記、中山醫學院黨委書記張琪出席藍皮書發布會並發表講話。張琪書記首先祝賀黃山市成功入選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強市,充分肯定黃山市發展康養產業的巨大潛力和先進模式。認為「十四五」時期,康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關乎人民群眾健康福祉,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的發布,正是回應時代需求、推動康養產業標準化、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行動。

張琪書記致辭圖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張世平出席康養藍皮書發布會並發言表示:對康養和康養產業的研究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使命之一,更是推動人民「健康美好生活」目標實現的路徑之一。中山大學何莽副教授及康養藍皮書編委會撰寫出版的《康養藍皮書》在我國康養產業發展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相當權威性,將為各地政府把康養資源轉化為康養優勢提供指導借鑑,進一步推動我國健康事業發展。

張世平副主任致辭圖

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民政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局、林業廳、總工會、氣象局等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大黃山」地市人民政府、「聯盟花園」地市人民政府負責同志代表支持單位出席本次大會。

宣城、池州、安慶、衢州、南平、上饒6市人民政府及文旅、工會部門負責同志;文旅康養領域專家學者;大型企業工會、康養協會代表;全國康養強市、強縣領導代表;重點療休養旅行商、客商代表;黃山市政府領導及各部門代表;中央、省級主流媒體、市直媒體和新媒體代表,共約200餘人出席大會。

何毅市長主持康養藍皮書發布會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正式發布第六部《康養藍皮書》

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何莽擔任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聯合發布,聚焦康養標準與市場規範的第六部《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23)》在大會上正式對外發布。何莽副院長作主題報告,對第六部《康養藍皮書》核心內容進行全面解讀,並對黃山市從世界級觀光旅遊目的地成功轉型康養聖地的經驗模式進行了總結。

何莽副院長作主題報告介紹康養藍皮書最新研究成果

此外,發布會按慣例,由農業農村部農業工程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康養藍皮書》副主編崔永偉和江蘇省康養產業研究院院長、《康養藍皮書》副主編沈山分別公布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20強市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百強縣榜單。

沈山副主編公布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20強市榜單

圖9-崔永偉副主編公布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百強縣榜單

據悉,《康養藍皮書》是何莽副院長牽頭髮起,以中組部西部博士服務團成員為核心編委會撰寫成書,交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定期出版。自首部《康養藍皮書》問世以來,至今已出版至第六部,研究涉及康養概念界定、康養政策研究、資本項目審視,產業持續跟蹤,康養大資料庫建設和案例經驗分享等內容。致力於為各級政府的康養政策規劃制定者提供決策參考,為已經以及即將進入康養產業的資本方提供投資指引,為康養產業的從業人員提供運營管理借鑑,對廣大康養消費者進行科學和理性引導,為康養產業研究者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

第六部《康養藍皮書》封面

《康養藍皮書》系統性、權威性和持續性的研究,為推動國內康養產業提檔增速提供了參考借鑑,幫助業界找出更加適應後疫情時代的康養業態與產業運營模式,促進康養產業開發者順利整合資源,提升運營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

第六部《康養藍皮書》核心內容解讀

| 四大業態撐起萬億市場,康養產業繼續狂飆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分析,如果把養老及旅遊納入康養市場範疇,則目前我國康養產業市場規模在十萬億以上,未來有望成為國民經濟支柱型產業。早在2020年發布的第四部《康養藍皮書》中就提出:我國已形成旅居、運動、療愈、研學四大業態依附於氣候、森林、溫泉、中醫院、特色農業五類資源集群發展的康養產業生態。到如今,四大業態撐起的萬億康養市場如火如荼、正在「狂飆」。

近幾年,「健康中國」戰略走向縱深、年輕群體健康意識強化、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加之國內最大退休潮來襲,促使社會消費熱點轉向康養的趨勢愈發明顯,康養產業仍處於高度景氣的上升期。與此同時,房地產、出口、製造等傳統支柱性產業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康養產業有望承擔起拉動國民經濟繼續增長的重任,甚至是擔當「主力軍」。

關注當下康養產業發展面臨的宏觀環境,第六部《康養藍皮書》在總報告中梳理了2022-2023年我國康養產業的發展形勢:一是居民針對森林康養、氣候康養、運動康養、休閒康養、研學康養等康養需求持續上升且多元化趨勢顯著;二是社會多方力量積極參與,康養外延不斷擴大。例如康養教育:貴陽、重慶、攀枝花、北海等地職業院校均已開辦康養學院及對應專業,不斷為社會輸送多層次、高素質復合型康養人才。再如康養保險、康養酒店、康養文化館等新型業態,也在不斷湧現;三是康養產業不斷走向體系化,業態格局趨於穩定,主要業態的消費客群和產品服務趨於成熟。

當前,我國醫養康養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正加快建設,標誌著「康養」已正式納入國家頂層設計,全國各地也都在緊跟國家政策和行業風向,大力推進康養產業項目開發建設,康養真正迎來了「黃金時代」,各界人士均看好其廣闊前景。

| 標準缺位成為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最大阻礙

伴隨居民康養需求持續增長,康養客戶群體也呈現出年輕化趨勢,預期「新康養主義」會迸發出更大消費潛力,資本和機構積極湧入,亦促進康養產品服務和業態極大豐富。但隨著產業進入到體系化發展階段,出現了業態劃分不清晰、產品服務不規範、市場監管不到位而引發亂象等系列問題,凸顯了構建康養產業標準的重要性。

據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研究統計,我國現有與康養密切相關的標準共有277項,其中國家標準32項、行業標準30項、地方標準185項、團體標準30項。通過對277項標準進行詞頻分析,得到康養相關標準名稱詞頻表,進一步體現當前我國康養產業標準發展格局失衡現象。

康養相關標準名稱詞語云:規範&服務是核心

具體表現在:一是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缺位嚴重,現有標準以地方標準為主,其中四川省和攀枝花市表現突出;二是服務標準較多,管理標準較少,養老領域標準占比最高,森林和中醫藥康養標準相對成熟;三是參與主體不對等,在政府主導標準化進程中,企業參與度有待提高。

何莽副院長認為:雖然我國康養市場處於黃金髮展時期,但標準化工作進展遲滯已成為制約我國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大阻礙,因此必須儘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建議成立專門的「康養產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統一管理的組織機構,加快康養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進程。

| 首個「中國康養標準資料庫」助力康養市場規範化

在國內人口快速老齡化及產業結構加快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地政府的「命題作文」,康養產品及服務已由「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數量需求,轉變為「從有到優」、「從量到質」的質量需求,但是在缺乏統一標準與規範化建設的掣肘下,火熱的康養市場如同建立在海市蜃樓之上。

為此,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及研究團隊立足新時期康養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經過一年多的調研,對我國330個地級市和2800個縣(含縣級市、市轄區)進行了資料收集與實地走訪,持續跟蹤調查國內各省、市、區(縣)康養發展動態,在過往數年的工作積累上,更新了康養政策資料庫、康養企業資料庫和項目庫,並建立了與康養產業密切相關,涵蓋國家、行業、地方、團體最新標準的「中國康養標準資料庫」。

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及研究團隊還以細分康養領域的標準化情況為調研對象,跟蹤康養產業發展熱點問題,對區域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估,試圖把我國康養產業中的旅遊、養老、農業等各細分業態和主要康養領域納入標準化軌道,從而助力規範我國康養行業市場,以期推動康養產業走向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

| 康養強者底色:風光、環境、氣候資源俱佳

暫時拋開康養產業面臨的標準化缺位問題。我們冷靜的思考一下:什麼樣的地方才適合發展康養產業?康養可持續發展又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或能力?在此次康養藍皮書發布會上,公布了「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能力20強市」與「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百強縣」,我們嘗試從上榜市縣中一窺「康養強者」底色。

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能力20強市

2023年度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百強縣

據悉,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及研究團隊通過收集全國各地康養產業發展數據,不斷更新和充實區域康養可持續發展資料庫、政策庫、企業庫,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衡量區域康養可持續發展能力的評價指標體系,涵蓋康養資源、康養環境、康養設施和康養發展水平4大板塊、15個二級指標和47個三級指標項,並採用精細化處理、加權打分等方法,結合全國各地康養產業發展信息數據進行分析比對,最終確定上述入選康養強市強縣名單。

透過現場發布會了解到,受自然風光、氣候環境、經濟發展狀況、歷史文化背景、政策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不同區域康養產業發展情況差異較大:西南、華南和華東地區的康養產業發展較為成熟。三個地區康養百強縣占比分別為30%、17%和27%,百強縣總占比到了74%,相比2021年有上升趨勢;從省份層面上看,擁有康養強縣數量最多的三個省份分別是四川、雲南、貴州,這些省份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已經形成屬於自己的康養標準引領,進入康養產業發展的高階階段;此外,西南和華東地區的康養產業發展水平持續保持戰略領先地位,山西、陝西發展潛力強勁。

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及研究團隊通過對入榜地區康養產業發展狀況進行分析,發現兩個規律:一是康養產業發展不受行政區域限制影響且呈現局部集聚特徵。例如河南省焦作市、福建省三明市,都屬於跨省區域,但是都培育形成了成熟的康養產業體系,這也說明這一新興產業不受地理區域限制,甚至具有資源異地供給的優勢,聚合效應促進資源共享和互補,提高了區域康養產業整體競爭力,同時也使消費者獲得了「一站式」康養服務,符合當下高效、便捷的消費者體驗需求;二是風光、環境、氣候等資源是決定地方康養發展水平的核心要素。例如三亞市連續四年上榜,得益於其緯度較低,氣候溫暖濕潤,且森林、海洋資源豐富;再如黃山市,雖然其地理位置遠離大城市,但是優越的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使得康養產業發展得以乘風破浪」。

從今年上榜的中國康養可持續發展能力百強縣和最新版《康養藍皮書》研究中,我們還可以發見: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分別有10、9、8個縣進入百強縣榜單,三省百強縣數量占總體近1/3,足以體現西南地區康養產業發展的戰略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受益於山西和陝西擁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自然景觀資源,加之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和投入,以期在未來成為中國康養產業的重點發展區域和重要增長極,兩省的康養產業開始嶄露頭角、潛力無限。

問道黃山:由觀光成功轉型康養的「黃山模式」

那麼,是否具備了資源稟賦就能開發好康養產業?答案可能是否定的。風光、氣候、生態、文化等資源,也許只是也僅僅是「康養強者」的底色,如何真正「玩轉」康養產業、實現從旅遊觀光目的地成功轉型為康養目的地,恐怕只有從「黃山模式」上去尋找答案,這也許是第六部《康養藍皮書》離開京城、選擇在黃山發布的深意。

五嶽歸來不看山。一直以來,大眾對黃山的形象認識是:著名山嶽型旅遊景區。養在黃山四季里。近些年來,黃山通過形象重構樹立起:慢生活康養旅居聖地。

「四季康養·相約冬天」廣州推介會

何莽副院長在康養藍皮書發布會主旨發言環節,對黃山市的康養產業發展模式給予充分肯定並深刻總結:首先是轉變形象。擺脫大眾對黃山「傳統旅遊觀光」的固有認知,通過打造「養在黃山四季」新品牌形象,實現由觀光型目的地向康養目的地的認知定位轉變;其次是盤活資產盤活空置率高的康養相關項目資產,讓閒置的養老院、度假區、療養院重新煥發生機,通過植入旅居、研學、運動等多業態並實現高效協同運營,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康養服務;再次是產品為王從需求端出發做強精品高端康養產品。深挖生態人文資源,推進康養與農業、醫藥、文旅、民宿等融合發展,通過產品項目創新打造系列、多元的康養生態,形成區域內空間互補、產業互促的鏈條式發展格局;最後是精準營銷。瞄準工會與療休養機構紮實營銷工作。深耕長三角市場,錨定上海、杭州等地工會、療休養機構精準客群,以市場化思維走出去做實宣傳營銷,以「業務員」身份面對面進行洽談懇談。通過「四季黃山·相約X天」系列發布會和整合營銷推廣,讓「康養黃山」品牌深入人心。

黃山市走出去系列懇談會

在本次大會主題推介環節,黃山市政府相關領導表示,近年來黃山市依託黃山、徽州兩個頂流IP,聚焦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閒度假康養旅遊目的地,推進康養類特色小鎮、精品民宿客棧和集聚區建設,正在加快把黃山打造成為在長三角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新安醫學旅遊先行區和國際醫養康養示範區,更好地把黃山山水人文優勢轉化為休閒度假康養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勝勢。隨著長三角健康養老一體化駛入快車道,「康養黃山」特色品牌將進一步打響。

展望未來,專家建言康養產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在第六部《康養藍皮書》發布會結尾,何莽副院長展望康養產業未來趨勢,認為:市場將出現更多小而精的優秀康養企業,直接面向康養市場提供對客服務能力,如提供適老化住宅的康養地產開發商、療愈型康養酒店、康體服務企業、中醫藥康養園區等;康養領域不缺乏提供資本、資源的後台能力,許多地方政府會聯同大型集團致力於扶持康養產業轉型升級、並將其打造為新的主導產業;整個康養市場短期內較難形成高效、可複製的產業開發模式,核心問題在於缺乏將各類小而精的康養企業與相應資源集成起來的中台能力。

此外,康養產業主體布局將迎來調整,療愈康養賽道會成為新的爆發點。受疫情刺激社會更加關注健康問題疊加地產行業下行壓力加大影響,康養型地產投融資放緩,但是醫療健康板塊的消費激增,智慧醫療在後疫情時代將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智能穿戴健康設備覆蓋四大生命體徵:脈搏、血壓、體溫和呼吸,能直觀可視化展示健康監測效果,具有較高普及價值和潛力。

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會加速在康養領域的場景應用,直接提升康養的療愈水平。比如,近年來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的研究發現,NMN(β-煙醯胺單核苷酸)作為直接前提,可提升人體NAD+水平(一種促進細胞從營養素中生成能量的輔酶),從而保證細胞能量供給,促進細胞再生——這是延緩免疫系統衰老的重要因素。未來,將有更多類似的技術研究成果出現並應用到治療亞健康、預防抗衰老等療愈康養產品中。

在前序黃山市康養旅行座談會·新安茶會上,《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專家與業內專家、學會協會、企業客商代表在交流環節充分討論了康養產業的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問題,並積極對黃山市康養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業界專家積極建議黃山市康養產業發展

康養藍皮書編委會透露,第七部《康養藍皮書》將聚焦老年康養旅遊。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達20%,社會也正在迎來60與70後群體離退休潮,深度老齡化疊加最大退休潮催生出龐大的老年市場客群,這部分人群大多數擁有高自由度、高水平收入、高康養訴求,老年康養旅遊將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本次大會同期舉行2024大黃山暨「聯盟花園」康養體驗行啟動儀式、康養企業與渠道合作簽約儀式;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小勝發布了黃山市「十大康養旅遊品牌」示範創建名單;四川省廣元市文旅局副局長楊曉波,重慶市武隆區常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方敏作為康養強市及強縣代表,在會上進行了經驗分享。

延伸閱讀:《康養藍皮書》系列回顧

2016年,由中山大學旅遊學院何莽副教授發起、組建了以中組部第十六批博士服務團成員為核心的《康養藍皮書》編委會,在全國開展康養產業調研工作,致力於把脈我國康養產業發展趨勢,將區域生態環境和資源稟賦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為各級政府和相關企業發展康養產業提供戰略諮詢與決策參考,於2017年通過我國系列皮書的權威出版機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選題論證,入選十三五重點圖書出版計劃。

2017-2023版《康養藍皮書》封面

首部《康養藍皮書: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7)》於2018年正式出版,第一次系統地對「康養」進行概念界定和理論闡釋

第二部《康養藍皮書》構建了區域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體系,發布「中國康養強市」和「中國康養強縣」榜單。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在《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8)》序中寫到:「我讚賞康養藍皮書不迴避挑戰,用數據說明老齡化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第三部《康養藍皮書》對區域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指標體系進行優化提升,同時基於大數據技術開發和維護《中國康養政策庫》《中國康養企業資料庫》、《中國康養項目建設庫》等多個資料庫。中共中央組織部原部長張全景為《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19)》作序,稱讚《康養藍皮書》團隊「用腳步丈量中國康養產業, 用心用情為健康中國戰略服務,為綠色高質量發展指引方向,貢獻出更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樣本」。

第四部《康養藍皮書》對康養業態和結構體系進行系統梳理與劃分,推動了康養基地建設。第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梅穎在《中國康養產業發展報告(2020)》序言中盛讚:「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去擘畫健康領域的問題,《康養藍皮書》對此做了有益的探索並試圖給出解答」。

第五部《康養藍皮書》關注文旅康養賦能鄉村振興的模式,重點對生態環境好、人口密度低、具有特色風貌和文化歷史的鄉村孕育出的旅居康養、運動康養、研學康養和療愈康養等新型業態進行調研。國務院原副總理鄒家華為此書作序,高度認同本書「不僅是學術理論上的一大突破,更是具有實踐指導作用的指南」,稱讚藍皮書「緊跟時代發展腳步,為中國康養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為人民群眾未來的美好生活而努力」。

自2018年以來,《康養藍皮書》連續五年發布,國家部委領導、康養強市、縣/區等地方政府代表、文旅康養領域專家及行業精英出席發布會,同期舉辦論壇。

歷年藍皮書發布會

《康養藍皮書》的每次發布,皆由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國日報、南方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旅遊報、央視網、東方網、北方網、千龍網、新浪、網易、搜狐、21世紀財經、中國證券網等在內的數百家黨政機關媒體和新媒體給予報道或轉載,引起廣泛社會關注。

多次報道《康養藍皮書》發布的主流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8b59395bf5703d30b6febaea5221a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