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尿酸、肥胖症頻頻找上幼小的娃們。
新聞來源:網易號
12歲娃,5年間親果汁,遠白水,突發通風......
新聞來源:搜狐
父母帶110斤10歲男娃體檢,不幸確診高尿酸血症、肥胖症!
病來如山倒,爸媽慌了腳。難道給娃喝鮮榨果汁也錯了嗎?不是更有營養嗎?這畢竟不是「飲料」啊!
害!實際上,鮮榨果汁的含糖量超高,並沒有水果那麼健康!根本不比飲料強多少!
為什麼娃不能喝過多的鮮榨果汁?每天喝果汁的限值是多少?
1
鮮榨果汁,其實是「水果垃圾」
想要榨出一杯350ml的新鮮果汁,大概需要5個橙子。
那是不是就等同於讓娃吸收5個橙子的營養?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了讓寶爸寶媽更直觀的看清果汁的「真面目」,科大大準備了一個小實驗。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從水果到果汁,看似只發生了形態變化,其實營養成分和含糖量都有了本質區別。
營養成分流失
眾所周知,水果里含有纖維素、維生素C等多種健康成分,能夠幫助娃提升免疫力。
但要將水果榨成汁,無論怎麼執行,都不可避免的破壞水果中易氧化的維生素。
實驗數據顯示,水果榨成汁後每100克橙子中的維生素C含量,減少了約32.76%。
除維C外,大多存在於果渣里不易溶於水的纖維、鈣、果膠等營養成分,也無法免於被丟棄的「命運」。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丟掉這麼多營養的果汁,四捨五入也就是杯糖水了。
果成汁,含糖量翻倍
不同果汁的含糖量大有不同,橙汁的含糖量約7%、蘋果和梨汁約10%、甘蔗汁的含糖量甚至高達18%。
但身體對糖的消化速度有限,用不完的糖只能變成脂肪囤積起來,也就開始了娃晉升成「小胖娃」的悲慘之旅。
而娃攝入過多的糖,不僅會加重外貌上的肥胖,還會產生齲齒、加速尿酸形成,甚至出現前文提到的痛風病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攝入的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過25g,但娃的限制要更低些才好。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至此科大大建議,對於果汁,飲料、棉花糖等高糖食物,娃能少吃就少吃。
說到這,各位家長都明白了吧?
鮮榨果汁並不是多多益善的「健康好夥伴」,適量飲用的標準不能忘!
2
三種情況,讓娃對果汁say bye
科大大總看到家長耳提面命的和娃說:
不要總是喝可樂,要多喝新鮮果汁!有營養!
U1S1,要不是各位還在看文學習,科大大都要懷疑娃是不是親生的了!
給娃直接吃水果不香嗎?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如果娃「撒潑打滾」請求喝點果汁,也不必一刀切的拒絕,但務必要控制好量。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建議攝入量也並非定律,娃有以下幾種情況,請務必讓他/她遠離果汁!
1歲以下的寶寶
寶寶天生嗜甜,和白水相比,一定更喜歡有滋有味的果汁。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對1歲以下的寶寶來說,果汁沒有任何營養價值,過量的糖會引發蛀牙、肥胖、滲透性腹瀉等健康問題。
甚至會影響娃對銅的吸收,從而為心臟病、貧血等疾病埋下隱患。
娃處於腹瀉狀態
對於消化系統還不太健全的兒童來說,果汁可不是個好事兒。
娃在腹瀉時腸道吸收功能差,果汁中的高糖無法被吸收。
會使腸道滲透壓增高,進而吸收更多水分,導致腹瀉加重,甚至出現滲透性腹瀉。
所以娃在腹瀉時就不要喝果汁了,口服補液鹽效果會更好!
正在吃藥的娃
很多家長為了讓生病的娃順利服藥,會在藥劑里添加果汁!
對此,科大大想說: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果汁中含有大量果酸,娃在服藥1小時內喝果汁,酸性物質容易讓藥物提前溶解。
尤其與阿司匹林等藥物同用時,藥物本就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而果酸則會加劇對胃壁的刺激,嚴重時會致娃胃黏膜出血。
紅黴素等抗生素易與果酸融合甚至會生成有害物質,對娃的身體產生不利影響。
關於娃喝果汁的知識,科大大就講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