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校長說:假期又延長,保障學生居家學習質量,我們這樣做

2020-03-05     山東教育論壇

2020年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讓這個寒假變得不同尋常而又漫長。

面對「加長版」的假期,各地教育部門、中小學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的假期學習生活提供了及時、詳細的指導,為孩子們「停課不停學」提供了保障。

同時,這也為學校提出了一個問題:如何讓孩子在家像在學校一樣有規律、安排好學習?提高學生的長假學習生活質量,學校能做什麼?

對此,我們邀請了四位校長,針對這一話題展開討論,希望能對更多學校的學生長假學習、生活指導提供參考。

以家校合作為載體,六招搞好假期指導

濰坊第三中學校長 程新民

針對假期學生學習生活缺乏指導或不可預料的延期開學等情況,學校應該適時出台應對學生法定節日假期、寒暑假及如當前的「加長版寒假」的學習生活安排建議或方案,以更好的應對假期的學習生活,力求做到學生假期休息娛樂和學習生活兩不誤。可以以家校合作為載體,從六方面指導學生過好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開設家校教育課程。充分發揮好家校教育合作優勢,開好居家安全、學業指導、假期研學、體育鍛鍊等課程,通過家校密切合作,共同管理好學生的安全、學習、休閒、研學等工作,讓廣大學生在休假的同時,補好課程,開闊視野,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學校與家長配合,指導每名學生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做出假期規劃,將每日、每周的生活活動進行科學、清晰、條理安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將學習內化為一種行為自覺,過一個有收穫的假期。

搞好自主學習學科指導。學校結合年級特點,組織廣大教師通過微信群、「空中課堂」等形式給學生提供寓教於樂的學習內容,供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安排好學習生活,使假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開展假期主題活動。學校可根據不同假期的生活特點,開展一些有教育意義的專題活動,如「親子共讀」,製作節日手抄報,展示家庭風采的「秀家寶」拍攝比賽,學習一門手工小製作,每天做半小時家務勞動等等。

科學安排鍛鍊休閒活動。一是開展休閒娛樂活動。為糾正假期造成的單調生活,學生可與家長一起看電影、聽音樂、看視頻、聽講座,豐富日常假期生活。二是開展體育鍛鍊與衛生健康活動。每天堅持體育鍛鍊1小時。像當前應對疫情隔離在家,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庭院、陽台、居室等空間,開展一些體育鍛鍊。初三學生面臨體育中考,要有計劃地開展好仰臥起坐、引體向上、坐位體前屈等中考體育項目練習。

適時開發家庭課程超市。將學校教育資源和校外的家庭資源相互融通,構建豐富多彩的家庭課程超市,通過假期家長課程超市的開發和利用,為孩子們鍛鍊心智、展示才華提供寬闊的舞台,把課程改革落到實處,使孩子們假期也能夠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這也會成為一個學生多樣個性才能開發的途徑。

從穩定情緒入手,打好長假學習配合戰

濰坊新華中學校長 張雪梅

面對加長的寒假,學校應該怎樣應對,老師如何指導學生在家系統、高效學習呢?我們從學校、教師、學生三個層面分別著手。

學校層面:

《大學》有言:「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面對疫情,學校首先要做好穩定工作。

情緒穩定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做好教師和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引導大家正確面對疫情;穩定家長和學生的情緒,不要因為不能按時開學,怕影響學習進度;與家長做好溝通,儘量降低長假給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

穩定好情緒後就要進入最重要的環節——推進教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對網絡教學方式的衝擊,老師們的不適應是阻礙學習效率的最大困難。學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為老師們的教學提供適合的平台,制定高效的網絡課程表,整合有吸引力的授課內容。通過視頻、文件等方式使老師們能夠快速適應網絡教學平台,熟練操作直播軟體,掌握新的教學手段。

教師層面:

學校把網絡授課環境創設好後,我們的任課老師們就應該登場了。面對網絡上魚龍混雜的學習資源,學生寶貴的時間經不起浪費。這就需要老師們先要對資源進行篩選、整合,再將適合自己學生學習內容和水平的材料推薦給他們,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最大化。

新的網絡模式下,我們老師已經不需要親自製作課件、錄製視頻,一節課一節課的講給學生聽。基於特殊的學習環境,備課組發揮團隊優勢,實現教學的模塊化。備課組的老師們有適合分析文本整合課文知識點的,適合講課的,適合設計試題作業的,擅長反饋的,會抓落實收集數據的……發揮每位老師的優勢,整合優質資源,分享給全體學生,從而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可以實現跨學科合作,將各自學科領域的內容根據學生需要進行組合,實現教學資源的模塊化,減少教學時間上的浪費。

學生層面:

網絡教學中老師對學生的關注遠遠不如課堂教學,在沒有老師盯著的情況下學習,是對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考驗,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學習效率?其實,這反而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絕佳的機會。

首先,在家學習會容易懶散,效率低下。為了消除這種懶散拖沓的情緒,儀式感就非常重要。學習態度決定著學習效率。除了學習地點不能改變,在家學習應該跟學校學習一樣的:有規律的作息時間,服裝的穿著,學習桌的物品擺放等等都應該與學校學習保持一致。

其次,要有選擇地使用老師推送的資料。畢竟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建立小範圍的學習群,交流學習技巧,分享學習心得,共同監督學習進度。「積薄為厚,聚少為多。」相信堅持下來的同學,開學後就能感受到明顯的進步。

學會甄別,學會選擇,學會健康規律的學習生活,這才是這段時間帶給我們的最大財富。

「導師制」,長假育人新樣態

濰坊高新區(上海)新紀元學校校長 徐昕

今年的疫情持續時間比較長,各級教育主管部門下達了「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等通知、指示。濰坊高新區(上海)新紀元學校也積極落實重要精神,有效地開展疫情期間的網絡教學、育人工作。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我們發現班主任老師每天工作任務多樣,頭緒繁複,每日填表、上報,備課、講課工作量太大,教學和育人效果得不到保證。疫情期間的特殊情況及問題,雖然是非常態的,但是這對長假期間的教與學,乃至未來教育都有指導意義。並且,教書育人本來也不是班主任的「專屬任務」,學校里的每一位老師都有教書育人的責任,於是我們發動全體教師探索實施了「全員育人導師制管理模式」,實行「四導」,即: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將學生的發展置於核心地位,讓每一名新紀元學子即使在家,也都能得到老師的即時指導和關愛。

學校目前有一線教師90人,學生959人。中小學部將老師們根據與學生的熟悉程度,按照每位導師10--15名學生的標準分配到到了各個年級。各年級組長以年級為單位,帶領本年級的導師認領學生分配。班主任以本班學生為主,並充分考慮到老師和學生的特點,如某學科的臨界生分給該學科的課任老師;不善交流的學生分給了他特別依賴的老師等。最短的時間成立了溫馨的「小家庭」,老師們還給自己的小家庭取了更加溫馨的名字,像:「李老師來陪孩子學習啦」「心理老師的小小班」……這種「小家庭」的組織形式在這次特殊的教學日常里發揮了「奇效」。

網絡授課與常規課堂教學有很大不同,主要難點是老師看不到學生,課堂的監控和課下的督促管理無法保證能否到位。但在我們的導師管理模式下,每位老師只負責十名左右的學生學習與生活,我們在網絡直播課之前做好了分工和任務安排,每天生活指導、學業指導、防疫指導、心理疏導……導師更能從容應對各種情況,每個學生都能充分得到關注和關愛,網絡上課師生雙方的體驗感和互動感都得到了增強,這樣工作更到位,落實更紮實,學生也更喜歡!

導師制體現了「全員育人」的教育思想,這個「全員」也包含了家長。導師與家長的互動交流也更頻繁更密切,能隨時了解孩子的情況,甚至導師還要做父母和孩子的「調解員」」疏導員「,幫助不少家庭促進了親子關係的轉變。

「導師制」雖然誕生於「不見面的網絡授課」特殊背景下,但我們欲將其完善、推廣應用,成為學校長假育人的新樣態。

閒暇生活導航,讓假期成為個性成長的佳期

昌邑市奎聚街道文山小學校長 李武生

學生在學校之外的閒暇生活如何安排,一直是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的事兒。孩子在校靠老師,在家要靠家長。但是,很多孩子並不聽從家長的安排。而且,有多少家長真正懂得科學的家庭教育呢?

為此,學校以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多種形式,從學生、家長、教師三個層面,調查了解學生閒暇生活的現狀、需求、意見和建議。綜合考慮家長、學生和教師的意見,結合學生成長規律、家庭教育需要和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我們於2018年提出了以四大版塊為基本框架的「8+X」學生閒暇生活規劃指導意見。

四大版塊分別是:第一版是學科學習,即複習、預習、學科作業等。第二版塊是習慣養成,即閱讀、練字、健身、做家務、按時休息等。第三板塊是個性培養,即特長發展、課餘愛好。第四板塊是綜合實踐,即社會實踐,參觀考察,社區服務,人際交往等。

具體內容分為:

1.溫故知新。學科教師布置,班主任統籌調控。

2.美文誦讀。教師推薦書目,通過一米閱讀等進行檢測、評價。

3. 在線朗讀。選擇精美詩文。倡導家長截取錄音通過班級微信群、朗讀軟體等晾曬。

4.天天練字。

5.快樂健身。在體育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自主選擇一項能健身、有場所的體育項目。

6.學做家務。要求力所能及,自選為主。每天至少1項。可由學生自主選擇,也可由班級統一策劃。

7.個性發展。繪畫、唱歌、跳舞、下棋、遊戲、看電視等。學生根據興趣、愛好自主選擇。要求每人至少培養兩項藝術特長。

8.洗刷睡覺。原則上晚上8:30左右睡覺,保證每天睡眠時間不低於10小時。睡前洗涮,講究個人衛生。

X.綜合實踐。即家長和學生自主安排的其他活動。如:社會實踐,參觀考察,社區服務,人際交往等。

上學期間的放學之後、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等閒暇時間,均以此為主要框架。活動的內容和時間,可根據閒暇時間的長短等實際情況做適當調整。

學校以以上內容為框架,設計了閒暇生活導航記錄表,讓孩子每天記錄自己的閒暇生活,家長監督,教師評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讓假期成為學生個性成長的佳期。

針對當前因疫情引發的延期開學,我們又專門開設了延期開學期間的課程超市,設置了更加具體的學生作息時間表,將學科學習等各項內容細化、固定化,各科老師通過網絡平台跟上輔導,真正做到開學延期、學習不延期。

編後記:

因不可抗拒因素而形成的長假裡,如何保障、提高學生學習生活質量,對學校是個挑戰。在2020年的春節前後這個特殊的長假裡,所有學校都面臨了一次這樣的考驗。

在此過程中,許多學校立足自身實際,依據現實狀況,通過系統設計假期學習生活指導等方式,開始了這方面的探索。這些探索中,值得肯定的做法,無不是把目標指向了:把孩子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學、適度安排孩子學習、生活和鍛鍊。

以上四位濰坊校長結合學校實際談到的這些思考和實踐,在為我們持續、深入做好這方面工作提供了必要參考的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作為學校,如何藉助信息化時代的便利,開發出更好的假期課程,構建更完整、更便於實施的假期課程體系?

我們相信,有了這一次的探索和反思,會有更多學校在這方面找到突破,形成更多更有價值的經驗,惠及更多假期里的孩子。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濰坊教育》雜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__brnAB3uTiws8KIek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