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高原軍馬場,329萬畝,世界最大,電影《牧馬人》拍攝地

2019-09-08   獨家檔案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的原山丹軍馬場,毗鄰甘肅、青海兩省,總面積329萬畝,始建於1949年9月,後隸屬蘭州軍區後勤部管理。1985年,山丹馬獲全軍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01年9月,山丹軍馬場整體移交給企業管理,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世界第一大馬場。

山丹軍馬場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大馬營草原,海拔2400多米至4900多米,這裡地勢平坦,水草豐美,2005年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

該馬場最早由公元前121年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距今2130多年,也是當今世界最古老的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始建於1949年9月。1949年8月1日,毛主席電令收回,隸屬於解放軍第一野戰軍。

1950年1月定名為「解放軍西北軍區後勤軍牧部山丹軍牧場」,1953年更名為「解放軍西北軍區司令部第一軍馬場」。主要任務是為部隊生產輕型乘用騎兵馬。

1955年,第一軍馬場改名為「解放軍總後方勤務部山丹軍馬場」,歸總後勤部管轄。

1957年3月,山丹軍馬場由解放軍總後勤部交由農墾部管理,更名為「」國營山丹牧場」,屬國營農牧企業。1961年6月,國營山丹牧場收歸軍隊管理,改稱「解放軍總後勤部山丹軍馬場」。

1975年10月21日,總參、總後決定組建解放軍蘭州軍區軍馬總場,交蘭州軍區後勤部管理。

1986年12月,蘭州軍區軍馬總場改為「解放軍蘭州軍區後勤部馬場管理局」。

山丹馬,雄健彪悍,馱乘兼備,持久力和爬山越野能力較強,1985年獲全軍科技成果一等獎、國家級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上世紀六十年代拍攝的電影《馬場新聞》放映後,引起巨大反響,曲調優美主題歌也扉聲全國:「……我愛馬場哎,我愛馬,馬場就是我的家,我的家……」

1978年「八一」電影製片廠赴軍馬一場攝製完成故事影片《蒙根花》,此後《牧馬人》《馬背小學》《和平年代》《王昭君》等20多部影視作品在此拍攝。

山丹軍馬場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原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後,當前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2001年9月10日,山丹軍馬場整體移交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管理,成為一家社會化企業。

山丹軍馬場博物館坐落于山丹馬場一場場部,由原山丹軍馬一場機關禮堂改建,2009年7月19日落成開放。

山丹軍馬場博物館正面為三塊白色大理石浮雕,附近立著三塊山丹馬場紀念石,分別是「青春無悔」知青石、「牧馬人」和「軍牧魂」。(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