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9月29日中秋節,農村老人講究「3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早知道早受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時間飛逝,歲月如梭,9月29日又到了我國傳統節日--中秋,中秋在我國由來已久,古代帝王素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而在《唐書太宗記》已有明確的「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說法,中秋節盛行於宋朝,至明清已於元旦齊名,成為我國重要的節日。
中秋節作為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自古民間就有祭月、拜月、賞花、吃月餅、飲酒作樂、郊遊等風俗。在我國,中秋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好不幸福;「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他鄉的遊子,往往只能通過賞月來寄託對家人的思念;因此家裡有老人的,中秋節這一天還是很有講究的,「3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這是很多農村老人的常識,快來一起學起來。
第一樣:月餅
月餅起源於宋代,蘇軾曾賦詩曰:「小餅嚼如月,中有飴與酥」。中秋講究的是「月圓,人團圓」,而月餅恰巧可以代表這一點,因此中秋節走親訪友、孝敬長輩都要送月餅,寓意團圓幸福。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月餅的花樣也是越來越多,從最早的五仁月餅,到現在的蛋黃月餅、板栗月餅、棗泥月餅、水果月餅等,真的是花樣百出,但是無論怎麼變化,「寄託相思,情人團聚」的寓意卻沒有變過,因此中秋節的餐桌上怎能少了月餅。
第二樣:燒雞
每到中秋節的前夕,大街小巷突然間多了很多烤雞和燒雞,這是因為親朋好友之間互送燒雞,是我們這的一大特色。雞諧音「吉」,寓意大吉大利,中秋節的家宴上,雞也必須打頭,雞肉是不可少的,目的是討個好彩頭,至於菜品辣子雞、燒雞、烤雞等都可以。
第三樣:葡萄
中秋節的夜晚,據說在葡萄架下可以聽到牛郎織女說話,真的是既浪漫又神秘,因此葡萄也成了中秋節的「吉食」。另外葡萄其果實成串多粒,表示「多子多福」,寓意人丁興旺,而且葡萄的顏色是紫色,在古代紫色也是大富大貴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吃葡萄寓意人丁興旺,大吉大利!是中秋餐桌上必備之美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9月29日中秋節,農村老人講究「3樣不上桌,福氣不進門」,早知道早受益!我是曉峰,喜歡曉峰分享的美食,不要忘記關注吃貨峰子哦!
本文由吃貨峰子原創,歡迎關注與您一起交流,讓大家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