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大媽誕下雙胞胎:11年後,曾經的喜悅輸給了現實!

2023-07-17     分享生活技巧

原標題:60歲大媽誕下雙胞胎:11年後,曾經的喜悅輸給了現實!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傳承,很多父母都將所有的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如果發生了什麼意外,那麼好像活著也是一種煎熬。所以對於失孤家庭來講,這種痛苦難以承受。這也是很多高齡產婦,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再生二胎的原因。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不少中年婦女都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中。而老齡化的生育,也迎來了高光時刻。那麼曾經六十歲通過試管嬰兒生下雙胞胎的盛海琳,如今日子過得怎麼樣了?

撫養孩子是一個艱辛的過程。這11年的時間裡,盛海琳用4個字描述:不堪回首。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也許會三思而後行。

盛阿姨曾經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但是一場意外帶走了28歲的女兒。這讓整個家庭陷入了陰霾和淚水中。夫妻兩個人每天很痛苦,覺得生命沒有了意義。成為失孤家庭後的兩個人,想要尋找一個動力,最終決定生二胎。

儘管盛阿姨已經白髮蒼蒼六十歲,但是她並沒有氣餒。2010年,她忍著藥物的副作用,熬過了妊娠期的嘔吐,拼盡全力生下了雙胞胎女兒。看到孩子們可愛的臉龐,盛阿姨臉上露出了笑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11年後,她們一家人曾經的喜悅漸漸輸給了現實。

人到晚年的她,不管是在經濟上,還是健康上,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那些潛在的問題也慢慢浮現出來。

其他父母比較年輕,可以帶著孩子外出遊玩,可以多一些室外活動增進感情。但是這件事情放在盛阿姨的身上,就是一個難題。孩子一天一天在長大,盛阿姨一天一天在變老。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甚至有時候連孩子基本的生活都照顧不好。加上一些費用的開銷,吃穿住行都是錢。何況還是兩個孩子,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講,無疑不是一種壓力。

輿論中出現了兩種聲音。有人覺得失去獨生子女,這種痛苦沒辦法感同身受。當時的盛阿姨萬念俱灰,二胎是她活下去的動力;還有人覺得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由於年齡上的懸殊,他們回歸土裡之後,沒有雙親的雙胞胎女兒,又應該怎麼生活下去。

而且別人的母親都是青春靚麗,但是自己有一個像奶奶一樣的媽媽。身邊的小朋友怎麼評價,孩子心理上會不會有影響。

這些都是應該考慮的範疇。父母對於孩子有什麼責任:養育和教育的責任。盛阿姨確實後悔了,但是已經為時過晚。

生孩子是一件容易的事,養孩子是一件辛苦漫長的事情。如果沒有做試管嬰兒,那麼兩個人有足夠的錢養老。只不過由於當時心理上的打擊太大,情勢之下做出這樣的選擇。

普通人在60歲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等著安享晚年。根本沒有能力和精力,再去生養孩子。我們希望每個人可以理智對待。高齡生子不僅有健康的風險,還有很多潛在的現實問題。

這11年間,首當其衝的是經濟問題。

對於普通家庭來講,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隨著孩子的到來,不僅有營養費,還有產後的護理以及奶粉和生活用品的開銷,這都是現實的問題。後續子女上學以及結婚買房,這都是不可以忽視的問題。作為父母想給子女最好的一切,在這些費用之下,他們是否可以將生活持平?

良好的經濟基礎,有利於孩子的培養。如今的社會競爭激烈,是一項花費巨大的工程,經濟勢必會成為考慮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是產婦的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的免疫力開始下降,身體出現了不少的併發症狀。

這對於孕婦和胎兒來講,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孕婦會在產後還面臨一些感染和貧血,體力上的損耗也不如年輕人。而在陪伴上,雖然年輕人忙於事業,將孩子丟給公公婆婆來帶,缺少了很多陪伴,高齡產婦彌補了這樣的缺失。

但是在很多外界因素下,年齡過高帶著孩子出門,一些比較危險的活動,都成為了敬而遠之地觀望,像海盜船、過山車項目。

其次是孩子的教育。很多年輕人在輔導孩子功課時,都會感覺到心有餘而力不足。知識層面上稀缺,更何況是一些年齡增長的中年人。等到孩子到了高中備戰時刻,兩口已經到了「杖朝之年」。何談督促孩子的學業,以及未來道路的引導。

老來得子看起來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背地裡有很多問題值得每個人去思考。這是對於孩子的尊重,也是一種負責。

高齡產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有試管嬰兒這項選擇,但是胎兒著床也並非易事,等待也是一種煎熬。而且懷孕期間,就算是生病也不可以服用藥物。高齡產婦抵抗力很差,只能通過孕婦自己撐著,沒有別的選擇。

盛海琳懷孕期間,有高血壓、尿酸高、高度浮腫等症狀,看起來幸福美滿,實際上很煎熬,弊端大於利。作為父母在決定生孩子的時候,應該慎重考慮。不要因為個人的喜好,毀掉了孩子的一生,就像盛媽媽一樣。

孩子是她活下去的動力,是人生中的一束光。試問她想過孩子以後會承受什麼樣的壓力、面對什麼樣的處境嗎?二胎政策讓不少中年人蠢蠢欲動,但是一些潛在的問題,應該被重視起來,而不是一意孤行不負責任。只是不知道輸給了現實的60歲大媽,今後又打算何去何從?

喜悅的背後是現實的心酸。也許高齡產子可以收穫到一種幸福,但長遠看來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不久之後的辛苦和勞累,一定遠遠超出了預期的規劃。這也大於剛開始的幸福,這也是為什麼盛媽媽焦慮的原因。

如果經濟允許,身體條件也允許,可以不用擔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必然是拖累家庭。這樣的做法不僅不明智,更摻雜了一些「自私」的成分,如果換做是你,你會怎麼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41b82db4fab5ffdd00082aa624a2c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