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就是我們日常吃的黃花菜?正方在左邊、反方站右邊……哎呀!『全軍覆沒』!萱草雖然與黃花菜長得很像,但不是同一種植物,萱草含有比較高的秋水仙鹼,盲目食用會導致中毒,黃花菜也是不能生食的,曬乾蒸煮後才能食用。「荔枝雖然好吃,但不能多吃,否則會得「荔枝病」。今日一場有趣且生動的「身邊的植物兩面派」主題活動在成都市植物園大草坪舉行,植物園的科普教員帶領市民們認識植物「兩面派」。
活動分為「破冰遊戲」、「戶外講解」和「互動總結」三個環節,由植物園工作人員帶領大家以「遊戲+講解」的形式,了解身邊植物的知識——有重要使用價值卻具有一定危險性的那些植物。
活動現場,市民們十分積極的參與到遊戲中,氛圍十分熱烈。破冰遊戲環節中,市民們紛紛憑藉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判斷哪些植物能否食用,什麼情況下食用一些蔬菜水果可能導致中毒,以及針對這些食物發表自己的看法。植物園工作人員對大家已有的生活常識表示肯定,在為大家揭曉正確答案的同時,向大家科普相關知識。
「《甄嬛傳》可一點兒沒騙人,夾竹桃它真的有毒!並且全身上下都是毒!」活動現場的第二個環節中,工作人員向大家科普了夾竹桃這種常見的園林綠化植物,「屬夾竹桃科,夾竹桃屬,街邊那種長著細長葉子,夏天開小粉花的樹狀植物就是夾竹桃,成都的公園、街道很多地方都有種植。」
「夾竹桃雖然有毒,但是只要不入嘴,不食用,它就危害不到我們。夾竹桃由於具有適應能力強、花期長、凈化空氣能力強三大極突出的優點,並且花型優美,便成為了綠化寵兒。」植物園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夾竹桃,大家只要保持「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即可。類似夾竹桃這樣的植物「兩面派」還有很多,他們是常見的綠化植物,但卻有一定毒性,比如滴水觀音、龜背竹、木本曼陀羅、毛地黃、蘇鐵等,有的全株都有毒,有的是種子和莖稈有毒。但這些植物只要我們安安靜靜用眼睛觀賞,不亂摸,不亂折取,不食用,就一定不會產生危險。
「四季豆必須煮熟才能吃,毒蛋白會導致大家中毒;芋頭也不可以生吃,會引起舌頭刺痛、輕度頭痛,產生一些過敏的症狀!」「蓖麻種子不可以食用,會中毒!」「吃了蠟梅果子會引起全身抽搐」在最後的「互動總結」環節中,市民們根據現場所學,通過一個小遊戲「猜猜我是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點,並相互交流了自己積累的一些生活常識。
「我們通過介紹一些常見園林綠化植物、中草藥、經濟作物的使用價值和危險性,目的是要引導公眾正確看待有毒植物,不要隨意採食,不信民間偏方,形成科學的自我保護意識。」成都市植物園科普教員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