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牽手Stellantis,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

2023-10-27     BusinessCars

看似公平的合作之下是藏不住的野心。

10月26日,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成為汽車圈最大的新聞,國產新勢力再一次獲得國際認可,在小鵬牽手大眾之後短短的幾個月之後,零跑汽車就拿到了全球第四大汽車汽車集團Stellantis真金白銀的投資。

從表面上來看這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再次獲得國際認可,成為引領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標誌,中國汽車工業已經發展到國際汽車巨頭需要來學習先進技術的水平,並且本次合作還與之前大眾投資小鵬汽車不同,更加深入也更加徹底甚至是打開了全新合資模式的大門。

Stellantis集團和零跑汽車將以51%:49%的比例成立一家名為「零跑國際」的合資公司。除大中華地區以外,該合資公司獨家擁有向全球其它所有市場開展出口和銷售業務,以及獨家擁有在當地製造零跑汽車產品的權利。

這樣的合作是不是和外資進入中國市場初期一樣,本地企業擁有控股權,以技術和資金來換取市場和收益,只不過這一次的合作中,來自中國的零跑汽車成為了提供技術的一方,海外的Stellantis集團成為了生產經營的主體。

但雙方的合作真的只是合資經營這麼簡單嗎?曾經一直提出在中國輕資產運營的唐唯實為何會態度變化如此之大,肯花費15億歐元投資一家中國車企。

Stellantis比大眾更有野心

談起Stellantis的唐唯實,多數人的認知都是他對中國市場特立獨行的操作,作為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的CEO,唐唯實對中國市場的態度一直和前三家集團不同,他領導下Stellantis集團在中國一直在做減法。

2022年7月,Stellantis集團宣布與廣汽集團合資經營的廣汽菲克談判失敗,結束了與廣汽的合資經營,至此Stellantis旗下14個品牌中只剩下標緻和雪鐵龍還在中國合資經營,其餘品牌全面轉向為在中國市場輕資產運營。

其實除了與東風汽車合資經營的神龍汽車以外,Stellantis在中國的其他品牌都是單純的商業經營,神龍汽車的合作除了汽車經營外還有非常大的政治意義,雖然唐唯實一直表示想要輕資產運營神龍汽車,但因其股東之一是法國國家投資銀行,所以短時間內這個想法很難實現。

但是隨著與零跑的合作達成,Stellantis此前一直宣稱的輕資產運行好像被選擇性遺忘,唐唯實更是在合作發布會上表現出對中國市場異常的謙遜,不只直面在中國市場的經營現狀更講到「Stellantis集團也需要對中國市場有一定的曝光率」和「如果我們要贏得中國市場,我們最好先贏下中國一家很好的公司幫助」這樣的話語,這與其之前在海外的公開發言完全不同。

這一次合作許多人都會帶入此前大眾集團和小鵬汽車的合作來做對比,但是從具體的合作內容來看Stellantis花的錢更多了同時獲得的權利也大了不少。

Stellantis在合作中雖然花費了15億歐元但獲得的是領跑汽車20%的股份和2名董事會名額,這與大眾比起來可以說是相當實惠,畢竟大眾的7億美元只買到了4.99%的股份和1個董事會觀察員的名額。

並且Stellantis還擁有合資公司領跑國際51%的股份和CEO的位置,還有海外的獨家經營權利,將零跑汽車的海外市場完全的掌握住,未來零跑汽車更多的中心還將是國內卷到極致新能源市場,而Stellantis則是面對充滿增長的海外市場。

最重要的一點是,大眾是以增資的方式入股小鵬,而Stellantis則是收購了零跑汽車之前股東大華股份的股權,這也就意味著其所獲得的權利將遠大於大眾對小鵬的影響,甚至不排除在未來通過收購獲得零跑汽車的控股權。

為什麼是零跑

第一點很簡單,零跑和小鵬一樣都是有技術的,在7月31日零跑發布了「四葉草」中央集成式電子電氣架構(LEAP3.0)展現了其自主研發的能力,並且在9月份的慕尼黑車展上發布了首款基於LEAP3.0的全球車型C10。

僅這點就和其他新勢力品牌拉開了差距,國內有許多新勢力品牌,能叫得上號的就有不少於10家,但真正擁有新能源技術的並沒有太多,特別是純電車型的更沒有太多選擇,從銷量排行中來看,前十中埃安、幾何、深藍、銀河和極氪背後都有強大的資本,根本不需要外部資金的支持。

剔除已經和大眾合作的小鵬,就只剩下理想、蔚來、零跑和哪吒四家,理想汽車的主營路線還是增程式混動車型並不符合Stellantis對於純電技術的需求,其次銷量如日中天的理想也不缺錢,斷然不會選擇出賣技術和股權來換取資金。

至於蔚來雖然技術和研發實力都在新勢力中處於前列,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下的經營狀況很難被Stellantis集團納入考慮範圍,畢竟唐唯實的務實精神是出了名的,而且蔚來在海外市場也有自己的布局。

至於哪吒汽車,則是剩下四家中唯一沒有上市的公司,在不久前哪吒的發布會上其高管還講到了哪吒汽車雖然是2022年中國市場新勢力的銷冠但市場並沒有給與哪吒更多的尊重,這就不難看出哪吒汽車為何沒有成為Stellantis的選擇了。

這樣比較下來零跑汽車就成為了Stellantis集團目前最好的選擇,除去技術以外,零跑汽車還是一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未來在資金操作上會比非上市公司更容易些,特別是對於有著豐富跨國資本經營的Stellantis集團來說更是便於操作。

其次零跑汽車在商業經營上也已經走向盈利,三季度財報顯示,零跑汽車實現營業收入 56.56 億元,單季度毛利率首度轉正為1.2%,表明零跑在技術研發上的投資已經能夠實現盈利,這一點甚至比小鵬更有優勢,Stellantis集團可以在海外市場快速的投產,並且能保證以最小的成本投入獲得盈利,這一點很符合其經營理念。

最後是這次合作對零跑汽車來說是真的有利可圖,一方面雖然單季度已經實現盈利,但從全年來看零跑手中的資金並不充足,特別是要持續研發和面對內卷的中國市場,1.2%的毛利很難談的上盈利,合作將極大的緩解資金壓力,讓零跑能安穩的度過不少時間。

另一方面,海外市場風浪依然很大,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下,選擇Stellantis集團這棵海外大樹確實是一種捷徑,可以更快地擴張海外市場。

雖然從各方面來看這次零跑汽車與Stellantis集團的合作都是一場對雙方有利的合作,但在資本市場看來對這場合作依然保有謹慎的態度,截止今日收盤零跑汽車在港股的股價大跌10.87%,遠大於汽車行業平均0.3%的跌幅,和小鵬與大眾合作後的股價完全不同,讓這場合作從開始就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場合作對於整個國產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都是巨大的,中國汽車工業獲得了海外市場的認可,無論合作的結果如何,這場跨國合作都被銘記在中國汽車發展的史書之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0d528f34a2292bbe349302e7bac37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