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的小林,年紀輕輕就有2年的便秘時間了,基本上一個星期都難上一次廁所,但是她自己好像已經習慣了,本以為會自己變好,結果最近頻繁腹瀉、還黑便,上廁所之前總會肚子痛,實在受不了去檢查,結果被安排做腸鏡,結果一出來,小林就蒙圈了。
是腸癌,而且是中晚期!需要馬上開始治療。
不單是小林自己,醫生也好奇為何年紀那么小的女生就有腸癌?
後面了解到小林,自持是「吃不胖」的人,總是喜歡吃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比如麻辣燙、烤串,從高中開始就經常跟同學去吃,人家吃一份,她還要打包一份,上大學後還經常去吃火鍋,到了晚上還喜歡跟男朋友去吃路邊小攤。
小林總覺得吃不胖,所以就沒想著少吃一些。
醫生知道後,嘆一口氣,說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這樣,總是喜歡吃這種東西,還吃很多!招來了腸胃問題。
提醒:這些「毒物」要少吃,以免腸道「病變」
1.燒烤
有事沒事,擼頓串,絕對是年輕人喜歡的生活方式。
燒烤類食物經過腌制、燒烤後,容易產生多種致癌物質,經常食用對身體不好。
2.麻辣燙
麻辣燙調料多,吃起來又麻又辣又燙嘴,吃進肚子會刺激加重胃腸道負擔,增加腸癌風險。
而且煮制麻辣燙的湯底,久沸不止、久涮不換,肉類、海鮮等所含亞酸胺多溶於湯中,產生大量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偶爾解饞可以,但不可長期食用。
3.加工肉類
熱狗、香腸、火腿、腌肉、肉乾、罐頭肉或肉類醬汁等。這些加工肉類,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然後,這些食物,也會增加腸癌風險。
4.滾燙的火鍋
現在的人也非常喜歡吃火鍋,然而,不論是麻辣的口感,還是滾燙的食物,都會刺激加重胃腸道負擔,增加腸癌風險。所以火鍋也要少吃,尤其不要直接喝火鍋湯底,重口,而且滾燙。
如果想要你的腸道好,沒有便秘、沒有腸癌,要多吃以下食物:
1. 全穀物
常見的全穀物有燕麥、蕎麥、全小麥(包括全小麥碎粒、全麥粉等)、藜麥、大麥、小黑麥、高粱、小米、糙米(包括黑米、紅米等)、全粒玉米等。
2.乳製品
研究表示,鈣的攝入量與腸癌風險為負相關,其中特別指出攝入富含鈣的奶類對腸癌有預防作用。這裡所說的乳製品,包括了牛奶、酸奶、奶酪、奶粉等各種形式的用奶類製作的產品。
每增加200克牛奶,腸癌風險下降6%。
3.魚類
研究匯總發現,每增加100克魚類,可降低11%的結直腸癌總風險,吃的時候最好是吃蒸煮燉的魚。
4.火 麻 子 油
屬於桑科植物果實榨出的油,入腸胃,食用油通便秘,養腸胃的作用,很適合吃來調理便秘,預防便秘、痔瘡、腸癌,裡面的亞麻酸、亞油酸也是人體所需要的,如果查出腸癌早中期,用它來輔助調理也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