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落知秋,秋天是養生的好時候。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自古以來一直被稱為人身之''三寶'',精氣神三者相互為用,是保持和恢復人體健康、維持正常生理活動的重要物質和功能,為養生長壽之根本。枸爾頓曾經說過:」最窮苦的人不會為了金錢而放棄健康,但是最富有的人為了健康,甘心情願放棄所有的金錢。「健康養生,不是錢多錢少,是你要知道養生的重要和養生的基本常識。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天陽氣漸弱,天氣轉涼,夏季的濕氣尚有殘留,加上秋季邪氣燥氣在身體中淤積過多,病邪就會尋找出路,人就容易生病,損傷我們的健康。立秋後,人們容易產生悲傷煩躁、心神不寧等症狀,醫生提醒,此時,要注意保持內心寧靜,心態平和,多養精。秋後過多貪涼最不可取,貪吃貪喝寒涼食物,吃涼菜,再喝點冰鎮飲料,最容易出現腸胃問題。
怒後不貪床-氣
生氣傷身,怒大傷肝。帶著「氣」入睡,會讓你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導致失眠或嚴重影響睡眠質量。生氣的實質意義是「用別人的過錯懲罰自己」是最愚笨的一種行為。因為生氣造成死亡的人,中國人稱之為「氣」死的人,其實也是真正「笨」死的人。養生要講究心平氣和,才能調理好氣血,體內的臟器才能得到休整。因此再有」氣「,也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只是睡覺。不妨出門去放鬆一下情緒,看看喜歡的書,讓自己先靜下來。
酒後不貪忙-神
酒色,性也!酒後不能做的事較多。酒後」恩愛「傷腎,酒後開車,馬上工作,馬上洗澡都是不科學的。科學家們發現,飲酒對大腦的各個區域的影響不同,尤其是對整個成年生物體新生神經元的來源區的幹細胞傷害最大,簡單地說就是傷神。有人酒後興奮,有人酒後寂寞就是這個道理。所以生活中不要貪酒,也不要忙碌於生活勞累。生活不忙的人,是別人在替你忙。生活忙的人,也不要做不利於養生的事。人生下半場,拼的是健康;人生上半輩子是拚命賺錢,以為賺到了錢就是賺到了一切,可是健康沒了,餘生,我們還能拼什麼?
正確的養生才健康!立秋後如何養生,不妨介紹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早睡早起
日常起居調養宜早睡早起,「早睡」可調養人體中的陽氣,「早起」則可使肺氣得以舒展,防止收斂太多。特別是中老年人,保證正常的休息時間,才能不讓秋乏傷害我們的肺健康。
少辛多酸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辛味食物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功效,酸味食物則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秋後要少食辛味食物,可防止肺氣太盛,多食酸味食物則能夠抵禦過剩肺氣的侵入。
科學貼秋膘
經過酷暑的煎熬,人體內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及脂肪等營養物質耗損了不少。立秋以後,秋風送爽,人們的食慾逐漸增強,希望多吃一些,吃好一些,補補夏季給身子造成的虧空。如果補益不當,將會導致「秋胖」。所以,貼秋膘宜科學。
培養好的情緒
秋季養生首先要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以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一切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頓然消散,是調解精神的良劑。
最後還是要老生常談,秋後要多喝水,多運動,才能讓秋冬少生病。秋不養,冬多病,中醫講治未病,即通過養生來預防疾病。隨著人們的自然衰老,抵抗力也會慢慢下降,所以一定要懂得養生,遠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