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快樂,已成為一種能力

2019-11-23     人生度以為美

快樂,不是形容詞,不是動詞,是一種能力。

快樂,與年齡密切相關,越小越容易快樂,越老越容易調劑快樂。

中間階段,快樂與否,與機遇,更與能力息息相關。

這裡的能力,僅僅指駕馭快樂,調劑快樂,尋找快樂的能力。

尤其是人到中年階段,快樂,更是一種稀缺資源了。

兒時,吃好了快樂,穿新衣時快樂,和小夥伴玩耍時快樂,被誇獎了快樂……無數的快樂中渡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代。

為什麼最為懷念?因為……由衷的快樂!

慢慢的,長大了,被要求的,越來越多。

慾望,逐步被喚醒,想的,做的,為之努力的……到底是理想還是虛榮亦還是慾望?……亦真亦幻間恐怕自己也說不清。

別人家的孩子曾經是每個青少年的噩夢,別人的老公,別人的老婆何曾又不是每一個成年人的噩夢呢?

似乎從懂事開始,我們就活在了比較中,比成績,比收入,比事業,比豪車豪宅,甚至比美貌……明的,暗的……無孔不入,無處不在。

人比人,氣死人,山外青山樓外樓,一山更比一山高,比得過來嗎?這不純粹是給自己添堵,找抽麼?

記得某年春晚有一個小品,蔡明和潘長江演的,大意是某養老院需要找一女士參加什麼活動,邀請蔡明去,蔡明不去,賢惠的,找張老太婆,勤勞的,找隔壁李老太婆去,年輕貌美的……哦,那不行……我去……。

看後笑了,老了,都在比,比什麼呢?誰更年輕貌美吧。

網上說:女人之間不用比,誰比誰年輕誰就贏了。

女人之間又最愛比,比老公,比孩子,比年輕,比美貌……比得事無巨細,亂七八糟啥都比。

男人之間似乎就簡單多了:比啥呢?不外乎四個字「功名利祿」吧。

據說,男人之間還有一種比,誰找的女人多,誰的更年輕貌美……當然,這些都是上不得台面的,私下的比了,沒一定的交情,還不敢嘚瑟(當官的試試?養再多也不敢隨便嘚瑟)

每個階段,比的內容都不一樣,有了比較,也就有了動力,當然,更有了壓力,

壓力越大,快樂自然越少了。

什麼時候壓力最大?中年。

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材,沙僧的擔子,無處安放的嘮叨(還沒唐僧那命),

關鍵是:離西天越來越近了。

姜文說:人到中年不如狗。

馮唐說:油膩的猥瑣的中年。

張愛玲說:人到中年無所依,回頭一看,只有依靠你的人……

中年階段,承上啟下,下有虎視眈眈的小年輕,上有年邁的老人,而身體和精力又不斷呈下滑趨勢,輸不起,跑不動了。

大勢基本已定,誰說不與成敗論英雄?

成王敗寇,大部分,成了寇。

比,其實很殘酷,一將功成萬骨枯,任何成功的背後,都有無數失敗者作為鋪墊,

都想成為那極少數的成功者,未料著,自己原來僅僅只是鋪墊者。

我已用盡全身力氣,只能過上普通人的生活…………這話,估計喊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一味做著將軍夢而不滿足現實的士兵,更不是一個好士兵。

古人將成功歸為: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甚至於: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心志餓其體膚……

沒有任何成功是有捷徑可走的,風光的背後,不是滄桑就是骯髒。

從宿命論來說:時也,命也,運也……。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命中只有八顆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走過很多路,吃過很多苦後不得不幡然醒悟:很多東西,不是努力就能成功,就像出生,就像人心,就像機遇……。

我們拚命奔向羅馬,可有的人,出生就在羅馬……

最終,我們認命了,一旦認命了,也就快樂多了。

快樂,與心態密切相關,而心態,卻是我們每個人畢生的修行。

努力,不一定成功,而不努力,則肯定不會成功,這道理,都懂,正因為這樣,我們仍得前仆後繼的努力,萬一,成功了呢?

「努力」很累,忍得,累得,受得……在這些「幾得」面前,真正能發自肺腑的快樂,有多少?

實現一個目標後會短暫喜悅,可人性的膨脹和慾望,馬上又會有新的更大的目標,人心不足蛇吞象,慾壑難填啊!

美女是禍水,都迷,鈔票有毒,都愛,天堂最好,都不去。

紙醉金迷,醉生夢死,貪生怕死,滾滾紅塵,飲食男女,又有幾人能清醒?

活在當下,品嘗眼前的美好,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發現美好,尋找快樂,體驗快樂。

願我們,隨時被快樂包圍,快樂每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hDlrm4BMH2_cNUgW7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