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晚《快樂其實很簡單》閆妮和孫濤等表演的小品,接地氣,很貼近生活。
人人都在追求快樂,可並不是人人都快樂,「快樂」與成功與否,有錢沒錢沒關係。
有錢人有有錢人的煩惱,窮人,有窮人的難處。
殊途同歸,只有快樂,才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標。
小品中有一段,閆妮說:再干幾年吧,然後我就回到鄉下,養點雞,養點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孫濤說:哎呦,那是我出生就有的生活了……
有錢人的世界,窮人不懂,窮人的世界,有錢人也不懂,各人理想,目標和追求不同。
都在羨慕別人,未曾想,自己的生活也被人羨慕著。
有些人,也許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就很快樂知足了。
而有些人,也許是資產過億,情人成堆都不滿足,不快樂。
人與人不同,花有百樣紅。
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成語:自以為是。
兩個樵夫一塊去砍柴,一個對另一個說,我們每天砍很多柴都填不飽肚子,不知道,皇帝每天能吃什麼?另一個說,你傻啊,皇帝當然每天都能吃幾塊大肥肉啊。
心酸的故事。
另一個故事:大臣給皇帝說:減少賦稅吧,老百姓已經吃不起飯了,皇帝答:那就吃肉吧!
很多事情,很多看法,其實,都有局限和片面性的。
有句話說得好:換位思考。
可問題是:即便換了位,你也沒法站在對方立場思考,必須得具有合適高度才行。
就像小品中的:你考慮的問題我能解決否?固定成本加上單位變動成本等於……你懂麼?
高度不同,深度不同,學歷經歷不同,自然,看待問題就會不同,再怎麼換位,都無濟於事,
很多事情,越往深的想,越往細的琢磨,越沒意思,越沒快樂感。
成語:細思極恐。
水至清無魚,人至精無友。
每個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俗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但人,更多的,是善良的,人之初性本善,本質上,大部分都是善良的,只要,不牽扯利益糾葛。
而人,一旦涉及名利情愛,往往就會激發人性的本能。
不研究也不探討人性,與生俱來的某些屬性,七情六慾,是人,都免不了。
慾望越多,幸福感越低,快樂就越少。
青春年少,要有雄心壯志,要有理想和抱負,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勵志的教育,打雞血一樣的讓年輕人不斷努力奮鬥。
到一定年齡,就要修得一顆平常心,淡然笑看紅塵事了。
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該有什麼心態,會有什麼樣的快樂,不是約定俗成,是自然而然。
少年為老師的表揚而快樂,小夥伴一起玩很快樂。
青年談戀愛最快樂,中年事業成功很快樂,老年身體健康就快樂……
年齡不同,經歷不同,心境不同,快樂感覺自然不同。
哪怕同一事物,不同階段來領悟,快樂感也會不同。
一首老歌,一段故事,某個人……
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意中人。
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一個從簡單,到複雜,再到簡單的一個過程。
從前,看山是山,後來,看山不是山,再後來,看山還是山了。
白話易懂,古詩才動魄,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以「聽雨」為喻,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謂言簡意賅。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
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
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
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歡離合,
盡在雨聲中體現。
恰如我們這一生,由簡至奢,再從奢到簡。
由簡至奢易,而奢到簡難。
人到中老年後,需要修的,恰好就是簡,內心的簡,生活的簡,人情交往的簡……。
年輕時,得到更快樂,老了,放下,才快樂!
最終,我們都發現:每天努力地工作、辛辛苦苦地奮鬥,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快樂嗎?
其實快樂真的很簡單,有的時候不要把它想那麼複雜,更不要被別人的快樂所綁架,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是最好的。
有種快樂,你覺得快樂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