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孩子,沒能成長成你能驕傲的父母

2019-11-26     人生度以為美

父母之間一般聊什麼?聊孩子,自家的孩子怎麼樣怎麼樣,別人家的孩子又怎樣。

孩子成績好的,總會巧妙的把話題往成績方面引導,再清淡描寫的說說:「這次孩子沒考好,居然落後了,考了個年級第二……」。

成績不好的,某方面有專長的,總是忍不住的炫耀:鋼琴又考過了幾級,繪畫如何有天賦……然後感慨:孩子取得這些成績真不容易啊……留下長長的弦外之音。

如果自家的孩子一樣都不占的話,就會非常尷尬,能避免此話題的就儘量避免,能呵呵的只能呵呵,就希望對方,千萬別反問一句:你家孩子呢?怎樣?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驕傲,在父母眼裡,就沒有不是的孩子。成績不好,專長好,專長不好情商好,情商再不好,身體好……總有一點,是好的。

可硬槓槓擺在那裡,自家的孩子,確實很多方面就是不如別人,再怎麼不痛快,也只能忍著。

回家後再一觸即發:指著孩子咆哮,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你再看看隔壁家的孩子……你怎麼就這麼不爭氣呢?……

於是乎,「別人家的孩子」成了每一代孩子們共同的噩夢。

小時候問孩子:誰最漂亮?……媽媽。誰最厲害?……爸爸!回答得斬釘截鐵,毫不猶豫。

孩子青春期再問:誰最漂亮?……班上某女生。媽媽呢?……第一反應,就是嘮叨,還是漂亮,但已不是最漂亮了。誰最厲害?……某英雄(或許遊戲打得很,或許是籃球高手)。爸爸呢?……遲疑片刻,還行吧!

青中年的孩子,不用問了,媽媽還是美,談不上最漂亮了(要麼是心儀的女人,要麼就是女兒),爸爸很平凡,早已不是心中的英雄,有時候甚至覺得,爸爸挺窩囊的。

老年了,媽媽最美,媽媽永遠都是最美的,爸爸非常非常了不起,永遠都是心中的英雄……可惜,明白得太晚了……。

父母愛孩子,潛移默化,想方設法的教育孩子,讓孩子能更優秀,更出眾,不惜重金,不遺餘力的栽培,可結果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如人意,就像每朵花兒的花期不一一樣,有的開得早些,有的晚些,有的,甚至一直都不開花。

現在的父母,都特別注重教育,更注重培養,相對的,也更加焦慮。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每個家長的潛在口號。孕教,早教,幼教,各種補習班,特長班……讓孩子們不負重荷,大人孩子都累!

問孩子,最不喜歡哪種家長?自己不努力,成天吃喝玩樂,卻一味要求孩子必須得出類拔萃的家長。

世上有一種鳥,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讓下一代使勁飛。

這大概就是目前親子關係最形象的比喻了。

段子:孩子,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成績是全班第一。爸爸,比爾蓋茨在你這麼大時已是世界首富了……。

說實話,當父母的,我們在嚴格要求孩子的同時,自己做得到嗎?

反之,孩子對父母提出要求了嗎?

當今,有什麼東西能讓人魂不守舍,一旦離開,就朝思暮想的?答:手機。

大人尚且如此,讓孩子戒手機,容易麼?要麼開始就不讓孩子接觸,否則,真的困難。

知道玩物喪志,可就是離不開。據悉,某上市公司退市的根本原因就是董事長打遊戲過於痴迷,無心管理,導致虧損退市。

我們面臨著的是一個充滿了極度誘惑的時代。競爭激烈而又誘惑多多。

能保持高度自律太難了,在這改革開放,飛速發展的時代下,家長能脫穎而出的其實很少很少。

面臨孩子們一天天成長,父母倍感壓力,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朋友發了一照片,父親應邀去了孩子的大學講課,兒子和她們驕傲的合影。

兒子非常驕傲的給同學說:那是我爸爸。

我們的孩子,能有這個機會嗎?

不說機遇,命運,單就事論事,我們大部分,沒有成為孩子們的驕傲。

家長其實非常矯情,自己也許並沒有好好努力,並沒有以身作則的給孩子們做榜樣,卻一個盡的要求孩子,有失公允。

經過歲月的洗禮的家長,越來越睿智,孩子,未來的希望,血脈的傳承,只恨不得把所有經驗教訓通通灌輸給孩子,傾其所有的培養孩子,而唯獨,忘了自己也需要與時俱進,共同努力。

可憐天下父母心,不要覺得來不及,活到老,學到老,儘量以身作則,給孩子們做一個好的榜樣。

也許,我們並沒有取得世俗的成功,但絕對要相信,我們永遠都是孩子們心中的驕傲。

換而言之,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孩子,都有其特定的使命,不論暫時優秀與否,盡人事,聽天命就好,與孩子共同成長,相信我們的孩子們,永遠是父母的驕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GxDgrm4BMH2_cNUgC6p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