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問:練習瑜伽三四年了,可是站立前曲體式還是不能完全下去,脊柱無法伸展,背部弓得比較高。咋辦?
今天我們討論站立前曲體式練習要注意的一些細節!
一、站立前曲體式常見問題以及調整方法
(1),腳底重心不穩,容易出現腳趾摳地板,或者腳趾翹起,身體的重心集中在腳底後半側。
調整方法:
確定腳底三個根基點位置,腳趾展開下壓地面,足弓上提,避免足弓塌陷,穩定腳踝關節。
(2)膝關節超伸,小腿刻意向後推,膝關節前側被擠壓。
調整方法:
啟動大腿前側肌肉力量,上提膝蓋,膝關節穩定,股骨與脛骨、半月板之間的受力面均勻。從側面觀察,膝關節側面和外側腳踝骨處於垂直位。
(3)坐骨沒有充分向上延展,腿後側伸展不夠,前曲時弓背。
調整方法:
啟動腹部力量,延展腰椎,骨盆和腰椎連接穩定,伸展臀部肌肉,力量向後上方伸展。腿後側過緊,可微曲雙腿。或者藉助瑜伽磚、瑜伽椅等輔助工具,身體保持在伸展而舒適的位置上,延展脊背。
前曲一級位置--直角式保持,雙手可以扶椅子靠背,側重脊柱延展拉長。
前曲二級位置--上身繼續向前向下伸展,雙手可扶住瑜伽椅的座面,延展脊柱和臀部。
前曲三級位置--雙手可放在瑜伽磚上,或者放在雙腳前側地面上,延展臀部、脊柱、雙腿後側。
前曲四級位置--雙手放雙腳兩側,或雙手抱小腿後側。延展骨盆和脊柱,並試著讓小腹貼近大腿前側。
前曲第一、二級體式
前曲第三、四級體式
關鍵是找到你自己身體臀部、腿後側的伸展感覺,以及脊柱的延展性。不要繞開這幾個位置,想直接把身體彎曲下去,你必須攻克身體的這幾個位置難點,一步步地練習。
(4)腹部力量沒啟動,腰椎延展差。
練習站立前曲體式,不是以手抓住腳為目的練習;而是通過做前曲體式強化脊柱的延展彈性,拉伸臀部肌肉和雙腿後側肌肉。
收腹,有助於脊柱延展,尤其腰椎延長,保持脊柱和骨盆的整體延伸性;啟動大腿前側髖曲肌力量,有助於伸展雙腿後側肌肉。
如果你不能一次做到身體前曲,腿後側過緊的肌肉限制前曲的角度,你必須嘗試通過一次次練習,不停地啟動需要啟動的肌肉,拉伸需要拉伸的肌肉,並關注身體的感覺,一點點慢慢地進行體式練習。
瑜伽體式的精準和正位,不僅是為了防止受傷。而是通過精準練習,你會更清楚身體的狀態;通過正位練習,你能建立關節之間的穩定性。
所以精準正位不是讓你摳字眼,讓你緊抓繁瑣細節不放的死記硬背,唯有通過和身體的細緻勤奮接觸,才會讓你對進入體式的身體狀態有更清晰的認知和覺察。
可藉助的瑜伽輔助工具:
上圖:藉助雙腳踩住伸展帶下推的力量,提升大腿前側肌肉;藉助雙手抓住伸展帶兩端的力量,沉肩向下,推胸向前,使整條脊柱充分延展,小腹有更多內收的力量,體會腰椎拉長。
上圖:在後背放一塊木板,用伸展帶固定後,身體自髖關節前曲,上身和雙腿之間形成一個夾角。可確保脊柱延展,胸廓前推,身體保持在最舒展的位置,保持深呼吸,體會身體的感覺。
(5)容易聳肩,脖頸用力去找腿前側,代償脊柱伸展。
不可聳肩,否則會引起肩膀和頸椎周圍肌肉的緊張,影響頸椎伸展性,還容易出現頭暈、噁心、呼吸憋氣。
前曲體式練習,肩頸位置是最放鬆的地方,不可用力。而應該把力量向腰腹部集中。脊柱自腰骶部伸展,上身向下拉長放鬆,小腹、胸部、頭頸依次沉下來。
上圖:不可把力量放在肩膀上,脖子用力下壓,去找腿前側;一定要觀察呼吸,並且通過呼吸進行練習。
二、前曲體式輔助手法矯正
1、身體前曲,在直角式保持,提示腹部內收,脊柱延展。
可用一隻手臂環繞練習者髖關節對摺處,把骨盆向後拉;另一隻手臂抵在練習者脊背,提示脊柱延展拉長。
2、練習者雙大臂容易內旋,並且無力向前伸直,容易出現駝背。
可用雙手分別抵在練習者腋窩兩側,大拇指按壓兩側肩胛骨向脊柱中線靠攏,並把大臂外旋,小臂內旋。
雙手抓住雙臂向上抬,儘量和脊柱保持在一個延展平面上。
如果練習者手臂舉起保持困難,而且影響到呼吸練習,要把雙臂放鬆,雙手扶腰保持。
並繼續用一隻手掌張開,放在肩胛骨中間,把胸部向前推的同時向下壓,如果改善駝背;而另一隻手抵在練習者肩膀上,讓肩膀遠離耳根的同時,向上抬,伸展限制胸廓打開的肌肉,讓胸椎更多地延展拉長。
3、上身繼續從髖關節處前曲伸展。
啟動腹部肌肉內收的力量,延展腰椎,坐骨拉長,但是不可以塌腰翹臀,要積極伸展臀部肌肉,啟動髖曲肌力量,把骨盆向前旋轉。
可用雙手分別抵在髖關節對摺處,大拇指抵住臀部,把臀部邊向前推邊旋轉;其餘四指抵在髖關節處,把坐骨向上向後拉。大腿前側肌肉力量不可鬆懈,啟動上提,拉直膝關節。
4、上身延展向前到極限位置保持,注意脊柱和骨盆連接穩定,且不可讓雙肩用力地去代償腰腹核心力量。
5、時刻注意肩要下沉遠離耳根,不可聳肩,還要觀察胸椎延展,胸廓打開。
可在前曲體式保持時,一隻手拉肩膀上提,同時胸廓打開前推。另一隻手抵住胸椎段,或通過觀察發現練習者背部高的弓起最高的脊柱段,用手把這段位置向下向前推。
6、通過靜力拉伸法進行練習
吸氣,延展脊柱,稍懸息;呼氣,髖關節前旋,小腹試著貼近大腿前側,保持在極限位置點,稍懸息。
探索性地一步步練習,發現身體的臨界點。
多組呼吸後,慢慢起身。可先回到直角式稍保持體式,調勻呼吸;再慢慢直立起身,調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