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一早從哥本哈根出發,特意選擇了火車,跨國海峽,穿行在山地、森林、湖泊、牧場村莊和城市間,五個半小時後到達斯德哥爾摩,此次縱游歐洲的最後一站。酒店在一座高大的紅磚建築里,特別喜歡這裡的大廳,每次路過,都想在這裡坐一坐。
酒店周圍商場飯館歐亞美食公交地鐵一應俱全,日頭正盛,要住三天所以不急,午飯後美美地睡了一覺,然後出發,坐公交在市政廳下車,開始溜達。
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現在是斯德哥爾摩議會的所在地。市政廳是通體棕紅色磚結構,由8百萬塊紅磚築成。原本打算把室內大堂設計成藍色,故稱為「藍色大堂」,但後來保留了紅磚本色,沒有把外牆塗成藍色,「藍色大堂」的名稱卻保留了下來。這裡最著名的活動,莫過於每年12月諾貝爾獎頒獎禮後的晚宴。在106米的高塔上,可俯瞰斯德哥爾摩市,塔頂端有瑞典的國家象徵「三王冠」標誌。
原以為同為北歐海濱城市斯德哥爾摩和哥本哈根差不太多,高大雄偉的市政廳立刻改變了我的想法,相比於哥本哈根童話般的溫柔與浪漫,斯德哥爾摩顯然更加高冷和硬朗,也更闊氣,開闊大氣。
市政廳東側外牆豎立著一座金身塑像的石棺,想必是某位偉大的國王
夕陽下在市政廳廣場眺望騎士島和南島
斯德哥爾摩不僅高大而且寬闊,需要更高更寬的視野,環顧四周,美輪美奐
水邊掛有瑞典國旗和海盜旗的遊船。8~11世紀維京時代是北歐海盜全盛時期。先是丹麥,後來瑞典戰勝丹麥成為北歐的軍事霸主,再後來,丹麥敗於英國,失去了冰島挪威和大片國土,瑞典敗於沙皇俄國,失去了芬蘭及波羅的海大片土地。
通往騎士島的人行橋上居然有一個座椅
水邊的悠閒時光
騎士島教堂是斯德哥爾摩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是瑞典王室和貴族的墓地所在。
過河就到了老城島
特別喜歡這座叫貴族之家的建築,只在周一到周五的10點到11點之間開放,如今此建築除對外展出外,也是瑞典最高級的俱樂部,每三年全瑞典的貴族們要在這裡聚會一次。
夕陽下的瑞典國會大廈
中世紀博物館以及遠處的大教堂
王宮的衛兵,英姿颯爽,帥呆了
王宮後面是斯德哥爾摩老城,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連綿不盡的上下坡,狹窄高聳的房子,遍布工藝品小店和餐廳、冷飲店,猶如迷宮,大廣場是一座中心高處的不大的小廣場,諾貝爾博物館也在老城。
希爾頓酒店的露天酒吧是看日落的理想位置
雖是初夏,白天時間已經很長了,日落後很久,十一二點感覺天還沒有黑透,凌晨三點就又亮了。
第二天是個大陰天,先逛地鐵站。斯德哥爾摩地鐵站號稱最美地鐵站,看了幾個感覺沒有想像中的驚艷,不過這裡的地鐵站都很深,感覺至少比北京地鐵深三倍,牆壁裝修成岩石的樣子,凹凸不平,像是地下的岩洞,高大寬敞。不同的站有不同的色調。
坐地鐵公交四處溜達,逛商場,國王花園站附近的老市場在裝修,海鮮品種和哥本哈根差不多。去船島人行橋上尋找王冠
船島上的當代美術館
動物園島上的北歐博物館
瓦薩沉船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遊樂場、ABBA博物館也都在動物園島,本想傍晚去島上轉轉,有軌電車坐到頭,剛下車雨就變大了,趕緊跑回車上,來回坐同一輛車,搞得檢票員都認識了我們。
第三天天氣不錯,前往王后島。梅拉倫湖畔的王宮最早建於16世紀後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目前除了瑞典王室私人居住外,可購票參觀部分房間和藏品。王宮花園免費開放。
王宮花園周圍是一大片綠地,非常安靜,一流的生態環境,有人在草坪上踢球,野鳥在覓食,散散步或者躺下來,相當愜意。夫人和外甥女吹起蒲公英玩的不亦樂乎。,夫人
穿過巨大空曠的花園,中國宮在另一頭,雖然不倫不類,多少有些中國味道
當年從中國來的工匠後來被安置在附近,現在還叫做廣東村的地方。村子不大,周圍一派田園風光。
最後一個傍晚,外甥女去會校友,我和夫人在城裡四處轉轉,隨意溜達。
路過一座教堂
登上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旁的小山,俯瞰公共圖書館和城市
有人說正是寒冷的氣候造就了北歐人普遍內向靦腆的性格,在對待陌生人時北歐人的確缺乏義大利人的熱情和荷蘭人的寬容,但對於氣候寒冷是主要原因我表示懷疑,國內寒冷地區的東北人,反倒是個個天生喜感,善與人交流。
即將離別夏日歐洲的涼爽,重回北京的炎熱。如果用一個詞來描述斯德哥爾摩,我想應該是高冷,涼爽的天氣使得這一點顯得更加明顯。
關 注 徐 老 游
跟 著 老 徐 看 世 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