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發後,雞蛋和雞的價格價格更是一落千丈,往年春節前後,市場對各類肉類、蛋類產品需求量大,市場價格也較平時高上很多,所以很多的養雞戶都想著趁著過年價值上漲大賺一筆,但是今年由於疫情發生,市場對雞肉雞蛋的需求量急劇下降,雞肉和雞蛋價格一跌再跌,甚至很多養殖戶手中的雞根本就賣不出去,那從春節到現在雞類產品的價格不斷下跌,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一、疫情發生造成的影響;
受新冠狀病毒的影響,全國的各行各業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其中對於養殖業來說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從疫情發生武漢封城,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的爆發,全國各地封村、封路,禁止或減少人員流動,實行居家隔離;但農村養雞戶卻一刻都不能停歇,飼養的雞要喂養,必須要採購飼料,大量的雞產品要輸送到市場。
由於疫情封路,交通運輸嚴重受阻,進出物資困難,飼料加工業停產,飼料供給困難,養殖成本上漲,產品價格下降,為了減少損失只能縮小養殖規模,淘汰高齡和超齡雞,減少飼料的消耗,降低是飼養成本,另外,由於近期在我國少部分地區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受禽流感的影響,即使沒有發生過禽流感的地方,雞類產品的價格也大幅度的下跌,因為,人們採購雞類類產品慾望低,活禽市場交易處於停滯狀態,市場需求量少,產品供應量大,供大於求價格必然還會下跌。
二、供大於求造成的影響;
去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養豬行業嚴重受損,生豬存欄量急劇減少,豬肉供應量少,市場需求量大,致使豬肉價格暴漲,生豬價格由5.50元/斤漲到24.00元/斤,豬肉由原來的9.80元/斤漲到42.00元/斤,有的地方甚至超過了50元/斤;受豬肉價格的影響,各種肉類產品價格也不斷上漲。
由於豬肉價格過高,人們選擇價格低、營養高的雞類產品替代豬肉,致使雞類產品價格持續上漲,農村因此興起了一陣養雞熱,因為養雞比起養豬飼養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產品快速上市、資金回籠快等優點,彌補市場對肉類產品的需求,這樣一來,養殖場擴大養殖規模,雞舍飽和度飼養,造成雞蛋和雞肉生產過剩,雞類產品供應量遠遠大於市場的需求量,這也是造成目前雞蛋和雞肉價格直線下跌的主要原因。
這一次的價格下跌主要原因是新冠狀病毒和禽流感發生以及雞類產品供大於求造成的,所以說養殖有風險,入行需慎重。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KF0ZnABjYh_GJGV-ew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