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別名蜀季花,一丈紅、棋盤花、斗篷花等,屬錦葵科,蜀葵屬,是一種多年半灌木狀草本植物,最初產自亞洲地區,但由於最先於四川發現,故被穩稱為「蜀葵」,蜀葵不僅艷麗好看,其全株皆可入藥,具有清除內熱和解毒的功用,內服能醫治便秘、解除河豚毒,促進排尿的功用,外用則能醫治痤瘡、燙傷等病症。
根據《西野雜記》所記載,明朝成化年間日本使者來到中國,看到欄前種植的蜀葵卻不知道這是什麼花?詢問後方得知花名,於是題詩道:「如木槿花相似,葉比芙蓉花葉一般,五尺欄杆遮不盡,尚留一半與人看,」在我國古代過端陽節的時候,人們除了認為吃豆芽菜、黃瓜、黃魚、黃鱔以及喝雄黃酒能消除疾病、強身健體外,還會在家中的花瓶中插上蜀葵、蒲篷等,以驅除鬼祟,避開邪祟;
蜀葵對土壤的要求一般,盆栽還是要選用土層深厚、土質鬆散、肥沃且排水通暢的土壤為佳,盆土可用園土4份、腐葉土3份、沙2份、珍珠岩1份混合配製盆土,蜀葵開花時花色艷麗,枝葉繁茂,常見的花色有粉、紅、水紅、紫、墨紫、黃、乳白、白等色,適合栽種在庭院中觀賞,盆栽需要選用較大的花盆適宜放在陽台、天台等處觀賞,花盆宜選用盆口較大、透氣性好,排水良好的泥制或陶制花盆,
蜀葵喜歡涼爽的氣候,害怕較高的溫度和炎熱,其萌芽的適宜溫度範圍在18至25℃,開花的適宜溫度在15至25℃,其地下部分具有比較強的抵禦寒冷的能力,
蜀葵適宜在春季氣溫回暖後進行播種,播種後七天即可萌芽,幼苗長出後要適度拔掉弱苗,以降低營養成分的損耗量,促使留存下來的植株健壯生長,當幼苗長至出2至3片真葉時要進行定植分盆,當植株老根萌發出新的芽時,應立即澆透水,栽培3至4年的植株容易衰弱老化,要儘早進行更新;
在幼苗的生長階段,每隔15天要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還有經常清除雜草,翻鬆土壤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當植株的葉脈長出花芽之後,每隔10天應追施腐熟的5倍液肥混合等量的碳酸二氫鉀液,或1000倍花多多通用肥一次,在植株開花之後,距離植株的根部約15cm的地方將其割斷,能促使其萌生出新的植株,也可以更好地掌控植株的高度;
蜀葵喜歡陽光充足的生長環境,能忍受半蔭蔽,但害怕強光久曬,在炎熱的夏季要為其搭建涼棚,或把花盆移至蔭蔽處培養,蜀葵能忍受乾旱,害怕水澇,在植株生長季節澆水要適時、適量,花盆內的土壤應保持在濕潤狀態,為了讓開花時間變長,可以維持足夠的水分,然而花盆中千萬不可積水,否則會影響植株的正常發育;
另外,盆栽蜀葵易發生炭疽病危害,在病情發生初期,可以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劑兌水配置2000倍液噴洒防治,老株在天氣乾旱時容易患鏽病,應在播種前對種子採取消毒處理,應在春天和夏天定期向植株噴洒波爾多液進行防治,受到紅蜘蛛及蚜蟲的危害,發生紅蜘蛛蟲害可噴洒80%敵敵畏兌水配置1000倍液噴霧防治,如發生蚜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兌水配置2000倍液噴洒防治。
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