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課時代,孩子「黏」手機怎麼辦?盤他!

2020-04-09     中國家庭報

這段時間以來,全國都是「停課不停學」的教學模式:老師在家直播教學,孩子在家網上聽課。

沒有了在學校上課時濃厚的學習氛圍,也沒有了老師的課堂管教,你家孩子的學習狀態是否依舊良好?每天的直播課是否都會按時收聽?老師布置的課後作業是否都會按時完成?

為了幫助廣大家長在家庭中更好地指導孩子居家完成學業,中國家庭報記者採訪到北京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親子教育專家彭冬梅。

她認為,疫情給中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心理上帶來了壓抑,避免不了造成貪玩的釋放表現。家長在理解孩子的同時,應通過關愛、信任、肯定的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成熟的自律性。


貪玩並非不想上課

李璐(化名)8歲的兒子在疫情期間一直網上學習,她告訴記者,一開始孩子覺得上網課太好了,不用去學校對著電腦就能看到老師,但是興奮了幾天之後,就開始動起了歪腦筋。

「老師講著課,他就開始跟同學在留言區聊天。後來越來越貪玩,上一會兒課就開始用手機、iPad偷偷打起了遊戲。」李璐無奈地說,天天督促兒子學習,自己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結果他上課五分鐘走神半小時,完全養不成自覺學習的習慣。

「孩子上網課,家長的焦慮也不小。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在這段時間能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和狀態,可是結果大多不盡人意。」彭東梅說,由於中小學生正處於似懂非懂的年紀,疫情期間,他們基本上會24小時和家長在一起,一切聽從家長的安排,所以心理上處於壓抑的狀態,需要情緒的釋放。

所以,家長在穩定自己的情緒的同時,要理解孩子,用充滿愛的親子關係幫助他解壓。「情緒的宣洩要靠身體動起來,可以通過一些遊戲、聊天、參與家務等方式,讓孩子釋放內心的能量,同時不斷給予鼓勵。」

網課時代,孩子「黏」手機怎麼辦?盤他!

對於孩子貪玩電子遊戲的現象,彭冬梅認為,家長阻擋不了未來網絡世界對孩子的吸引,有時孩子玩遊戲是需要與同齡夥伴們建立共同話題。家長要接受這個行為,但同時要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計劃。

她指出,要告訴孩子制定時間計劃並非認為他們會不自覺,而是從關心的角度出發,幫助孩子疏導情緒有這樣五個步驟:

第1步:多問問孩子的感受;

第2步:給建議時,將「你應該」替換為「你可以試試這樣做也許會更好」;

第3步:鼓勵孩子表達負面情緒;

第4步:當孩子不願說話時,多用肢體語言或者留小紙條的方式安慰鼓勵一下;

第5步:鼓勵孩子做家務或做運動時,多使用遊戲的方式帶動他參與。


用愛建立真正的自律

網課的形式屬於老師講,學生被動聽。對於培養孩子自律性,彭冬梅表示,對於中小學生而言,做到自律有一定難度,他們的自律能力首先建立在他律的基礎上,先由他人來要求,隨著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越來越成熟,慢慢地不需要別人來監督。但有時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雖然能自律,卻還是無法按時完成學習,這裡需要的就是意志力。

一個人意志品質強其實不完全靠個人,而是建立在情感的基礎上,需要家長為孩子注入心理營養。「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跟老師、同學建立情感聯繫,讓孩子向老師發微信彙報哪裡學會了或哪裡沒學會,或向老師表揚孩子。」彭冬梅稱,讓孩子在溫暖的動力下,真正建立成熟的自律,才能促進他認真完成學業。

有些家長因為復工,照顧孩子的重任就落在了家中老人的身上。對於隔代教育,彭冬梅強調,即使不是線上教學,也不提倡把孩子的學習任務交給家中長輩。

「隔代教育會對孩子的學習效果有影響,同時,老人由於對電子設備操作的不熟練,也會產生壓力。所以我們要跟孩子建立信任,傳遞出相信孩子自己可以上好網課。家中長輩只需在飲食、生活上對孩子照顧即可。」



文:郭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_3wrYnEBnkjnB-0zWY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