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收房記:兩年前捧著12萬到泰國買房,我做對了嗎?

2020-02-07     住杭房產


PART 1


翻開泰國房產證時,我真的一臉蒙圈。


神秘的大鵬金翅鳥國徽,蝌蚪般難以辨認的泰文,讓人眼花繚亂。唯一能辨識的,就是落款處自己的簽名。


它以白紙黑字的方式宣告,我們在2700公里外的曼谷,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一旁的吳先生關注點卻特別奇葩,瘋狂吐槽灰溜溜的泰國房產證太樸素,不能和國內的大紅本一起擺拍發朋友圈。「有什麼好曬的?不就一套小破單間嗎!」我忍不住飛了他一個白眼。


泰國「簡陋」的房產證


我沒有誇張。房子真的不大,只是一套23㎡的studio。不過這也是我們下單最重要的原因——總價便宜啊。


這套房在2018年8月買入,連稅費總價只要58萬人民幣。外國人在泰國買房,首付只要20%,尾款交房時付清。相當於我們只捧著12萬,就漂洋過海來買房了


所以當七大姑八大姨一臉關切地問我,為什麼大老遠跑泰國買房時,我都會一臉真誠地回答:因為窮。


這也不是誇張。我們算過,當時拿著我們的12萬閒錢,在杭州連個酒店式公寓都摸不到。即便兩年後存到了60萬,在杭州樓市的選擇餘地可能也不多(因為我們是二套)。


我和吳先生也都比較佛系,從來不指望炒房暴富,只想能把每年存的閒錢好好利用一下。看來看去,只有泰國是我們的Mr right。



在泰國買房,如果你做著轉手大賺一筆的炒房夢,可能會被現實一巴掌拍醒。因為泰國的房子雖然一直在漲,但和其他國家一樣,很難像中國房價一樣動不動就暴擊。


有人做過統計,泰國房價過去十年累計漲幅是55%,可能杭州一年的漲幅就能輕鬆碾壓它


但是,泰國房子也有一個指標可以吊打國內,那就是租售比。


在曼谷,每年租金回報一般能到5%以上,高的可以衝到8%。這是什麼概念?在杭州,無論住宅還是酒店式公寓,主流租售比只有2-3%。


這也意味著曼谷的房子,特別適合作為一個細水長流的存錢罐,可以跑贏國內不少理財產品。


再加上是永久產權,可以「世襲罔替」,讓人很有安全感。吳先生早已編好了一個白日夢:等將來女兒出嫁時,就掏出曼谷房產證做嫁妝,告訴她「房子恆久遠,一套永流傳」……


PART 2


因為房子是以泰銖結算,所以除了房價和租金,這套房子還有一個隱藏的資產屬性,那就是匯率。


很幸運的是,我們買入後這兩年,泰銖一路走高,去年還是亞洲增值最快的貨幣。前年我們買房時,人民幣兌泰銖還是1:5,現在已經變成了1:4.5。


也就是說,僅從匯率來看,這套房子就增值了10%


這是一堂最生動的經濟課。就連工科畢業的吳先生,現在也開始張口「資產配置」,閉口「風險對沖」,簡直薛兆豐附體。


這套房的另一個隱藏彩蛋是,曼谷和香港一樣,房子都按套內面積算


23㎡戶型圖


所以我那套23㎡,實際可用面積相當於杭州的30㎡,功能空間也是一應俱全。有臥室、廚房、獨立衛生間,靠窗還有一塊小小的會客區,和曼谷香格里拉豪華房的格局很像。


因為面積有限,所以它的廚房和國內酒店式公寓一樣,是開放式的。


這也是曼谷的主流模式。當地的朋友告訴我,因曼谷是全球聞名的「堵城」,所以在市中心上班的泰國人,通常有兩套房子。


一套是郊區的大House,主要周末居住。平時上班就住市中心的小公寓,面積通常也就30-50㎡。他們也不喜歡買汰燒,通常都靠外賣解決。


所以在曼谷大街上,到處都是Line Man、Grab Food的外賣小哥,和國內一樣壯觀。


不過曼谷市中心的房子雖然小,但公共配套都很完善,比如泳池基本都是標配。這其實很不容易,要知道泰國土地是私有制,所以很難像國內這樣出現大面積的凈地。


曼谷高高低低的天際線


所以在曼谷,你會看到很多商品房,都是孤零零的一幢「牙籤樓」,屹立在一大片低矮的「老破小」中間,感覺像走錯了片場。


我買的是曼谷少有的成規模「社區型」小區。一共8棟住宅,拿了8000多㎡做公共配套。


內部有50米標準泳池、家庭影院、BBQ區、單車俱樂部、有機農場、24小時共享辦公區、籃球場、圖書館、健身房……從配套的完整度來看,很像杭州市郊的藍綠小鎮。


除了功能完備,它比國內的社區配套更智能化和國際化。


樓盤中自帶的泳池和共享辦公區


比如每個功能空間都實現無人化管理,可以直接通過手機App預定,開放時間從早上6點一直持續到晚上12點,可以說是「超長待機」。


當然,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個小區的物業費要55泰銖/㎡/月,相當於12塊人民幣。吳先生聽聞後馬上黑人震驚臉:「比武林壹號還貴!」


好在,我們房子的面積小,每月也只要270元。從性價比來看,還是非常划算的。


PART 3


收房後,我們面對的首要問題是:怎麼把它租出去?


之前,我們也做了很多功課。如果全程自己操辦,月租大概可以到2600-2700元。但一想到管理半徑要近3000公里,直接把我們勸退了,成本太高了!


將來租客要是說房間漏水了,難道我們要坐4小時飛機去幫他修水龍頭嗎?所以最後,我們一致決定找第三方管家來打理。


好在,曼穀類似的產業鏈已非常成熟。我們委託的機構,專門收房運營連鎖民宿。給我們開出的條件是:租約一次性簽五年,每年我們有12天居住權


因為他們在日本、澳大利亞都有房源,所以居住權可跨國兌換,也就是現在很流行的分時度假模式。



簽約期間,每月租金保底11000泰銖,相當於2500元人民幣。


這麼一算,租金回報率其實也有5.2%。雖然每個月虧了一兩百,但接下來5年都可以安心在家當包租婆,假期還可到處去浪,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在曼谷,這樣的小戶型出租還是非常容易的。


首先,曼谷的房子都是精裝交付,而且通常還包含軟裝。我的房子交付時不僅有空調,還自帶床、床墊、床頭櫃、衣櫃、沙發、電視櫃,基本可以拎包入住,只需再配一些簡單家電即可。


其次,曼谷人口有1000多萬,而整個泰國也才6000多萬,相當於集中了全國六分之一人口。曼谷人口中,外國人占比還了超過25%,租房需求自然居高不下。


曼谷區域示意圖


整個曼谷目前也在全面開發,興起了不少新區。我們所在的Rama9區,就是曼谷新崛起的一個CBD,也是中國大使館的所在,華人隨處可見。


根據泰國政府的規定,每棟住宅樓中,外國人購買面積不能超過49%,另外51%必須賣給泰國人或泰國公司


所以走在小區里,可以碰到口音各異的中國同胞、皮膚黝黑的泰國人、趴在躺椅上曬日光浴的比基尼金髮美女、騎單車的白人帥哥……


每次路過泳池,看著不同膚色的人在裡面嬉水玩鬧,會有種活在美劇里的夢幻感。 這才是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啊!


PART 4


從收房到簽完租約,第一次跨國置業,一切都比想像順利得多。


原本腦補的什麼爛尾、遇坑等種種悲慘畫面,都沒有發生。這也讓我們對曼谷這個城市,更多了幾分好感。


其實選擇買在曼谷,很大程度也源自我和吳先生對它的鐘愛。


雖然這裡不像紐約香港,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混雜的天際線,有時甚至讓你覺得有點「村」。但也正是這種混雜,讓曼谷充滿生機


堆著各種美食的路邊攤、充斥大街小巷的馬殺雞店、讓人逛到爆肝的夜市……充滿讓你忍不住參與其中的魅惑。


曼谷有種難以拒絕的魅力


因為大多信仰佛教,泰國人也特別溫和熱情。不像在紐約倫敦,人人長著一張「生人勿近」的撲克臉。


所以隨著泰國推出落地簽,去年赴泰旅遊的中國人已飆升至3900萬人次。


中國人也取代日本、韓國和俄羅斯人,成為泰國買房的主力軍。


除了像我們這樣的「出租流」,大家的購買理由五花八門。比如,有人選擇到這裡養老。泰國法律規定,50歲或以上的外國人,可以獲得長期居留養老退休簽證


曼谷的醫療條件也非常國際化,很多高端私立醫院,會配備專業的中文指導員,提供星級酒店式服務。


曼谷哈羅國際學校


也有人選擇送孩子到曼谷讀國際學校。因為外國常駐人口多,曼谷集中了東南亞近四分之一的國際學校。不僅很純正,學費還比國內便宜三分之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開頭我說的,因為大家買得起。比如到現在,只要花70-90萬,還能在曼谷天鐵Sukhumvit Line(素坤逸線)沿線,淘到不少房子


於我而言,這次泰國置業不僅是一次資產配置,也是生活的一次延伸。


我在遙遠的異國有了另外一個家,可以隨時到訪,這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它將成為我的療愈之地,我在杭州積累的壓力、焦慮與壞情緒,可以在那裡被釋放、撫平。


普魯斯特在《追憶似水年華》里說,要永遠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這套小小的房子,就是我的那片天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bERI3AB3uTiws8K_L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