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軍、田惠敏:推出養老服務新政 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2019-10-08     中國發展50人智庫

《與改革同行》系列39(2019年9月23日—9月29日)

引 言

2019年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10個方面政策舉措。這對於強化體育產業要素保障,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熱情,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上海正式啟動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一、主要文件

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建設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加快推進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高標準高質量發展。(2019年9月16日)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19年9月17日)

國務院印發《關於調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目錄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決定》。(2019年9月18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2019年9月19日)

專欄:《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政策解讀

2019年9月19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會議,正式啟動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根據《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到2022年,上海市將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形成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國資布局。2019年9月5日,《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一、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背景情況

近年來,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取得了積極進展,為本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迫切需要在更大範圍、更廣空間、更大力度推進國資國企改革。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推動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的突破,本市將在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支持指導下,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

二、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目的意義

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將堅持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法治化導向,全方位探索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全區域營造有利於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生態環境,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國資改革和國企改革相互聯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推動國資國企成為落實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引擎,成為推動上海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三、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任務目標

《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上海市將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形成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國資布局,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領導作用,構建符合市場規律的企業經營機制,基本完成競爭類企業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將一批企業集團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或領先國內同行業的知名品牌。

四、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主要舉措

《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共提出7個方面26條改革舉措,概括為「七個著力」。一是著力完善國資管理體制。重點是開展國資監管機構、國資投資運營公司、國有企業聯動改革,優化調整國資監管機構職能,修訂權責清單。加強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運作,採取股權注入、資本運作、收益投資等模式,服務國家戰略、城市發展和國企改革。二是著力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是推動競爭類企業基本實現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其他類型企業競爭性業務上市發展。淡化資本的區域、層級和所有制屬性,實施橫向聯合、縱向整合以及專業化重組。深入推進員工持股,擴大試點範圍,適度調整有關交易限制和持股比例。三是著力激發企業內生動力。重點是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在創投企業市場化運作、科技成果分享、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長效激勵約束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全面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在總結前期試點經驗基礎上,深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薪酬制度改革,探索更符合上海實際的薪酬分配製度。四是著力優化國資布局結構。重點是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和區域協調發展,開展國際化經營,加強與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重點區域合作,發揮國有企業在國家和城市發展戰略中的主力軍作用。主動服務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名品、名企、名家、名園。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五是著力完善公司治理。重點是全面落實董事會和專門委員會職權,競爭類企業全部建立外部董事占多數的董事會,深化「外派內設、內外結合」的監事會制度。拓寬外部董事來源渠道,試點退出現職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擔任市管國有企業外部董事。六是著力加強黨的領導。重點是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建立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深入推動企業修訂完善黨委議事規則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完善企業領導人員管理體制,培育優秀企業家隊伍,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樹立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共同體」觀念,進一步壓實從嚴治黨責任。七是著力加強統籌協調推進。重點是爭取國家相關稅收政策在上海先行先試,完善市場主體重組和退出機制,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五、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工作保障

《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提出三條工作保障,主要包括加強組織領導、深化央地合作、營造改革氛圍三個方面。

二、重大事件

中國工商銀行倫敦分行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6億英鎊債券。這是中資銀行發行的首筆英鎊債券。(2019年9月16日)

工信部與全國工商聯深化部際合作機制,旨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進一步深化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全國工商聯的工作聯繫,共同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和民營企業參與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及關鍵領域自主創新等工作。(2019年9月16日)

中美雙方經貿團隊在華盛頓舉行副部級磋商。(2019年9月19—20日)

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上海國資國企改革工作會議,正式啟動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根據《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到2022年,上海市將在國資國企改革發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系列成果,建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形成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國資布局。(2019年9月20日)

第16屆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框架下的中國——東協商界領袖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2019年9月21日)

三、精彩觀點

《人民日報》刊發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務鋒《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的文章。文章提出,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強化政府儲備公共產品屬性,明確釐清並嚴格落實承儲主體職能定位和主體責任。牢記「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擔當,「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要在毫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紮實開展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切實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中央事權糧食政策執行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情況考核,積極落實各級政府儲備和社會責任儲備,加快構建現代化糧食產業體系和糧食「產購儲加銷」安全保障協同聯動機制,堅決守住管好「天下糧倉」。(2019年9月19日)

四、最新進展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8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顯示,2019年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96億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00628億元,同比增長5.5%,增速比1-7月回落0.2個百分點。(2019年9月16日)

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1-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9個國家和地區的465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4930.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2019年9月17日)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近4000家醫養結合機構,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建立簽約合作關係的超過2萬家。(2019年9月17日)

第七屆金磚國家科技創新部長級會議在巴西坎皮納斯市舉行。本次會議就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政策和優先發展領域的進展、科技創新框架計劃等議題進行討論,並發表了《坎皮納斯宣言》和《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工作計劃(2019—2022年)》。(2019年9月20日)

河南是農業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2013年新一輪建檔立卡之初,河南省有53個貧困縣,698萬農村貧困人口,貧困人口總量居全國第3位,脫貧任務繁重。如今,河南已實現582.4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39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8.79%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1.21%,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去年達到11911元。(2019年9月22日)

中國慈善聯合會日前在第七屆深圳慈展會上發布《2018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內地全年捐贈款物1439.15億元。由於抗癌藥品捐贈減少,我國內地捐贈總額較2017年小幅下降4.05%,捐贈額占GDP總量比例為0.16%,人均捐贈103.14元,但現金捐贈總額突破1000億元,創歷史新高。(2019年9月22日)

五、熱點述評

【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體育是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標誌,是綜合國力和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體育產業是民生產業、綠色產業,也是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體育在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弘揚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已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人民群眾在這方面的意願和需求不斷提升,體育健身和體育消費潛力巨大。2014年10月20日,國務院頒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46號文」),我國體育產業也由此展開了一輪快速增長。46號文發布5周年以來,我國體育產業增加值保持了高速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居民體育參與和體育消費水平也在快速提高。2019年9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對體育強國建設進行了系統設計和統籌安排。

然而,稅費政策落地、體育用地的規劃與使用、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成為許多體育產業從業者進一步拓展業務的瓶頸。為解決上述問題,2019年9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10個方面政策舉措。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釋放發展潛能。二是完善產業政策,優化發展環境。三是促進體育消費,增強發展動力。四是建設場地設施,增加要素供給。五是加強平台支持,壯大市場主體。六是改善產業結構,豐富產品供給。七是優化產業布局,促進協調發展。八是實施「體育+」行動,促進融合發展。九是強化示範引領,打造發展載體。十是夯實產業基礎,提高服務水平。要加強體育產業人才培養,完善體育產業統計體系。

此次《意見》的出台,對於強化體育產業要素保障,激發市場活力和消費熱情,推動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人民日報圖文資料庫[EB/OL],2019-09-16/2019-09-22.

[2]經濟參考報圖文資料庫[EB/OL],2019-09-16/2019-09-20.

[3]中國證券報圖文資料庫[EB/OL] ,2019-09-16/2019-09-22.

[4]新華每日電訊圖文資料庫[EB/OL],2019-09-16/2019-09-22.

[5]《上海市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的實施方案》政策解讀,上海市人民政府網[EB/OL].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41893/nw42228/u21aw1400555.html.

[6]上海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正式啟動[N].中國證券報,2019-09-20.

[7]工信部與全國工商聯深化部際合作機制[N].人民郵電報,2019-09-18.

[8]張務鋒.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任[N].人民日報,2019-09-19.

[9]短評:體育產業發展,高質量是關鍵,新華網[EB/OL].http://sports.xinhuanet.com/c/2019-09/18/c_1125010652.htm.

[10]張宇賢,魏琪嘉.政策精準發力,體育產業大有可為. 華奧星空網[EB/OL]. http://www.sports.cn/yjsy/2019/0923/290937.html.

[11]國辦印發的這份《意見》為體育產業發展降下「及時雨」,澎湃新聞網[EB/OL].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483517.

作者簡介

李佐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導,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吳敬璉教授

田惠敏: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副研究員,經濟學博士,先後師從張培剛教授、厲以寧教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0xgqW0BMH2_cNUgZt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