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分析在新冠病毒肺炎臨床診斷中的價值問題解答

2020-02-18     檢驗視界網

作者:陳海

問題解答:為什麼在最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中將血氣分析作為重要的檢驗項目,它的臨床價值和在檢驗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呢?

答:血氣分析是指應用血氣分析儀,通過測定人體血液中的離子濃度與血液中溶解的氣體,來了解呼吸功能與酸鹼平衡狀態。血氣分析作為臨床重要的診斷與治療監測手段,在檢驗、重症、急診、麻醉等科室廣泛使用。

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肺炎重型患者與危重型患者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症,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因此血氣分析在新冠肺炎患者危重程度分級及治療監測有重要意義。

經過臨床一線工作人員經驗總結,部分合併有相關併發症病毒感染的病人建議診斷為重症病例,收入ICU進行治療。主要包括合併呼吸衰竭(動脈血氧分壓(PaO2)<8.0Kpa(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7Kpa(50mmHg))、合併有急性呼吸窘迫症(輕度 200 mmHg

同時,重症患者採用呼吸支持(有創/無創)與肺部功能監測時需要密切監控血氣檢測結果,作為臨床支持與診療的依據。

目前屢有報道發現檢驗中存在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對臨床血氣操作人員與檢驗科專業檢驗人員造成嚴重的生物安全威脅。

血氣分析作為床旁(POCT)檢測,在進行血氣檢測時要注意嚴格按照院感要求進行防護,按照《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第二版)》規定進行防護。對於全血的標本,如果開放的,存在風險。因此在檢測時儘量採用封閉性進樣與檢測的血氣分析設備,儘量避免在滴樣、進樣針外露、進樣後進樣管路開放等導致的氣溶膠的產生與逸散,造成實驗室污染現象。

來源:《臨床實驗室》2020年第2期「新冠病毒」專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prQWHABjYh_GJGVQW4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