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瞬之間,5月21日「大噸小標」事件已過去半年,在這半年時間裡,「藍牌自重達標」一直是輕卡行業的主旋律。
各種藍牌車型上市活動也在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市場上藍牌輕卡車型已經非常豐富了,卡友們選擇空間較大,市場上主銷車型能夠滿足我們標載及中載需求。
另外,雖然各輕卡廠家盡最大努力去降低車型自重,但車型降重總會遇到天花板,所以也有輕卡廠家也開發了多款長軸距黃牌車型,以備不時之需。經過半年時間的努力,整車輕量化有了較好的成果,藍牌車型主要降重措施可以分為四個方面。
發動機輕量化及小排量化、車架小平台化、車型配置標準化及輕量化、貨箱輕量化,一起來了解下。
一、發動機輕量化及小排量化
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零部件,輕卡搭載的發動機自重一般在200-400kg之間,重量占整車自重的10%左右,對整車降重影響較大。
所以在整車其它零部件進行降重時,發動機也同時進行輕量化設計,發動機輕量化主要通過零部件輕量化和結構優化實現的,通過大量使用鑄鋁、注塑件減輕零部件自重,以及通過去除多餘材料、減少設計冗餘,使設計更精細。
整車的承載能力是由底盤各零部件決定的,在整車輕量化大背景下,合規藍牌產品載重極限在5t左右,廠家在藍牌車型宣傳時也不再承諾更大的承載性能。
在整車載重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大排量發動機動力性能富餘,小排量發動機已經能夠滿足使用需求(新一代技術四缸十六氣門發動機功率和扭矩大幅提升,小排量發動機性能與經典的大排量發動機相當)。
綜合考慮用戶使用需求、發動機重量、發動機成本等因素,發動機必然向小排量化發展,各輕卡廠家也積極開發推廣小排量動力車型。
根據保險數據統計,5-10月銷售的藍牌車型中小排量發動機份額增長11%,主要以全柴4A2、全柴4B2、雲內D25、濰柴WP2.3等發動機為主,大排量發動機份額下降14%,發動機小排量化趨勢非常明顯。
且近幾月市場上銷售的大排量發動機車型基本上為庫存車型,暫無廠家推出大排量發動機藍牌車型。
二、車架小平台化
車架是車輛承載性能的關鍵零部件,由於近幾年「十噸王」之類的重載版車型非常流行,從銷量和市場份額來看,「大噸小標」事件前重載版車型銷量和市場份額越來越大,藍牌輕卡向大平台發展。
但隨著「大噸小標」事件的全面爆發,重載版車型立即由香餑餑變成無人問津,各輕卡廠家立即掉頭開發自重達標的小平台車架。
最近上市的車型基本上也都是小平台車架產品,至於之前的重載版車型,輕卡廠家不會再生產,經銷商也不會再訂貨,市場上賣一台少一台,藍牌輕卡車架小平台化是必然發展趨勢。
三、配置標準化、輕量化
輪胎、前後橋是決定一輛車型承載能力的關鍵因素,藍牌「十噸王」重載版車型使用的輪胎均為8.25R16輪胎,後橋也是能做多大做多大。
最大有8噸級後橋的藍牌車型,「大噸小標」事件爆發後,自重要求基本限定了藍牌車型的配置,大輪胎、大噸位後橋等配置已成為歷史,藍牌車型輪胎基本為7.00R16、7.50R16輪胎,完全放棄了8.25R16輪胎。
另外後橋也僅做到5噸級,藍牌車型配置更標準、更統一。
整車輕量化是一個全面瘦身的過程,能夠降重的配置都會進行輕量化開發,使用鋁合金材料是配置輕量化的一個重要措施。
藍牌車型開發了鋁合金輪輞、鋁殼變速箱、鋁合金油箱、鋁合金防護、鋁合金儲氣筒等輕量化配置,大幅降低了整車自重,為「降重不降性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四、貨箱輕量化
對於卡車用戶來講,車輛貨箱至關重要,貨箱直接接觸運輸的貨物,其品質的優劣直接決定著貨物的安全性,部分輕卡廠家為保障整車的品質,開發了原廠貨箱,例如慶鈴、江鈴、江淮都有原廠貨箱,貨箱品質更高、一致性也更好。
4.2m藍牌輕卡車型欄板貨箱自重一般在300-500kg之間,廂式、倉柵式貨箱自重一般在600-800kg之間,貨箱自重占比在20%-30%之間,可以說是整車自重最大的一部分。
所以貨箱輕量化必不可少,總結髮現各輕卡廠家上市的輕量化貨箱基本以使用輕量化材料為主,例如鐵鋁貨廂、全鋁貨廂、復合板貨廂、高強鋼貨箱等,貨箱降重最大可達到300kg,降幅非常大。
隨著藍牌輕卡市場越來越規範,輕量化配置及措施也會越來越普及,但市場上藍牌車型的承載能力肯定會有所下降,這也是用戶、廠家、法規三方博弈的結果。卡友們若有其它想法,歡迎留言交流。(文/卡家號:風和日麗)
【卡車之家客戶端下載】看最新卡車資訊,APP市場搜索「卡車之家」,客戶端閱讀體驗更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YZMuCW8BMH2_cNUgbpf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