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我幫老樹寫了大牛灣的第一家店,把這家台灣小吃店,寫火了。
短短一年時間,老樹連開三家大牛灣。
剛寫完「國際飯店的黃金一代」,突然老樹發來微信:第四家店已在試營業,請我去點評。
這老樹,擴張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約見地點,就約在老樹的第三家店——人民路恆隆店。
傍晚,我如約來到大牛灣恆隆店。店門正對恆隆,地處無錫絕對中心,生意是三家店中最好的。老樹已站在門口,微笑著迎我進門。
就在一年前,老樹湊錢開了蠡溪路上第一家店,一年後的老樹,已是四家店在手,但還是沒有一點架子:
「這次邀請您,是想讓您來看看我們的新店,品鑑一下。」
我納悶:怎麼不直接約在新店?
老樹說:新店是我女兒籌劃的。不叫大牛灣了,是家主打做車輪餅的咖啡點心店,就開在崇安寺步行街二期。
距離很近,步行即可。
崇安寺北邊有一條步行街。這是一條建在寫字樓底部的步行街,東西走向,長約一公里,東頭沒什麼人,西頭因靠近中山路熱鬧非凡,兩旁開滿了小吃、飲品、服裝店,定調年輕。
沒多遠就到了老樹新店跟前。藍色門頭鑲金邊發光字,店名「莎賓娜」,旁邊的logo畫了一人一狗。
店老闆王心妍,今年23歲,是老樹的女兒。
心妍的英文名叫Sabrina,店名「莎賓娜」乃音譯得來。
自從老樹在無錫的第一家大牛灣一炮而紅後,人手不足,便把他還在台灣會計事務所任職的夫人叫來,幫助一起打理店面。
沒過幾個月,第二家大牛灣開業。店裡需要台灣人坐鎮,老樹又拉來兒子幫襯。
結果一家人都來了無錫,就剩還在上大學的女兒心妍留在台灣,和她的愛犬「相依為命」。
現在台灣讀大學流行中途休學,可以自由選擇做自己的事情,做完再回去把書念完,或是乾脆肄業,都可以。
心妍覺得一家人都在無錫創業辦餐飲,自己心中也有很多謀劃,權衡再三後,決定休學來無錫,和家人一起打拚。
當然,一同跟來的,還有她的愛犬球球。
台灣不是疫區,寵物到大陸來不需要停留觀察,還算方便,不過球球來無錫,檢疫、麻醉、機票也用了人民幣近萬元。
老樹低語對我說:球球既然來了,就要在無錫終老一生。因為如果再回台灣,得關禁閉半年觀察,怎麼捨得?
所以門頭上畫的那一人一狗,就是心妍和球球的合影。
說了半天,嘗嘗車輪餅口味如何?心妍連忙招呼店員,下鍋幾樣招牌口味:
奶油紅豆
車輪餅在台灣就叫紅豆餅。作為基礎款型,莎賓娜的紅豆餅鬆軟多汁,甜味適中,是車輪餅的經典正宗版本。
卡士達
卡士達是奶油風味,口感細膩絲滑,在台灣必點的一款,如果你喜歡甜食千萬不可錯過!
濃香芋頭
一般芋泥很難做得好吃,但莎賓娜的芋泥口味特別香醇,吃得到芋頭的顆粒,又不過分甜膩,平淡有質感。
海龍王
價格稍高但好吃,是我偏愛的口味。龍蝦沙拉加上玉米和芝士,增加了咀嚼感,多層次的味道,豐滿味蕾。
鮪魚玉米
咸香的金槍魚,獨特風味加上玉米粒。如想嘗試別家吃不到的口味,那就選這款。
目前小店試營業期間 ,第二份半價。
篇幅受限,無法面面俱到,一共12種口味,每種都包含心妍的創意。心妍說,她還在陸續開發新的口味,藍姆葡萄、芝士嘉年華、榴槤芝士、黃金咖喱……
我嘗的幾款口味都不錯,就是感覺餅的名字起的有點土。可能台灣用語習慣不同吧。我個人最愛卡仕達和海龍王。想嘗鮮的食客,千萬別以貌取餅啊。
除了車輪餅,咖啡飲品是店裡另一賣點。
起因是心妍和家人每天都要來上一兩杯咖啡,但在無錫找不到滿意的咖啡店,乾脆就自己做。
店裡的現做研磨咖啡平價品質高,除了經典的美式、卡布、拿鐵,還另有更多元化口味的創新產品。
看著小美女一番熟練操作,幾分鐘後,一杯冰鎮拿鐵咖啡送到我面前。
趁著心妍空歇之際,我跟這位年輕的店老闆聊了起來。
老樹一家是台北人,心妍高中學的多媒體設計,之後考上台灣新北市輔仁大學,就讀哲學系。
早在台灣讀書時,心妍就曾和家人討論過,想在大陸開一家早餐店。
台灣早餐店很有特色,品種豐富,上班順路買一份卷餅、三明治、一杯咖啡或者奶茶,就能打發,十分便利。
心妍考察下來,發現大陸的市場,未必適合台灣早餐店模式,不過台灣名小吃車輪餅,倒是人見人愛。
車輪餅小店在台灣隨處可見,台灣每個學校門口,必定有賣車輪餅的。甜品屬性,也符合無錫人的嗜甜習慣。
心妍為此提前開始準備。去年6、7月份,心妍特地在台灣報了車輪餅培訓,學習製作車輪餅。
還加上了自己的創新,把麵皮加以改良,外皮酥香,即使沒法買了現吃,冷了也好吃。
心妍和三位店員的美少女組合,平均年齡21歲
餡心是車輪餅的關鍵,自己買原料熬煮是基本常識。在研發店裡最便宜的奶油紅豆車輪餅時,心妍和大家前後試了無數鍋,才確定下詳細的比例配方。
心妍說那段時間,基本上頓頓吃紅豆。
去年暑假,正值大牛灣茂業店開店。心妍來無錫,跟她哥哥一塊兒,在店裡張羅。哥哥負責後廚,心妍負責點單收銀。這也為她的莎賓娜開店迎客,積累了經驗。
店名用自己的英文名,logo和店面軟裝也都是自己設計好,再請供應商製作。雖然店小,只有十多個平方,租金卻跟恆隆對面一百多平方的大牛灣相當,十分驚人。
心妍坦誠,高昂租金確實讓她壓力倍增,但為了搶占到龐大的客流量,選址投資是必要的。
一家公司定了600隻車輪餅
心妍對於車輪餅未來計劃,還有個有意思的打算:根據預約,把客人的公司、logo、名稱等等,烙印在車輪餅上面,可以讓客戶再送給他們的客戶。
定製化logo的車輪餅(樣圖)
小店剛開半個月,無論心妍還是光顧的客人,都還處於適應期。好在市口不錯,小店正好在步行街和通往方巷岔路的T字口上。
從上午十點開門營業,到晚上九點半打烊,作為店長,心妍起早貪黑,每日如此。
聊天接近尾聲,已近夜裡九點,正好一個店員進門,手裡拎著四份盒飯進來,招呼大家吃晚飯。這些盒飯都是從大牛灣打來的。
我問心妍,你喜歡現在在做的事嗎?
心妍點點頭。
我向來對年輕人創業,持謹慎態度。許多年輕創業者,只憑一時衝動便貿然投資,無異于飛蛾撲火。
不過心妍是個例外。雖然稚氣未脫,從跟她的談話中,我能感受到她善於深思熟慮的一面,以及平衡夢想與現實的決心。
祝福這個台灣女孩,祝福她從父親那裡繼承的創業基因,從巴掌大的車輪餅開始,創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查看一怪的weixin號文章,還有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