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期做到這幾點,肚子再也不痛了

2019-09-09     上醫仁家

女性朋友們每個月都有一種特有的生理現象,那就是來「大姨媽」。

經期前後,由於內分泌波動,會影響到人體的代謝以及神經調節功能,抵抗力也會下降。這個時期內,陰道內有積血,正常酸度降低,小宮頸口開口,此時的陰道、宮頸抵抗細菌感染的能力降低。同時子宮內膜脫落會出現創面,宮腔抗感染能力下降。

因此女性朋友在月經周期內,一定要做好防護。

經期前後這些不能做

1、慎捶打腰背

2、禁性生活

3、嚴禁吃酸辣食物

4、忌飲酒

5、不宜吃太咸

6、不宜飲茶

7、不宜穿緊身褲

8、不宜吃油炸食物

9、不宜吃生冷食物

有人說,月經期間不宜吃巧克力,會加重痛經。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吃巧克力不僅不會加重痛經,還可以緩解情緒,對女生沒壞處,唯一的缺點就是,吃多了會胖!

說到月經,就不得不提伴隨而來的一種病症——痛經。調查顯示,女性的痛經發生率高達48.1%,出現嚴重痛經需臥床休息者占9.87%,出現乳房脹痛者占19.32%,有腹瀉情況者10.16%,出現便秘情況的人占5.64%。

經調查,81.2%的女性經歷過痛經,在婦科相關疾病中,痛經一直高居榜首。

正確預防與護理方法

該如何正確的預防和護理呢?給大家總結了以下幾點。

1、應給予心理安慰和疏導,解除他們的抑鬱和焦慮情緒。

2、症狀較輕患者,下腹可放置熱水袋,幫助子宮肌鬆弛。

3、適當鍛鍊可促進子宮內膜剝落,緩解子宮痙攣。

推薦:桌球、體操、慢跑等。

4、注意清潔衛生,禁止胡亂用藥,同時注意保暖。

5、不吃生冷食物,不喝冷水。

6、多補充維生素E和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維生素E能保證生殖器官機能和肌肉代謝的正常運作,高碳水化合物能幫助大腦促進五羥色胺生成,具有抗抑鬱,緩解經前緊張的作用。

經期可多食用溫經、行氣、補虛的食物,其中:

溫經食物包括紅糖、生薑、小茴香等;

行氣食物包括芹菜、薺菜、菠菜等;

補虛食物包括雞肉、豬肝、牛肝、核桃仁、大棗等。

7、按摩

用雙手的手掌根反覆揉搓腰部,拇指分別按揉肝俞穴、腎俞穴、關元穴數分鐘,再按揉命門穴,直至下腹部微微發熱後,再按揉太溪穴、三陰交

8、中成藥調理

根據類型可分為氣滯血瘀型、寒濕凝滯型、氣虛血虛型。

氣滯血瘀型可服用加味逍遙丸、得生丹進行調理。

寒濕凝滯型可服用艾附暖宮丸進行調理。

氣虛血虛型可服用婦科金丹、人參養榮丸進行調理。

經期是女性的一個特殊時期,一定要做好防護,以免造成婦科炎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PDXWG0BJleJMoPMfoo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