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復盤和不會復盤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2019-10-21     普華文化

最近湖南電視台主持人汪涵赴任省監察委的消息令眾人無不吃驚。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不僅在本領域內被廣泛認可,更將自己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成為湖南省的政協常委,任期至2023年。

提及汪涵,我們最多感受到的,是他深厚的主持功底,一直被津津樂道的是他在2015年《我是歌手》的直播事故:決賽現場,孫楠不按常理出牌,突然宣布退賽。汪涵竟能沉著應對,救場如救火,力挽狂瀾。教科書式的救場發揮,引來觀眾喝彩。

但是,汪涵剛開始畢業進入廣播圈子的時候,卻只是一個小「跟班兒」他從最底層的場工做起,雜務,燈光、音控、攝影、現場導演樣樣涉足,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從「抬桌子」慢慢到「台柱子」

汪涵剛剛開始火的時候,主持了好幾檔節目,當時有人眼紅他,說:「一個中專生,憑什麼做熱播節目的主持人,他連英語都不會講」。結果汪涵聽到這句話後沒有反駁一句話。第二天錄製節目的時候他分別用長沙話、湘潭話、株洲話、廣東話、武漢話、四川話、東北話、湘鄉話、常德話混雜在一起念稿子。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拿他的學歷說事,因為沒有哪個主持人可以像他那樣把九種方言混雜起來還講得那麼地道。

汪涵不去KTV,不去灑吧,天天躲在家裡看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開始看一直看到早上的七點。這樣堅持了有快20年了。在看書的過程中,有自己覺得好的句子就不斷的讀,對著鏡子重複的說那些話,就是為了自己在說的時候更加自然。正是這種不斷自我學習,自我復盤,不斷解決更多問題,進而實現不斷的自我成長的優秀品質,造就了今天萬人矚目的汪涵。

成長的關鍵詞是自我反思與復盤,而證明成長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復盤的本質其實也是解決問題)。而這個能力和品質,將關乎一個人成長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我將我們日常面臨一些問題的應對者進行了一個劃分,大概會有以下四類人群,我們稱為ABCD四類。

  • A類角色,我們可以稱之為小難,小難的特點很鮮明,是典型的悲觀主義者,當問題來臨的時候,小難第一反應是,失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與其讓這種丟人的場景發生,不如直接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所以,小南會不斷的告訴別人,也告訴自己,這事我做不了,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完成~當然,為了讓自己顯得不那麼失敗,小南也會有一種非常厲害的天分,他總是能找到其他人的各種毛病和問題,來證明自己不曾失敗,至少是大家都不曾成功。於是悲觀的小南走的都很「平坦」。甚至極端情況,沒有任何成長。(比如那些啃老族)
  • B類角色,我們可以稱之為小評。小評是天生的評論家,對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的看法,也喜歡將想法表達出來。當問題來臨之時,小評的第一個就跳出了事情的本身,置身事外,品頭論足。但說了很多,就是不行動。
  • C類角色,我們可以稱之為小蠻。小蠻是天生的行動派,事情來了之後,不管三七二十一,迎頭便上。給人以風風火火的印象和感受。超強的執行力總是會迎來別人很多的讚譽,但實際情況卻是,小蠻很少去思考是什麼和為什麼,經常是一猛子紮下去,不分方向的向前沖。小蠻的口頭語往往是,想那麼多,不如趕緊行動。而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小蠻的行動幾乎沒有什麼變化,依然毫無頭緒的行動。所以,小曼的生命路線,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前進,多次碰壁,依然不改,就如玻璃前的蒼蠅一般,且有可能結果是走三步,退兩步。
  • D類角色,我們可以稱為小終。我們可以稱之為問題的終結者。小中才是問題的解決專家。和小蠻一樣,小中也不認為問題是無法解決的,不同點在於,小終能夠有清晰的目標,並且能夠謹慎的去分析問題,勇敢實踐,並在每次實踐之後積極進行復盤,最終找到最優的解決方案,並且還能夠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所以,在解決完一個問題之後,就能快速的去迎接新的挑戰。每一個問題,都成為其前進的階梯。最終獲得最大化的個人價值體現。

我們來分析四類角色,如果每個人都在同一起點,能力值都為100,因為秉持得態度不同,其成長值也不相同。A(小難)以每月1%的速度成長,B(小平)和C(小蠻)以每月5%的速度成長,D(小終)以每月10%的速度成長,三年後,差距會有多大呢?

3年後,A(小難)的進步速度是143,B和C(小評和小蠻)的成長速度是579,而D(小終)的成長速度是3091,也就是說,僅僅3年,A和D之間會出現近22倍的的差異,換算成工資的話,A的價值是5000的月薪,而D的月薪是11萬,B和D之間也會出現5倍的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10年、20年之後,其差異會無止境地擴大。汪涵的20年,正是不斷前進,不斷復盤積累的20年,我們同樣,也可以通過復盤,創造屬於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

學習,從不會遲到,也從不會晚,如果你還保有對未來的渴望,如果你還不甘於平庸,那就學習一下復盤的六個主流工具以及思維模式,可以幫你不斷精進,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作者介紹

鄭強

  • 從事培訓工作超過10年。
  • 做過乙方培訓師,也做過甲方培訓負責人,先後供職於用友、美團等公司。
  • 讀過千卷書,也行過萬里路。
  • 近幾年專注於「復盤」及「教育」兩個領域。一個用來自省,一個用來育人。
  • 《復盤思維》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XM-O720BMH2_cNUg7xAs.html










別說看開點

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