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殲-10之父」,當選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9-05-23   科學巨擘

宋文驄(1930.3.26-2016.3.22),男,漢族,生於雲南省昆明市,原籍雲南大理,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航空報國金獎、國防科學技術特等獎、航空航天月桂獎終身奉獻獎獲得者,「感動中國」2009年十大人物之一,曾任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自然科學研究員,是中國著名的殲-10戰鬥機總設計師,被譽為中國「殲-10之父」。

1960年7月,宋文驄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0年2月10日,當選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1]

宋文驄是中國航空科學技術領域的優秀帶頭人,曾從事殲-8、殲-7C、殲-10飛機的研製,是中國飛機設計戰術性能氣動布局專業組創建人之一,建起了中國第一個航空電子系統研究室。2010年,當選為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早年求學

1930年3月26日(民國十九年),宋文驄出生於雲南昆明一個普通市民家庭,為家中長子,父母取小名為「泰斗」。 [5]

1935年(民囯二十四年),父親送5歲的宋文驄到學堂讀書。 [2]

1942年9月(民國三十一年),宋文驄考入雲南省立大理中學(現大理一中)。 [2]

1946年7月(民國三十五年),在大理讀完初中後,宋文驄回到了昆明。9月,宋文驄考入昆明天南中學(現昆明市西山第一中學),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進步思想,秘密參加黨的外圍組織「雲南民主青年同盟」。 [2] [6]

宋文驄參軍

1949年7月,宋文驄正式參加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成為中國人民解

年輕時的宋文驄

放軍滇桂黔邊縱隊的一名偵察員,解放後,在雲南軍區情報處擔任諜報組和偵查組組長。 [2] [5]

1950年,宋文驄加入長春空軍第二航校,成為第一期學員,並在空軍某部任飛機機械師、中隊機械長。 [5]

1951年5月,宋文驄提前畢業,成為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分配到空軍第九師27團擔任機械師。 [2]

1953年3月,由大隊政委和機務主任介紹,宋文驄加入中國共產黨 [2]

1954年8月,宋文驄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成為第三期空軍工程系飛機、發動機專業學員。 [2]

1957年,宋文驄被評為哈爾濱市勞動模範。 [2]

宋文驄飛機設計

殲10 飛機樣機方案研究(1990 年)

殲10 飛機樣機方案研究(1990 年)

1958年,宋文驄參加東風項目,分配的瀋陽112廠設計室,擔任改型飛機總體設計組組長。 [2]

1959年11月,上級將第一設計室(東風107項目設計室)和第二設計室合併,宋文驄擔任新組建設計室的總體組組長。 [2]

1960年7月,宋文驄從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瀋陽601所任設計員、專業組長。 [5]

1961年8月,新組建的國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在瀋陽誕生,宋文驄擔任氣動布局組組長。 [2]

1962到1964年間,宋文驄帶領戰術、布局專業組進行了20多種不同平面形狀和參數組合的新機方案設計研究,最後集中到兩種正常式布局方案——單發動機和雙發動機。

1964年,宋文驄力主的雙發方案獲批,成為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的超聲速殲擊機——殲-8飛機研製成功的關鍵。

1969年7月,殲-8飛機試飛成功。 [2]

1970年,宋文驄離開瀋陽,赴成都組建新的殲擊機研究所——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成都分所(成都611所)。 [3] [5]

1974年2月,宋文驄被任命為611所總體室和氣動室主任。 [2]

1980年6月,宋文驄擔任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副所長、總設計師。 [5]

1981年10月,宋文驄任中國「六五」第一個重點項目殲-7C飛機的總設計師。 [2]

宋文驄殲10研發

1982年2月16日,宋文驄參加在北京召開的新機研製方案評審

殲十研製

論證會,在會上提到世界殲擊機現狀、飛機空中格鬥能力、鴨式氣動布局等新概念,引起與會專家和部隊領導的興趣。宋文驄在第二次新殲方案論證會上介紹了新式布局的飛機模型,為第三代殲擊機殲-10的雛形。之後的兩年時間裡,經過多次論證、研究和評審,新的方案被確定為中國新一代戰機殲-10的總體方案,殲-10飛機項目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宋文驄被任命為殲-10飛機總設計師。 [3]

1984年4月26日,經過三次新殲選型會和發動機選型會的反覆研究,611所的鴨式布局被選為最終方案進行發展,殲-7C飛機完成首飛。殲-7C的研製成功,使中國跨入能完全獨立自主研製第二代殲擊機的國家行列。 [2-3]

1985年,宋文驄主持組建了中國第一個航空電子系統研究室,突破數字綜合航空電子系統的國內研究空白。完成了國內從未設計過的腹部進氣道、國內獨一無二的水泡式座艙,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系統鐵鳥試驗台,國內第一個高度綜合化航電武器系統動態模擬綜合試驗台設計等。 [7]

1989年7月,宋文驄在廠所結合時任成都飛機工業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總設計師。 [5]

1998年3月23日,殲-10飛機成功實現首飛,在首飛完成後,宋文驄特意將自己的生日改為了3月23日。

2001年,宋文驄等人在《中國工程科學》08期發表了著名的《一

1998年,殲10飛機01架首飛

種小展弦比高升力飛機的氣動布局研究》論文,為全新一代戰鬥機的預研工作起到了開創性的重要作用,文中所提出的氣動布局方案奠定殲-20隱身戰鬥機的基礎。 [2]

2003年,宋文驄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3月10日,殲-10飛機正式交付空軍。 [5]

2004年4月13日,殲10飛機最終通過國家航定委的設計定型審查。7月,宋文驄任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首席專家。 [5]

2006年10月30日,在珠海舉辦的第二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上,榮獲終身奉獻獎。 [3]

2010年2月10日,「感動中國」2009年度人物評選揭曉,宋文驄當選2009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1]

2016年3月22日13時10分,宋文驄因病在北京301醫院逝世離世,享年86歲。 [5] [8]

2016年3月26日上午10點,宋文驄同志告別儀式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