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著名數學家,中國群表示論的奠基人

2019-06-01   科學巨擘

段學復( 1914.7.29-2005.2.6),陝西華州(今渭南市華州區)人,數學家, [1] 中國群表示論的奠基人。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1年(民國三十年)獲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碩士學位,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1959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2]

段學復長期從事代數學的研究,在有限群的模表示理論、代數李群、有限p群、群論與組合數學的應用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3] 在有限群的模表示論,特別是指標塊及其在有限單群和有限線性群構造研究中的應用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在代數李群方面與國外學者合作完成了早期奠基性工作。在中國開闢了代數學群論等研究領域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研究群體。在數學應用於國防科研和國防建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1914年(民國三年)7月29日,段學復出生在陝西華州(今渭南市華州區)。 [4]

段學復

1917年(民國六年),段學復隨父母定居北京。10歲之前,段學復一直在家由父親教語文,從認方塊字起,直到讀一些經史書籍。 [2]

1924年(民國十三年)秋,段學復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讀高小一年級。第二年又跳級考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26年(民國十五年)暑假後,他因病休學一年。在中學的後五年中,他一直是在成績優異、身體瘦弱的狀態下度過的。 [3] [5]

1929年(民國十五年)秋,段學復考入了北京師範大學附中的高中理科班。 [2]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高中畢業後段學復考入了清華大學數學系(當時稱為「算學系」)。 [3]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段學復畢業於清華大學獲得理學士學位,畢業留校任助教。 [6]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7月29日,與母親一起離開北平到西安,住在叔父家中。當年10月他來到由北大、清華和南開大學聯合組成的長沙臨時大學工作。 [2]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段學復到達昆明,在西南聯大一清華大學任教。 [2-3]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上半年,段學復考取了留英公費生。 [2]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9月,到達加拿大,進入多倫多大學。 [3]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3] [6]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5月底,段學復由普林斯頓西行,先後向阿廷、布饒爾等老師辭行,於7月間從舊金山乘船到達上海。10月,任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代理清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職務。 [2] [6]

左二施祥林,左四段學復

1950-1952年,參加了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籌建工作。 [2] 1952年起,在北京大學數學系任教。 [6]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6]

1956年,參加了國家「十二年科學遠景規劃」等全國科學規劃及數學學科規劃的制定和名詞審定工作,參加了教育部和高教部的科研規劃、教學計劃的制定以及教材編審工作。 [2-3]

1959年,夏天做直腸癌切除手術。 [3]

1960-1966年,段學復還兼任北京電視大學數學系主任,兩次參加北京市中學生數學競賽工作,寫文章、作報告,並撰寫了《對稱》一書,為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付出了心血。 [3] 1981年上半年,段學復主動辭去了北京大學數學系主任的職務。 [2]

1982年,段學復主持中國數學會第一屆全國代數學學術交流會。 [2]

1984年,主持北京國際群論討論會,並主編了《會議論文集》。 [2]

1988年,參加編寫《高等代數》。 [2]

2005年2月6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