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缺乏運動的孩子,長大什麼樣?

2019-06-26     兒童感統訓練



在中國,每一個孩子,不論出身如何,都有一個鯉魚跳龍門的機會,叫做高考。高考考什麼?語數英、理綜、文綜!完成這一切,只要坐在考場動筆就可以了!所以,有非常多的家長怎麼想?「我孩子只要學習好就ok了!」「我孩子只要考分數就萬事大吉了!」

所以,目之所及處——

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已經有家長費心盡力教數數背古詩;

孩子上了幼兒園,又有大量的認字算術,即便國家一再強調幼兒園孩子不適合學認字兒,奈何老師經不起太多家長,特別是一些對孩子未來充滿焦慮的家長軟磨硬泡,還是會給孩子們安排很多靜坐學習的時間;

再說小初高,那更是一切為學習讓道的階段。為了成績,很多學校的體育課音樂課成了擺設,很多家長勒緊褲腰帶也要把孩子送進一小時動輒幾百塊的補習班!

然而,孩子的成績提升了嗎?被學習壓得喘不上氣的他們,一定能贏在高考,成為人生贏家嗎?

三個字,「不一定!」甚至可以說「一定不!」

為什麼?



因為從小被限制在桌椅之間,靜坐太久,缺乏豐富多樣的體能運動就是這樣的結果!因為人的一切智力活動都依賴神經系統的複雜運作,而神經系統的發展從本質上講又依賴豐富、多元的感覺刺激!這樣的感覺刺激從哪來?當然不可能從原地不動,或簡單的幾點一線的活動中來,只有孩子到各種不同的環境場景中,進行大量的攀爬滾蹦跳、站臥行走立的活動,獲得豐富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感覺刺激,才能實現大腦神經元的連結與神經網絡的複雜化,實現大腦功能發展的最大化!

不止學習受影響,從小缺乏運動的孩子,還可能有以下多項能力不足:

1、體態不佳

嬰兒時期的抬頭、俯趴、爬行都是在訓練頸部、肩部、腰部肌肉群。如果成長早期缺乏這些鍛鍊,那麼到兒童期,他的坐姿、站姿都可能不佳。比如小小年紀就駝背、站沒站相、身體疲憊等。一個人的體態如何,精神面貌如何,常常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孩子從小體態不佳,即使順利通過高考,走入高等學府,那麼他在走向工作崗位或其他需要表現自我的場合時,也可能會受挫!

2、專注力差

運動缺乏,也容易導致兒童肌肉耐力不佳。坐一會兒,累了!站一會兒,累了!大腦要一直忙於控制和調整身體姿勢,專注力當然也會受影響!專注力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前提之一。沒有良好的專注力,孩子容易分心走神,學習效率必將大打折扣!

3.閱讀書寫障礙

運動的過程就是身體運用的過程,通過搖擺、平衡、旋轉等空間方位變換之類的運動可以刺激前庭覺,而前庭系統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視覺空間感,視覺空間感又最終會影響到孩子的閱讀和書寫能力。想一想,閱讀和書寫,在孩子的學習生涯扮演著多麼重要的角色?

4.數學邏輯性差

嬰兒期的爬行,幼兒期的爬高上低,兒童期的瘋跑蹦跳,可以增強孩子的空間感、方位感、視覺記憶力等,這些都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如果父母的過度保護和行為限制以及為他安排大量的靜坐學習占用了他的遊戲活動時間,當然就會影響到以上諸多方面,從而讓孩子在日後嘗盡數學邏輯性差的苦頭!



5.語言表達能力差

沒有與同齡玩伴的大量交流互動,只是長時間靜坐學習的孩子 ,語言表達能力一定好不到哪兒去!而這項能力對於孩子實現自我價值的影響應該不必再過多贅述。

6.社交情感發展受影響

兒童的生理髮展早於心理發展,生理髮展對於心理的發展也起著決定的因素。現實生活中,有些成人膽小、固執偏見,有可能是由於嬰兒時期的原始反射——驚嚇反射未被抑制而引起的。而有些朋友總是行動魯莽、人際關係處理不佳,也許是因為早期運動的缺乏導致內耳前庭功能遲鈍所致。

以上六點,只是缺乏運動容易對孩子造成的影響舉例,實際生活中,缺乏運動的影響遠不止如此,比如孩子的身體素質也可能會比較差,孩子的身體協調性、靈活性也可能不佳,進而導致他在進行一些生活自理類、操作類、集體表演類的活動中表現較差,影響自信心等。

所以,在高考分數出來之際,小編再次故話重提,強調運動的重要性,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對學習和運動有清晰認知,為孩子做真正科學合理的未來規劃!

- The End -

由此進入老岳課程店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WOsnFGwBmyVoG_1Zc2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