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遍上海頂級豪宅 20年漲了35倍

2019-07-13     房大牛

1998年,一紙文件

廢除了延續數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

中國人從此走上了買買買房的不歸路……

20年,魔都人民的年平均工資

從12590元到93984元,漲了7.5倍;

20年,魔都商品住宅平均價格

從3176元/㎡,到53400元/㎡,漲了16.8倍!

而魔都的豪宅最高價,就更了不得了了:

從1萬元/㎡到35萬元/㎡,足足漲了35倍!

上海「第一豪宅」換了一批又一批,

魔都20年的豪宅發展史,

幾乎就是刷新房價房價被刷新的過程,

看完之後只能感慨:上海有錢人也太多了吧!

1999年

仁恆濱江園,1萬元/㎡的精裝修住宅

1999年,可謂是商品住宅發展的始點,商品房開始獲得了更多人的關注。但那些所謂的「豪宅」,還只是金字塔尖上一小部分人(而且大部分是境外人士)的「奢侈享受」,和普通人並沒什麼關係。

上海最早的精裝修公寓之一,也是首家通過國家建設部3A級住宅性能認定的小區——仁恆濱江園,就是在這個時候誕生的。當時上海住宅平均價格約3100元/㎡左右,仁恆濱江園的均價卻達到了近1萬元/㎡。

不過當時仁恆濱江園的產品在戶型、裝修等方面都屬於新加坡「組屋」(工薪階層)級別的,還稱不上真正的豪宅,因此為價格買帳的人並不多。項目通過一波「神操作」躋身豪宅圈的精彩故事,後面會說到。

2000年

「中山公園」熱炒,房價直逼1萬元/㎡

2000年的上海市區還很小,以"外灘—人民廣場"為核心,西不過徐家匯,東不過浦東南路。這一年,上海職工平均年收入是15420元,平均房價3326元/㎡,一個人不吃不喝一年勉強能買5㎡。

這一年,上海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豪宅」,但熱炒的區域卻出現了,那就是中山公園——當時上海人印象中的「郊區」。一個叫「聖約翰名邸」的樓盤,從1999年的6500元/㎡,直接漲到9000元/㎡,出手的大多是香港人和台灣人。

從東方雅苑看出去的視野

當時上海售價最高的一批住宅,應該是集中鎮寧路上的東方劍橋,東方雅苑等港式豪宅,售價都已經超過1萬元/㎡。而市中心黃浦、老盧灣、老靜安在售的住宅幾乎沒有。

2001年

第一豪宅「世茂濱江花園」橫空出世

2001年,鎮寧路受到港台人士的喜愛,高端住宅價格已經飆升到14000元/㎡左右,成為當時上海房價最貴的地段之一。徐家匯也開始熱炒,即將迎來2002-2003年的「最高光時刻」——「徐家匯」一度成為了上海的代名詞!

這一年,溫州炒房團首次在上海現身,一個由157個溫州人組成的「看房團」,攜5000萬資金奔赴上海,一次性購房100多套!溫州炒房團的盛名,也由此而傳播於大江南北!

也是在這一年,上海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豪宅——世茂濱江花園橫空出世了!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當時樓盤廣告中,梁朝偉用濃濃港普吐出的「世茂濱江花園」和玻璃窗外一覽無餘的黃浦江風景。

「亞洲第一高樓豪宅」,16萬㎡的集中綠地、70%綠化率、6大世界主題社區園林和4大豪華會所,無一不顛覆當時人們對高層公寓的認知。

乃至項目當時被很多人稱為「童話里的城堡」。項目開盤時均價約15000元/㎡,年底就漲到了約2萬元/㎡

2002年

仁恆濱江園,讓人拍案叫絕的「神操作」

2002年,被很多人看做是上海樓市的一個分水點。這一年上海商品住宅平均成交價格從2001年約3600元/㎡,漲到了2003年的約5000元/㎡,漲幅高達40%。其中有個樓盤表現尤為亮眼,它就是仁恆濱江園。

仁恆品質雖然普通,但價格上卻絕不認輸,也提到了2萬元/㎡。同時在營銷方面下足了功夫。如果你當年曾路過福州路,那麼想必看到過他們的巨型海報!除了砸錢做廣告提高品牌形象和知名度,他們還有過一波「神操作」……

那一年,在陸家嘴二手市場發生了"海量成交":仁恆的二手房遭瘋搶,價格一路扯高,仿佛向所有人證明:仁恆的房子就漲價也賣得動!於是項目新房也開始進入瘋搶狀態,無數的人沖了進去,畢竟一個轉手就是賺呀!

仁恆上海另一個豪宅:仁恆世紀公園

不到一年,仁恆的報價已經從2萬元/㎡漲到了3萬元/㎡,「一線豪宅」稱號妥妥的收入囊中。仁恆後續在天山、聯洋等的地塊都以「豪宅」定位。品牌效應有多成功呢?就是後來僅憑「仁恆」兩字,就能比周邊住宅貴出20%。

2002年還有一個豪宅面世,那就是翠湖天地一期,但項目在當時倒並沒有什麼上海人買,因為——人家壓根就沒在國內搭售樓處!當時項目為外銷房,在國內千金難購,價格都是按美元計的,2000美金/㎡按當時匯率約1.66萬元/㎡。

2003年

上海紫園8號,首個億級樓王出現了!

2003年,在著名的18號文件里,房地產被定位成「支柱產業」!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首次突破10000億元,房地產市場第一次出現了「過熱」的苗頭!這一年,房地產市場出現了兩大火爆話題:

陸家嘴,世茂濱江花園頂樓複式1000㎡的「最高樓王」的拍賣轟動了全球!6個人,數輪拍下來,最終以總價3550萬成交。

另一邊佘山,上海紫園8號別墅則以1.3億的總價轟動全國,成為首個億元別墅、國內樓王,開創了國內「億元級」別墅的先河!——這個占地12000㎡的頂級豪宅,光造價就高達8000萬!

公寓方面,滬南路555號,只有35套(稀缺呀)的鴻豐香緹花園,也在8月開盤了,均價4100美元/㎡,按當時的匯率算,均價約3.4萬元/㎡,價格也超過了當時火到不行的仁恆濱江園,成為新興的頂級豪宅之一!

2004年

一年誕生2個《中國十大超級豪宅》

2004年4月,上海公布《關於預售商品房轉讓問題的決定》,推出了早期的防 「炒房」的政策。但7個月後,上海世博會規劃方案出爐,又將樓市推向了另一個高潮。這一年上海出現了一大批頂級品質的豪宅,包括傳奇「檀宮」。

2004年年初,檀宮開盤!這個整盤只有18棟,平均每棟占地4畝,每棟別墅都有一本樓書,業主全部為世界級富豪、名流的超級豪宅,當時開盤總價6000-8000萬元/套(單價6.7-8.8萬元/㎡),並登上了《中國十大超級豪宅》榜。

當年另一個登上《中國十大超級豪宅》榜的,是上海第一個以「歐陸莊園」為主題的別墅——西郊莊園。整個項目內有18座島嶼、5片湖泊,建築覆蓋率只有14%。配套也是奢侈得不得了:30000㎡的雙俱樂部和10000㎡的會所!

大名鼎鼎的九間堂別墅,也是在這年開盤的。4.5萬元/㎡在當時不算突出,但在那個流行托斯卡納、地中海、法式風格的年代,純粹的中式風格卻籠絡了大批鐵桿粉絲。隨著馬雲、葉立培等大佬的出手,九間堂很快也就躋身了頂級豪宅之列。

古北臻園別墅

另一個耀眼的高層住宅則是古北臻園,老上海洋房與西班牙建築的經典之作,當時對外報價5-16.5萬元/㎡,均價6.9萬元/㎡。在當時幾乎可以秒殺所有高層公寓,均價直逼檀宮。當時最高一批豪宅世貿濱江花園、仁恆濱江原等都還在3-4萬元/㎡徘徊。

2005年

湯臣一品面世,從此開啟「霸屏」模式

針對上海高價樓盤排隊現象司空見慣,越貴越搶手的狀況。上海的樓市調控終於發狠了!一個月的時間接連出台了3個政策。2005年夏季上海總算出現了一場降價運動。但是這一年,豪宅界的「老大哥」湯臣一品來了!

在此之前,不得不提一下另一個號稱「第一豪宅」的項目:華府天地。7月開盤時,均價5.8萬元/㎡。當時,能包下一座巴西石礦來打造全石材立面的住宅,實在太罕見了。後來「華府天地」四個字,也成了高端的代名詞,甚至不少外地樓盤取名時都會冠上「華府天地」來彰顯品質。

華府天地「第一豪宅」的位置坐了不到3個月,湯臣一品就帶著11萬元/㎡均價,最高1.3億的總價強勢登頂了!一夜間,上海豪宅平均價格翻了近一倍!此後的10多年裡,湯臣一品不是在刷新房價記錄,就是在刷新房價記錄的路上。

2006年

世茂佘山莊園,2.8億元總價冠絕全國

受2005年樓市調控的影響,2006年的樓市穩定了許多。上海的豪宅區在這個時候也已經逐漸形成。其中以陸家嘴濱江、盧灣、新天地為主的公寓豪宅聚集區;花木、聯洋、佘山、虹橋等為主的別墅豪宅聚集區最為主流。

翠湖天地泳池會所

林心如和蘇有朋也是在這一年,入手了新天地豪宅「翠湖天地」,當時項目單價達約6萬元/㎡左右。

這一年,世茂佘山莊園面世。這個全市唯一三山一湖自然景觀資源的莊園式獨棟別墅,800多畝地上只規劃了72棟別墅,0.1的容積率低到讓人髮指,占地最大的別墅占地足足28000㎡!

項目72棟莊園別墅分布在20個小島之上,內部還有個30000㎡的大型生態湖泊,由六條河道與月湖水系相連。當時總價最高的一套別墅報價2.8億元!曾連續4年穩坐《中國十大超級豪宅》頭把交椅。

2007年

總價7000萬,38年產權的舊改大樓

2007年上海樓市天價「地王」頻現,不斷上演「麵粉貴過麵包」的故事,房價也開始暴漲。銀行貸款利息一連加了4次,提高首付比列等,仿佛也只是隔靴搔癢。穩定房價這事,在這一年不過是美好又虛無的夢想了罷了。

綠城玫瑰園

這一年,也是品質豪宅扎堆的一年。單價4.5萬元/㎡左右,擁有獨特橢圓形建築的王子晶品以及堪稱「建築博物館」的綠城玫瑰園等,都誕生於這一年。但其中最不容忽視的,還要數濟南路8號「巴卡拉」公寓。

2007年4月,有著「上海天價豪宅」之稱的濟南路8號開盤了。均價8000美元/㎡(約6萬元/㎡),公寓總價58-1000萬美元不等。均價並不甚起眼?如果告訴你,這是個使用年限只有38年的舊樓改造項目,你還會這麼想麼?

2008年

華洲君庭,誕生在樓市大起大落之中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樓市轉向蕭條:成交量大跌60%,土地流拍頻繁,開發商討論最多的主題竟是:如何體面的降價?大起大落之下,買賣雙方都受到了明顯衝擊。下半年上海甚至一連發布14條房地產救市措施,試圖振樓市……

就在這樣混亂而焦慮的一年中,全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開工了,如今上海平均總價最高、甚至與檀宮齊名的頂級別墅「華洲君庭」開盤了!

華洲君庭開盤的時間,趕在了2008年的年底,或許是受整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當時的華洲君庭,還沒有如今最低3.3億/套起這種「俾睨天下」的氣勢。項目開盤時均價6.6萬元/㎡,總價平均8000萬元/套。

2009年

樓市陷入狂熱,成交價紀錄不斷刷新

2009年,4萬億救市資金來了,絕大部分人還沒明白過來這意味著什麼,此前還一片哀嚎的樓市,突然又陷入了狂熱,樓市失控了!當年,上海住宅成交量漲了一倍,全國房價漲幅達23.2%。

世茂佘山莊園2.05億別墅

這一年,住宅最高成交價一再被刷新。先是湯臣一品成交價率先突破16萬元/㎡,緊接著古北臻園成交了一套19萬元/㎡的別墅,打破湯臣一品的單價記錄。世茂佘山莊園的一套別墅樓王,則以2.05億元的最高總價成交!

位於花木的浦東星河灣,也在一眾全新住宅中脫穎而出。5萬元/㎡的均價開盤,首日成交金額超46億元,創造了當時樓市單日成交金額的奇蹟!不足2個月,單價便漲至6萬元/㎡。

陸家嘴還有一個景觀視野堪比湯臣一品的豪宅中糧海景壹號,年底前也開盤了,均價9.8萬元/㎡,而當時湯臣一品均價約11萬元/㎡。

2010年

東郊、佘山兩大億元級別墅平分秋色

2010年上海樓市仍然跌宕起伏。上半年房價暴漲:住宅成交均價上漲35%,上海全面邁入「2萬元」時代;下半年史上最嚴調控政策出爐,「限購」政策向全國鋪開,住宅成交面積隨即腰斬。

浦東東郊別墅區內的另一個頂級豪宅東郊壹號開盤,118畝土地上只有26棟別墅,平均每棟占地4.5畝!開盤時均價為13.8萬元/㎡,總價最低6700萬元/套起。再來看看9年後的今天,項目總價最低已經要2億元/套起了!

佘山的中凱曼荼園也在這一年面世,這個中凱集團以7000萬元天價簽約27位設計師,計歷時4年,設計費用高達1.5億元打造出來的「藝術品級」豪宅, 開盤時均價13萬元/㎡,總價4000萬-1億元/套。

湯臣一品

哦對了,這一年,古北臻園那個19萬元/㎡的最高價豪宅被退房了;湯臣一品又憑藉著18.9萬元/㎡的成交價,刷新了自己此前16萬元/㎡的最高價紀錄。

2011年

遠洋博堡登上《亞洲十大超級豪宅》榜

2011年的樓市調控有了顯著的成績,住宅無論是成交量、成交面積、還是成交套數都大幅下降,成交均價也穩定了許多。也是在這一年,婚姻法對於房產產權歸屬進行了重新定義,全國一度掀起「產證加名潮」。

11月,老盧灣區標誌性頂級豪宅凱德茂名公館開盤,單價最低9萬元/㎡,最高18.2萬元/㎡。

年底,北上海第一豪宅遠洋博堡開盤,均價8萬元/㎡,最低總價4000萬元/套。其中樓王總價高達2億元,光是建築成本就達3000萬左右,而內部裝修更是達到了7000萬!當年入選「亞洲十大超級豪宅」。

2012年

中糧海景壹號,魔都首個20萬+豪宅成交!

2012年的樓市依舊極富戲劇性,接踵而至的調控政策終於放緩了腳步,樓市從年初的「倒春寒」到年中的「成交量爆發」再到年末的「供銷兩旺」,開發商紛紛感慨「最艱難的時刻終於渡過了」。

那年過完春節不久,上海樓市就因一個磅級的消息炸開了鍋,濱江凱旋門拿預售證,均價16萬元/㎡,最高報價26.4萬元/㎡,超越湯臣一品成為上海單價最高的樓盤,一時之間話題不斷,風頭無兩!要知道,項目當初拿地時,平均樓板價只有2萬元/㎡。

濱江凱旋門別墅

不過濱江凱旋門的高價神話,開盤不到一個月就破滅了。首批推出的房源成交均價僅11萬元/㎡出頭,和報價相差得不是一點兩點。當然這和當時推出的房源位置、樓層等都有關係,但吃瓜群眾哪管得了那麼多呢!

中糧海景壹號高層景觀視野

這年豪宅界還有一個大事件。10月,中糧海景壹號成交了一套單價21.6萬元/㎡的房源,刷新了湯臣一品此前18.9萬元/㎡的紀錄,成為魔都首個成交單價超20萬元/㎡的新房,也是十分具有歷史性意義!

同年,在閘北不夜城,其實還有一個了不起的豪宅面世,那就是如今的浦西頂豪「華僑城蘇河灣」,當時單價最高也達到了19萬元/㎡,雖然被濱江凱旋門和中糧海景壹號壓了一頭,但也絕對值得在這裡多寫上兩筆。

2013年

華僑城蘇河灣,摘掉閘北「下只角」帽子

雖然有「新國5條」和「不動產統一登記」等調控,但2013年還是迎來了樓市成交的又一高峰,成為4來住宅成交量最高的一年。土地市場成交也十分喜人,乃至下半年國土資源部直接下令:供求緊張的城市,年內不許再出現「地王」!

2013年上半年的時候,上海還有一個持「頂級豪宅」名號的新盤,那就是靜安區的遠中風華園。項目5月份開盤時,聯排別墅的報價高達22萬元/㎡。

到了8月,華僑城蘇河灣第二批公寓預售證下來,備案價格9-25萬元/㎡!至此,閘北蘇河灣一帶,可算是摘掉了「下只角」的帽子,好好揚眉吐氣了一把!好歹咱也是有25萬元/㎡「一線豪宅」的區域了不是?!

向來售價低於住宅的「類住宅」界,也在豪宅圈崛起了一匹黑馬——保利ONE56,開盤價高達11-17萬元/㎡。這也是當時保利地產在上海乃至全國最高端的項目之一,干掛石材和玻璃幕牆組成的外立面十分具有標誌性。

2014年

最高38萬元/㎡,魔都6刷最高房價紀錄!

2014年的上海樓市,住宅成交是震盪下行的,但房價卻是始終堅挺。這一年,國家開放「單獨二胎」政策,緊湊3房成為了市場上的熱饃饃。上海豪宅圈,則又是最高房價反覆刷新和被刷新的一年。

華僑城蘇河灣露台視野

1月,華僑城蘇河灣住宅預售最高報價從25萬元/㎡升至28.04萬元/㎡,而到了7月份,其預售最高報價又被他自己刷新,升至29.8萬元/㎡,漲價節奏快到讓人反應不過來。

而另一邊,綠城黃浦灣在5月份推出新一批房源,其中頂層報價直接飆到38萬元/㎡,總價2.3億,再次刷新上海公寓價格(報價)記錄!項目高區數十套面積450-500㎡的景觀房源,單價統統超過了30萬元/㎡,每套總價都將超過1億元!

湯臣一品樣板房雙開大門價值80萬

當然,任你報價再高,沒成交也是虛的,湯臣一品表示:我破成交價紀錄給你看。4月24日,項目簽掉了一套986.45㎡的高層複式單元,總價2.285億元,成交單價23.16萬/㎡,同時刷新了上海公寓成交單價、成交總價紀錄!

綠城黃浦灣高區景觀

不過湯臣一品這個成交單價紀錄也只不過維持了半年。11月,綠城黃浦灣一套高區景觀房源以24.22萬元/㎡的「歷史最高價」成交了!面對破紀錄跟玩過家家似的豪宅們,我們也只能自我安慰——紀錄嘛,可不就是拿來破的麼……

2015年

量價齊升、地王頻出的豪宅元年來了

親歷過2015年上海樓市的人,一定還對那一年的瘋狂記憶猶新。成交量幾乎是以波浪沖高之勢上漲,成交面積達到1500萬㎡,創下了6年來最高紀錄,僅次於2019年的1900萬㎡。上海商品住宅均價也邁入了「3萬元」行列。

2015年更是被稱為「豪宅元年」,上海豪宅的成交量價齊升,地王頻出。全國豪宅成交量排名前10的樓盤中,上海獨占6個;全國50個最貴豪宅中,22個來自上海!總價、單價、區域大大小小的地王共計11個!

這一年,閘北靜安合併。大寧金茂府創下開盤一小時勁銷21.2億元,年度銷售額超50億的奇蹟。第二季度,上海豪宅成交量暴增了4.4倍,幾乎是肉眼可見豪宅在一天天在增值!「日光」神話卻依然在上海灘不斷上演……

湯臣一品景觀視野

11月,湯臣一品在17、18兩日接連出現2套億元豪宅的成交,分別以25.16萬元/㎡、26.92萬元/㎡的單價成交,接連打破了一年前綠城黃浦灣24.22萬元/㎡的最高成交紀錄。

2016年

上海老洋房40萬元/㎡成交刷全國紀錄

2016年 10月以前,上海賣豪宅就跟賣白菜似的,當日售罄甚至一小時售罄都是家常便飯,10萬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量是15年的4倍以上!以至於「日光碟」三個字都引起了相關部門注意,成了「敏感詞」。

由於地王大爆發,房價上漲過快,下半年的上海再次進入調控狀態。限購升級,認購又認貸模式開啟。一度引發了能與王健林「1個億小目標」分庭抗衡的話題「上海瘋狂離婚買房潮」——1000萬的二套房,婚內買和離婚買,首付至少相差400萬,你離不離?

融創濱江壹號院實景

這一年,融創濱江壹號院、九龍倉濱江壹十八等一批爆紅的豪宅紛紛面世,價格都在10萬元/㎡以上。而這一年豪宅最高成交價紀錄,又被刷新了兩次。

第一次是在4月,華僑城蘇河灣的一套別墅,以2.42億元總價成交,單價高達34.9萬元/㎡,創下全國商品住宅成交單價之最!

第二次就比較特別了,來自一套始建於1924年的歷史老洋房——巨鹿路886號,這棟洋房是建築大師鄔達克在上海的處女作,老洋房成交單價高達40萬元/㎡(含土地金),成為全國(內地)成交第一天價!

2017年

全年僅5張豪宅預證,湯臣一品再刷房價新高

2017年,「日光、地王、價格翻倍」等讓人看完立刻雞血加身的詞銷聲匿跡了,取而代之的大多是「速凍、平穩、理性」。「類住宅」被封殺,調控愈發嚴苛,住宅成交量創下2006年以來(12年)最低值。

大華斐勒公園

豪宅市場也被限得厲害,內環內預售證只有4張,預登記價格達到10萬元/㎡以上的只有瑞虹新城悅庭、仁恆公園世紀、融創香溢花城和大華斐勒公園5個樓盤,新增供應實在少得可憐。

仁恆世紀公園:2017豪宅成交量TOP1

即便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2017年豪宅市場還是表現不俗,10萬元/㎡以上的豪宅共成交了1668套(2016年為1889套)。市場上還有一個「異數」,銷售成績好到扎眼。沒錯,還是我們豪宅的老大哥——湯臣一品。

湯臣一品頂層複式樣板房

老大哥8月之前先後成交兩套億級豪宅之後,8月緊接著成交3套房源,每套總價8500-9500萬元之間。10月底,項目成交了一套總價2.05億,單價高達到34.3181萬元/㎡,再次刷新上海高層住宅新房成交價記錄(多層房價記錄保持者還是蘇河灣別墅和巨鹿路886號老洋房)。

2018年

豪宅成交斷崖式領跑全國其它城市

2018年,樓市還是那個樓市:住宅成交量13年來倒數第二,成交均價53400元/㎡創新高;但豪宅市場已經不是那個市場了,憋了一整年,豪宅預售證猶如開了閘的洪水般排山倒海般奔涌而來,僅4月就有7個豪宅拿證。

雲錦東方總價3000萬元以上豪宅成交114套

豪宅成交噴井:全年單價10萬元/㎡以上的豪宅成交達2011套,是全國其它城市成交套數之和的近2倍!總價3000萬以上的豪宅成交892套,占了全國3000萬以上豪宅總成交量的近一半!

中糧前灘海景壹號

前灘、陸家嘴北濱江、新江灣城等新興高尚住宅區,有錢都搶不到房!中糧前灘海景壹號,更是以3127組客戶,1300%+認籌率,88億認籌參與金創下樓市歷史記錄!

大熱盤信達泰禾上海院子

不過,受「限價」政策的影響,拿到預售證的豪宅雖多,卻無一不是平價或者壓價上市。這一年,上海最貴樓盤list,沒有增加新的成員……

2019年

樓市和豪宅的故事還在持續書寫

2019年,上海商品住宅正式踏上歷史舞台的第20年,這跌宕起伏20年,演繹了魔都生動異常的城市變遷。時間還在流淌,上海樓市與豪宅的故事未完待續……

PS:魔都20年頂級豪宅的故事,因很大一部分未能親身經歷,相關樓盤故事和數據均通過大量調研獲得,其中難免有遺漏和偏頗的部分,歡迎探討與指正,謝絕尬黑哦……

文內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網上房地產、克而瑞、百度搜索、房天下、搜狐焦點、易居房產等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xlXcG0BJleJMoPMSnf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