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劇烈頭痛,4劑經方轉危為安

2019-12-11     悅讀中醫

小 編 導 讀

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頭痛,但是頭痛到仿佛頭部裂開、抱頭喊叫的情況恐怕很少見。遇到這樣的急重患者和心急如焚的家屬,應該如何處理?面對醫院束手無策的少見疑難病症要如何辨治?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見識下,劉方柏教授如何僅用4劑藥,就讓這樣一位患者豁然而愈。



診斷現場

王某,男,40歲。1990年4月21日初診。頭痛如裂5天。

5天前開始頭痛,尤以前額為甚,有痛至欲裂開感。於當地醫院治療2天無效,急轉入某醫院住院治療3天,痛仍不止,乃自動出院轉診於余。

刻診:抱頭叫喊,頭痛如裂,身熱,自汗,口渴欲飲,面紅如妝。脈大,舌苔白。

辨證論治

學生甲:張景岳說:「凡診頭痛者,當先審久暫,次辨表里,蓋暫痛者,必因邪氣。」本案病起突然,病程僅5天,應該是因邪氣為患。而一般劇烈疼痛又多責之於寒邪,因「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素問·舉痛論篇》)。本例頭痛欲裂是不是因於寒邪收引致經絡攣急之故呢?

老師:從本例證象看,不屬寒證。「諸寒收引」,乃言寒之「性」,而非凡劇痛均責之於寒。至於劇痛因何邪所致,仍當結合具體證象進行辨析,否則,不成了刻舟求劍、緣木求魚?

學生乙:程國彭在論述頭痛時認為「除風寒外,復有偏頭風、雷頭風、客寒犯腦、胃火上沖、痰厥頭痛、大頭天行、破腦傷風、眉棱骨痛、眼眶痛等證。更有真頭痛,朝不保夕,勢更危急。皆宜細辨。」說明頭痛不僅原因複雜,且可出現重危證。本例疼痛劇烈,病勢急重,經西醫用多種止痛藥,中醫用川芎茶調散等方無效,在排除了寒邪為患的可能時,當屬程氏上列何證,或所列諸證以外的何種證候呢?

老師:本案若於程氏所列證候中辨析,則當屬胃火上沖;若於程氏所列諸候外求之,則為陽明熱甚。而《傷寒論·陽明病》之提綱證即「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陽明即「胃家」,而「熱甚」與「火上沖」在此同義,二者原屬一候也。

診為陽明頭痛。予白虎湯加味

石膏40g,知母10g,甘草6g,菊花20g,川芎20g。2劑。水煎,每日1劑。

4月23日,頭痛略減,強力忍受可不吼叫,余症同前。乃邪甚藥輕,當加重藥量擊鼓再進。

石膏120g,知母10g,甘草10g,菊花30g,川芎40g,全蠍10g(焙,研末沖服)。2劑。

4月25日,諸症悉除,痊癒回家。

思辨解惑

老師:本例患者身熱,汗出,口乾,面赤,脈大,是典型之陽明經證,而頭痛以前額為甚,亦為陽明頭痛之特徵性症狀。因此,應當是不難辨析的。然為什麼在臨證時會出現誤辨呢?我分析很大程度上是被劇烈之疼痛症狀左右了思維。這種情況在辨治急重證時極易發生。

舉凡劇痛、高熱、驚厥、出血、昏迷等證,臨證時每因病情急重,或患者難以忍受,或家屬焦灼吵嚷等情況,使醫者臨場慌亂,目光僅聚焦於上述主症,忽略了其他症狀表現,而這些症狀表現也許正是反映疾病本質的重要信息。它提醒我們,面對急重證時必須沉著鎮定,不被表象所迷惑,才能正確認識證候,進而也才有可能有效地控制其急重病情。

學生甲:考《傷寒論》陽明病篇僅出56條辨表里證治,第197條辨寒邪攻里或外發兩個明確提到頭痛的條文,而其痛僅是「頭痛有熱」和「必苦頭痛」,顯然其痛都不甚嚴重。似本例劇痛如裂,不僅陽明病不載,《傷寒論》全書提到「頭痛」的18個條文亦無一條與之相近,那麼,其頭部劇痛會是單純陽明里熱熏蒸所致嗎?

老師:首先要明確一個道理,《傷寒論》乃為百病立法,故其397條被稱為397法,說明其「不載」絕不等於不存在。大家知道,六經包括其所屬臟腑經絡。陽明經除包括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之外,還包括了手陽明經脈和足陽明經脈。手陽明經脈從食指外側循臂,上頸至面部。足陽明經起於鼻樑凹陷處兩側,絡於目。二經均循行於面目,故邪犯陽明,極易循經上行而致頭額面目疼痛。而陽明主燥,又為多氣多血之經,病後熱邪極易囂張亢盛。這種囂張亢盛之邪熏蒸於頭面,壅滯於經絡,頭痛即作。是故邪益盛則痛益烈。不僅如此,「頭為天象,六腑清陽之氣,五臟精華之血,皆會於此……若邪氣稽留,脈滿而氣血亂,則痛乃甚,此實痛也」(《醫案必讀·頭痛》)。可見,本例痛劇的原因在於三點:第一,陽明熱邪亢盛;第二,病邪作用於特殊部位;第三,病邪導致了氣血逆亂。

學生乙:本例病發於立夏前,而石膏又用至120g,不擔心產生副作用嗎?

老師:前人云:「有病則病受。」本例初診時用石膏40g,症僅略減而不衰,即說明了邪盛藥輕。其實,作為白虎湯主藥之石膏,其性並非大寒。《本草綱目》謂其「味辛,微寒,無毒」,推崇其主治「除時氣頭痛身熱,解肌發汗,治傷寒頭痛如裂」。王燾在用大量石膏治骨蒸勞熱久嗽時,特別指出,其「無毒有大益,乃養命上藥,不可忽其賤而疑其寒」。前賢言之諄諄,示之鑿鑿,就在於告誡醫人勿疑其寒而廢其用,因過慮而棄寶物,這為我們放膽重投石膏以救急危提供了極為寶貴的經驗借鑑。

學生丙:特重之病,卻用簡單之方,不怕藥效不全和藥力不逮而延誤治療嗎?

老師:治療急重病症,在辨證清楚後,一定要敢於遣用重劑猛藥,以直決病所,不可左顧右盼。這是我一再推崇的「單刀直入」法。面面俱到、四平八穩的遣方用藥,深層原因在於對自己的辨證結果沒有把握,因而,所用方藥必然在求穩求全中喪失主攻方向。其結果只能如細雨之於烈焰,絕無撲滅作用。而重劑猛藥之投,猶挽大廈之將傾時用猛力或巧力於一點,所謂「以四兩而撥千鈞」。此時任何龐雜用藥,看似兼顧標本,實如挽傾廈之八方用力,非僅力量分散,甚或力量抵消。

現在人們多覺得中醫是慢郎中,危急重症的治療只能依靠西醫,殊不知若是掌握住中醫的精髓,中醫有時能解決許多西醫解決不了的棘手難題。如何才能掌握中醫精髓?來這本書中跟隨劉方柏教授出診,這些疑問的答案將一一揭曉——

《劉方柏重急奇頑證醫案》

本書是作者臨床工作50餘年,從40餘萬例患者中精選出的具有典型意義和啟迪作用的重急奇頑證病案。所有病案以「保真」狀態呈現,從診斷現場、辨證論治、思辨解惑三個方面對每個病案的各個環節進行質疑探幽、窮源溯流、闡義發微。本書語言生動活潑,不拘一格,使讀者如臨現場,並最大限度地獲得診療知識及救治方法,適合於中醫工作者及愛好者閱讀參考。(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劉方柏重急奇頑證醫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劉方柏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n2n_G4BMH2_cNUgVF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