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旅遊是伴隨旅遊資源擴張而來的一種旅遊理念和產品形式。它是旅遊業整體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人們喜歡並積極參與的旅遊模式。它已成為弘揚工業文化、傳播工業精神、展示工業文明成果的重要途徑。在促進產業和城市轉型升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工業旅遊典範——梅森瓷器工廠
德國是全球最早進行工業旅遊的國家之一。工業旅遊不僅讓遊客了解「德國製造」的生產過程,還藉此提升企業形象,擴展企業盈利,甚至還成為許多城市的「旅遊經濟發動機」。
在「德國工業旅遊排行榜」上,創建於1710年的梅森瓷器工廠排名第一。位於德國東部的小城梅森人口才2.8萬人,不過到梅森瓷器工廠參觀的遊客每年達到四五十萬。梅森瓷器工廠是歐洲第一家製作陶瓷的企業。最重要的是, 梅森瓷器廠歸薩克森州政府所有,是德國為數不多的公有企業,技術產權受到了極大的保障,因此市面上難尋仿冒品。
在這裡,遊客可以通過瓷器博物館和藝術家工作室,對各類展品和生產流程進行觀摩。瓷器博物館還為感興趣的遊客提供免費嚮導,對各類展品和生產流程進行專業講解。參觀後,遊客還可以購買這裡的瓷器,再光顧一下瓷器廠開辦的咖啡館和餐廳,那裡使用的餐具全部都是地道的梅森瓷器。
啟示
工業旅遊的發展需要理念創新,不斷優化和提升對工業旅遊作用、價值和發展路徑的認識,不能把工業廠區的旅遊做成傳統的參觀型的博物館。要融入休閒、高科技元素,並用情懷來講好傳統工業的故事,著眼於構建一個「可觀(景觀)、可學(知識)、可購(購物)、可玩(參與)、可品(情懷)」的工業旅遊運營生態。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今天就根據多年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下工業旅遊內容如何創新。
可學
工業旅遊一度熱衷於展示生產流程和生產工藝,很多人認為這就是工業旅遊。但是這種單純的展示已經不能滿足遊客日益提升的需求,這就要求工業旅遊開發模式從單一走向多元。沒有自然資源的工業目的地也可以做旅遊,以工業為基礎,發展工業研學、帶動周邊旅遊經濟。觀光工廠、種植體驗、或者造一個研學基地,都是一條出路。研學熱促使旅遊產業城市更新升級,創造出更加優質的旅遊內容;也給了其他非旅遊城市一個機會,利用工業的獨特魅力留住遊客,讓遊客不再是到此一游。如伊利乳都科技示範園,就開發了草原乳文化博物館、液態奶生產基地、奶粉全球樣板工廠等多個旅遊景點,從廠區生產線展示走向園區綜合體驗學習。
可購
旅遊紀念品的開發,也是遊客鎖住美好回憶的真實載體。工業旅遊紀念品作為體驗主題向旅遊購物延伸的產物,是企業核心價值與遊客體驗經歷的完美結合。一是把本企業的產品轉化為旅遊商品,在原有產品基礎上,在外包裝、數量和服務方面進行改進,如周君記和涪陵榨菜提供的可攜式包裝和精美的禮品包裝盒,對遊客來說都很有吸引力。 二是把紀念品轉化為企業宣傳品,在一般的紀念品上附加本企業的標識,汽車、摩托車企業可以將自己企業生產的車型做成紀念品,鋼鐵企業可以將鍛鑄鋼打造成小小的紀念品,為客人刻上姓名或者其他具有意義的字樣。 最終,通過旅遊產品的開發,將單純的工廠參觀延伸到工業購物游、工業科普游、企業文化游、工業遺產游等綜合性產業鏈建設上來。
可娛
除了觀光和科普,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行為則追求感性與情境的訴求,創造值得消費者回憶的活動,並注重與商品的互動,體驗式經濟應運而生,體驗經濟成為推動工業旅遊發展的重要手段。通過讓遊客親身體驗、動手參與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可以促進景區與遊客之間的交流。工業旅遊的成功是離不開「體驗」這一要素的,遊客與打造完善後的工廠景點互動,沉浸式的體驗過程,正是工業旅遊的出彩之處。工業旅遊不是簡單的工業+旅遊,有的工業旅遊只能說是工廠參觀,要把工業文明植入到旅遊過程,營造全新的情景體驗,也就是有看有玩有體驗有記憶,只有把體驗要素和細節有機串聯起來,才能在某一方面留給遊客深刻的印象,從而將記憶打包回家,促進銷售。 以光明乳業為例,整個參觀以「一滴牛奶的生命旅程」為主題,對原奶如何製作成為集團旗下不同品牌的奶製品的流程進行了詳細闡述,最後的體驗環節通過低成本的體感遊戲來和遊客進行互動,運營效果奇佳。
可品
工業旅遊的內容,一定是用旅遊的手法,挖掘工業的特色或者IP元素,用創意的手法打造成旅遊體驗。如今,工業旅遊進入了創新驅動時代,需要有新的營銷方式活躍於市場,而工業旅遊營銷離不開IP。打造IP具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和故事,利用文化和科技力量活化歷史遺址,將其打造為新IP,運用現代的營銷手段,比如電影卡通、遊戲軟體等方式實現傳播。文化情感內核、互動體驗包裝缺一不可。一個優秀工業旅遊項目的建設應該是「理念宣講+先進生產力展示+體驗與分享」。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娛樂互動的形式 將工業知識展示給遊客,讓遊客親身感受產品、體驗產品,將體驗和產品帶回家,對產品產生忠誠度,並一直購買使用企業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