賄選總統曹錕雖然臭名昭著,但也有「正能量」的另一面

2019-11-21     民國年間那些事

以賄選而臭名昭著的北洋政權總統曹錕,在史家筆下歷來是個反面角色,在民初政壇上他也的確鮮政績可陳,但人都是有多面性的,曹錕也有常人所不及之處。

曹錕戎裝照

曹錕本身是個識字不多的赳赳武夫,但對知識分子卻極為推崇,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1919年,曹錕在保定辦了一所綜合性大學--河北大學,他對手下說,自己就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辦大學就得靠教授。曹錕說到做到,他對教授們畢恭畢敬以師禮待之,發給教授的工資也超過師長、旅長,就是這樣,曹錕還感到有些對不住人家,看見教授講課熱的汗流滿面,內疚地說:「你們這樣用腦子,每月那點錢,還抵不上你們的血汗呢。」
 曹錕愛才,也會用人,他知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他對外交總長顧維鈞一直很欣賞,認為他能勝任一切外交事務,因此不論什麼事都放手讓其去干。有一次,曹錕的親信陸軍總長陸錦、交通總長吳毓麟等人為駐英公使的人選問題,向顧維鈞施加壓力。雙方爭執不下,吳毓麟就請曹錕出面,誰知曹錕馬上把他教訓了一頓:「正因為我們不懂外交,才請顧先生來作外交總長。顧先生對外交有經驗,你們憑什麼干預?對不起,這件事我得聽顧先生的,正象你們分管的領域,別人不能插手一樣。」後來顧維鈞在回憶錄里記述了此事,對曹錕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曹錕雖然從未受過學校教育,但他恢弘大度,襟懷開朗,是個天才的領袖。顧維鈞如此評價曹錕,今天看來可能帶有個人感情色彩,但從中我們多少也能悟出曹錕為何能從一個街頭布販爬到總統高位的原因。
  曹錕另一個值得肯定之處就是他的晚節,抗戰爆發後,日本人在武力進攻的同時還推行「以華治華」的策略,積極物色合適人選籌組漢奸傀儡政權。這時南京和北平已有梁鴻志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和王克敏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兩個漢奸政權,但梁、王二人均系北洋時期的總長,威望資歷尚淺,無法與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抗衡,這時日本特務機關的目光便落在了曹錕身上。特務頭子土肥原認為曹錕曾任民國大總統,且又有「賄選」劣跡,拉其出山估計不是難事。但曹錕執政時便是親英美派,對日本素無好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又強占了中國東北和華北大部,具有較強民族意識的曹錕對此早就忍無可忍,這次見日本人公開登門誘降,不禁大怒,指著來人的鼻子曆數了日寇在東三省犯下的滔天罪行,最後斷然拒絕說:「我就是每天喝粥,也不會為日本人做事!」
  曹錕雖然已不在其位,但作為一個中國人他依然十分關注抗戰局勢的發展,他每天都堅持閱讀《大公報》,後來視力越來越差,便讓女兒讀給自己聽,當他聽到中國軍隊取得台兒莊大捷的消息後,激動地一躍而起:「我就不相信,咱們還打不過那小日本!」此後曹錕改變了晚飯後聽報的習慣,讓女兒飯前就給他讀,似乎連一頓飯的時間都等不及了。
  1938年5月16日,曹錕因感冒引發肺炎,醫治無效去世,終年76歲。臨終前,曹錕握著女兒曹士英的手說:「台兒莊大勝之後,希望國軍能乘勢恢復失土,余雖不得見,亦可瞑目。」重慶國民政府有感於曹錕在淪陷期間,忠貞不屈保持晚節,特追贈其為陸軍一級上將並頒贈「華胄忠良」匾額一方,以示褒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949i24BMH2_cNUgI6AI.html




上學記

202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