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就連物流都力不從心了,2019整年都在回落的似乎已經被打入冷宮的氯化鉀卻漸漸出現了一些喊漲的聲音,這是什麼情況?
其實賣方蠢蠢欲動已久,四季度里在毫無利好的局面下就曾試探了幾次反彈,1月份鹽湖報價漲20元/噸又為2020年氯化鉀的反攻打響了第一槍。近日,隨著氯化鉀常規港存的較明顯下降,尤其是白鉀的相對緊張,喊漲的聲音的確又大了不少。
首先,想漲、炒漲都沒毛病,因為按照舊的大合同成本,在當前市場上流通的價格下,白鉀虧50元/噸,大紅顆粒虧100元/噸,而紅粉鉀的虧損已達到200元/噸!港存還有很多很多……不漲?虧死!
其次,國產鉀進入冬季檢修期,目前僅剩鹽湖產量尚可,其餘大多已停,正常情況下要等到3月份以後甚至更晚各廠才會陸續復產,另外邊貿市場的進口時斷時續,2019年1-11月份的進口量僅48萬噸,預計全年總進口量將比前兩年少近一半,所以原有的「三雄爭霸」格局目前來看競爭壓力暫時要小得多。
第三,2019年氯化鉀港存暴增,常規港存量一度超過360萬噸,算上保稅的總量一度達到過400萬噸之巨,直到眼下這兩個量也分別在285萬噸和381萬噸水平,依然遠遠高於往年同期。但是,對於港存「壓力」應該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
2019年我國並未簽訂新的海運進口大合同,2018年度的大合同期限是到2019年6月30日,在8月份時就傳出「封關」之說,直到11月份磷復肥會議上有龍頭企業表示正式談判要等到春節過年之後。什麼意思呢?只要新的大合同不簽,那麼港口到貨只能放入保稅,常規港存就會持續下降。據中肥網統計,在10月份氯化鉀常規港存量達到峰值的360萬噸以上,從此以後便一路下降,到現在三個月的時間已下降了約80萬噸,周均降速約6.7萬噸,而這樣的速度還是在大環境不佳、冬儲需求不旺的情況下。
在前面幾個上年四季度到新年上半年時期,氯化鉀的港存量不是基本保持穩定,就是要增加個二三十萬噸甚至更多,因為春季市場要啟動了,這期間的月進口量都是較大的,以保證市場所需。但現在的情況是,只要大合同沒簽,那麼就相當於沒有進口量,一方面沒有補充,一方面消耗增加,那麼港存就會加速減少下去。如果仔細算上一算,哪怕是今年的需求不旺一直持續下去,我們的港存量雖多,卻經不起春季市場的消耗。
因此,近期部分貿易商再度借著港口白鉀相對緊張的問題「搞事情」,為年後市場啟動做鋪墊,這個絕不是純粹的炒作,而是下游尤其是生產廠家們所必須要直面的選擇。筆者覺得中小貿易商們還是繼續謹慎地、背靠背地做下去就好,但有持續生產計劃的工廠,確實需要提前儲備好適量的氯化鉀原料,起碼是2月份所需的吧。因為在此期間國產鉀休息,港存下降,而大合同尚且難簽,市場卻即將啟動,所以氯化鉀價格至少不會大落,下游就要多提防著點兒可能的上漲或者缺貨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預計氯化鉀大合同不太可能延期到太晚,目前國際價格已持續下行了許久,我國的港存量尚多但春季市場已近,其實已經差不多到了簽訂大合同的最佳時期,只要大合同一簽訂,港存那約100萬噸的保稅貨量立馬就會變成常規庫存,這麼大的量足以讓市場等到新船發到,而且按照當下的國際價格形勢,新大合同價格勢必大跌,新成本有可能要明顯低於當前市場價格。所以從長期走勢來看,2020年至少上半年的氯化鉀價格形勢其實還是不那麼樂觀的,很可能先漲後落,也可能繼續持續地回落,但也有極小的可能是逐漸漲上去,雖然以上這三種可能現在來看有著明顯的先後順序,但是最終的結果其實就只看大合同簽訂的時間了。
想隨時隨地及時把握詳細而準確的鉀肥等化肥行情及相關信息,了解肥料市場走勢,請持續關注中國化肥網(官網:www.fert.cn或手機APP:www.fert.cn/app或微信公眾平台:fert-cn)。本網分析及行情數據中如有您想深入了解的部分,可致電諮詢熱線0451-88001128,成為中肥會員,享受更多特權!歡迎進入快手和抖音號「金農網農情社」與分析師面對面交流,精彩內容不容錯過!(中國化肥網 阿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7XMmW8BxtCz63RLhL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