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1日晚鹽湖股份(即*ST鹽湖,以下簡稱為「鹽湖」)年報預告發布之後,股市相關的評論者們什麼「新晉虧損之王、有史以來最大的虧損之帝」,什麼「虧掉了七分之一個青海省、虧損超一年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等,一腳又一腳踩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然而筆者卻想說:虧損之王又如何?王者就是王者!
鹽湖表示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破產重整進程中因資產處置預計產生的損失,這屬於非經常性損益。「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係,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於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若除去資產處置導致的417.35億元非經常性損益以及虧損業務對鹽湖整體業績的影響,2019年鹽湖的凈利潤大約是處於略虧和盈利之間的。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鹽湖只需要滿足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均為正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期末凈資產為正值、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不低於一千萬元等8項條件後,即可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後的的五個交易日內向深交所提出恢復股票上市的書面申請。
而自從青海省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ST鹽湖破產重整一案,到鹽湖化工分公司資產包的網上公開拍賣,再到青海匯信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在上述拍賣六次流拍後按照承諾以30億元的價格「兜底」,可以說目前鹽湖基本已經成功甩掉了「包袱」,2020年將輕裝上陣。
根據年報預告顯示,除去三大不良資產包之後,鹽湖將保留的兩大主業務氯化鉀和碳酸鋰仍然保持了較高的盈利能力。尤其是氯化鉀板塊,2019年產量較2018年大幅增加約17%,達到了563萬噸,彰顯了其穩定的生產能力和市場地位;雖然報告期銷量453萬噸較上年銷量略有減少,但銷售價格同比有所上升。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2018年鹽湖氯化鉀營收74.5億元,而2019年上半年就已實現營收39.16億元,同比增長17.82%,毛利率高達74.64%。
按照中肥網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氯化鉀總實物產量至少在732萬噸,鹽湖產量占比超7成,2019年我國氯化鉀實物消費量約1265萬噸,鹽湖銷量占比近40%,所以鹽湖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鉀肥之王。(中國化肥網 阿杜)
雖然2020年的鉀肥市場本身,至少目前來看上半年的走勢預期是不太理想的,不管是先漲後落還是持續回落,總之很少有看好持續好轉的。但……如想獲得更多資訊請登錄中國化肥網註冊(http://my.fert.cn/Huafeiregpage.htm ),一分鐘即可完成註冊,獲取更多肥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