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看了一個b站採訪,我和UCLA數學系的「緣分」就此拉開

2020-04-29   上海前途出國留學


又是一年申請季的落幕,多年的申請準備化為最後的一枚理想offer,這是這段美本徵程的意義所在。留給當季者的,是一段奮鬥歲月的難忘回憶,留給後來人的,是一次衝刺名校的成功經驗。美本成功申請經驗,有共性也有個性,我們聽過來人娓娓道來他們是如何圓夢名校的,你從他們的故事中汲取營養,啟發自己的申請歷程。


— Vol 2. 從上海IB課程到加州洛杉磯 —


主講學生│L同學


一、我的基本情況


我是在上海的一所公立高中讀的IB國際課程班,我的預估分是42分里拿了41分。標化SAT是1520,閱讀是330,語法390,數學是800,我的托福是106,閱讀是28,聽力、口語和寫作都是26,雖然托福分數不高,但是我覺得4個小分還算比較均衡。


我主要申請的專業是數學,IB選課的話,HL課是數學、經濟還有英語B,SL課是Chinese A、物理還有商業。因為我語文相對薄弱一些,所以預估分拿了6分。我推薦所有的IB選手們,預估分應該要拿到40及以上,這樣才會比較有競爭力。


因為IB課在大學裡能抵的學分比較少,所以在怕pre-IB也就是高一的時候,我自學了兩門AP,AP微積分BC是5分,統計是4分,雖然我AP考的科目不是很多,分數也不是很高,但是我覺得這些AP課至少可以給我IB的學習做一些準備。例如AP的微積分和IB的微積分其實是有知識點重合的。我覺得大家在pre-IB也就是在高一的時候,如果還沒有正式進入IB課程的學習,空餘時間比較多,學有餘力的話,大家可以多考幾門AP。一方面提升一下自己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以為之後IB的學習做一個鋪墊。


在RD階段,我UC系統里的學校是拿到了UCLA、UCI、UC-Davis、UCSB和UCSD的offer,申請結果有點出乎意料。


二、UCLA吸引我的地方


我為什麼會選擇UCLA?UCLA到底有哪些地方深深吸引了我?


首先,專業的對應。


因為我想申請的專業是數學,UCLA的數學專業排名比較靠前。之前我在b站看一個視頻,一個挺有名的美國主持人史蒂芬科巴爾採訪了UCLA一個很有名的數學系教授陶哲軒,一個拿了菲爾茨獎的大神。我當時就覺得UCLA的數學系能有這樣的大神教授,數學專業應該挺好的,後來一查的確如此。


(左:UCLA數學系教授陶哲軒)


第二點,UCLA的專業細分多,有比較明確的職業導向。


就拿我申請數學來說,我之前去查官網,UCLA的數學部門除了常見的純數學、應用數學,還有有關精算的數學專業以及經濟與數學。像精算、數學這樣的課程,裡面有很多的必修課和選修課都是在為精算師的專業考試做準備。如果大家以後想以精算或者金融的職業為導向的話,其實UCLA的這些數學細分專業是非常好的選擇。


另外,我有一直在跟UCLA的學姐學長進行交流,聽說UCLA也有很多主修數學的學生還會選擇商業或者經濟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這樣的話可以增加一個學生在就業領域的競爭力。UCLA其實就提供了這樣一個學習的平台和雙專業的學習氛圍,我覺得可以很好的鞭策和激勵我。


第三點,UCLA有很多有用又好玩的workshop。


舉個例子來說,UCLA有個針對大二、大三年級亞洲學生開的finance workshop。裡面會有挺多的來自有名金融公司像摩根大通瑞、瑞士信貸、德銀的校友會來教授一些金融和資訊的必備知識和技能。因為我之前有考慮過自己未來可能會從事金融行業,我頓時覺得UCLA很符合我的專業要求和職業的準備需求。


除此之外,UCLA還有戲劇社、運動社團、兄弟會、姐妹會。進入了這些社團之後,除了認識很多背景相似的中國留學生以外,還可以認識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可以幫助我快速了解和融入不同的文化,這對我未來的生活和就業其實都是有很大幫助的。


(UCLA思凡劇社)


第四點,UCLA的食堂比較好。


有各類餐廳,亞洲餐廳、美式餐廳等等,從叉燒包、火鍋到點心,什麼都有,不怕吃不到就怕想不到。所以在UCLA得有一個自律的胃。


第五點,UCLA的環境比較優美。


我暑假的時候有一次去訪校,發現這個學校很大,在裡面曬曬太陽、散步、欣賞一下風景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我也去過別的學校,但是我覺得UCLA相對來說更加吸引我。走在校園裡有一種很明朗的心情,覺得呆在這個地方是不會壓抑的。


另外,我認識到很多去到UCLA的學長和學姐,他們都是很開朗熱心的人。我想如果自己將來有機會進入到UCLA,應該能比較快的找到一種歸屬感。


以上是我喜歡和選擇UCLA的理由。通過申請季,我覺得從方方面面了解一個學校是非常重要的,像學校的學期制度、選課制度、文化氛圍、社團、某些專業的工作、實習機會、地理位置、校友網等等都決定了這所學校是否真的適合自己,學校的氛圍和氣質也決定了這所學校是否真的會接納我。


三、我的活動和文書背景


1、活動


因為我在高一上學期就基本定好了自己的專業偏好和方向,所以我的活動大致都是圍繞著數學展開的。還參與了一些我感興趣的社團,同時發展了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


圍繞專業展開的活動,有青少年科創比賽,還有諸如HiMCM之類的建模比賽,以及有關數據分析的實習。在參與每個活動的過程中,我會留意去積累經驗,學一些專業的必備知識。


為了能在文書寫作的過程中體現我對某個專業的了解以及熱情,我參與的社團有學校的機器人社,還有一個學生服務類的社團等等。我選擇這些社團,一方面是出於我個人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社團都是學校比較有特色的四五星社團,集結了很多學校有用和重要的資源,可以幫助我有效學習知識。跟隨這些社團外出比賽的話,也更加容易拿到一些有含金量的團體獎,可以幫助我去潤色自己的獎項列表。


另外我參加了一個挺有趣的活動,就是AAPT物理攝影比賽。我本人比較喜歡和擅長攝影,比賽要求參與者拍一張帶有物理現象的照片,需要選手寫一段精簡的照片介紹和物理意義的闡釋。我覺得這個活動並不是非常的大眾,但比較吻合我的興趣,同時也能體現我通過自己的愛好去發現其他領域的知識並進行挖掘。雖然這不是很知名的比賽,但是我覺得這也能體現我的閃光點,表明在日常生活中,我是一個愛好和學習相輔相成的人,是具有好奇心的人。


我想如果大家現在還苦於沒有很大的獎項的話,大家可以去找一些有趣又小眾的比賽,另闢蹊徑去展現自己的特點、愛好或者長處,也避免自己的活動獎項與別人雷同。


2、文書


今年UC系統的8個文書題里,第6個是要求學生去談談專業興趣,以及如何在校內外去發展學術興趣。因為我平時在做完有關數學的活動之後,基本上都會整理流程活動里涉及的資料,自己也有經常總結概括這些活動,寫一些心得體會。


所以在寫這篇文書的時候,我仔細瀏覽了自己的活動記錄與體會,通過一些比較重點的活動,比如我參與的建模比賽,去展現我掌握的數學方法如何簡化我與他人的生活,以及我在中學階段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加深對數學的認識以及興趣。


大家在高中的時候都會參與不同的活動,可能單單一個小的活動就會涵蓋挺多有關特定專業的知識,以及和他人合作交流的經歷,我覺得及時的做一些記錄,可以幫助大家在文書寫作的關鍵期很快回憶這些活動的細節,產生比較深入的感觸和體會。


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發展自己的愛好,然後把這個愛好融入到我的文書里的。我的愛好是攝影,平時我會和一個熟悉的攝影師學人像攝影,感覺這個活動還相對小眾一點,我就把它寫在了自己的UC文書里。


我和我的攝影老師拍攝的對象是很多長期在上海工作的外國人,他們在離開上海之前都會選擇拍照留念,我和我的老師就會選取上海一些有文化意義的標誌性建築作為拍攝的背景,幫助這些老外留存對這個城市的情節和回憶。通過這個活動,我除了學習攝影之外,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我其實獲得了很多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機會,而這些外國朋友可能來自不同的國家,他們的年齡、工作和個性是全然不同的。我從中了解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行業在上海大城市的發展節奏,所以說拍照也在一定程度上打開了我的視野。


UC的第8篇文書是讓申請者去描述一個特點,如何通過特點從其他申請者中脫穎而出。這篇文書給了我一個機會去展示我不同的一面,除了和其他多數的申請者一樣去探究某個專業、做一些體現領導力、組織力的活動外,我也是一個有情懷、有審美並且善於交流的人。我想這些可能也是我能夠吸引和說服招生官的一些理由和特質。


在我的主文書和UC的文書里,我寫到了我參與機器人社團,然後幫助社團拉過一次贊助,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典型的可以體現領導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活動。但是這比較容易和別的同學產生素材和內容上的相撞,所以我花了挺多的筆墨去描述:我到底做了什麼?我怎麼做來體現我這個人?


在拉贊助的過程中,我聯繫到了之前我在實習期間認識的朋友以及老師,讓他們一起幫我去尋找和聯繫合適的教育機構,然後我通過調動其他社員一起到教育機構里去義務教授和我們社團有關的知識,來獲取機構資助以及技術上的幫助。


這個活動體現了我能夠通過之前有的個人經歷去發現契機,最後抓住契機給我的團隊帶來幫助的一個特點。


同時我和其他社員去機構里教授的內容都是我們熟悉擅長的,所以說沒有損失任何社團的利益,實際上是實現了和機構的互利共贏。這個活動可以體現我偏向於合作共贏、和他人一起進步的一個特點。


可能別的同學也有和另一方機構一起合作或者拉贊助的經歷,但是每個人拉贊助的方式以及合作的初衷可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覺得這篇文書真實的反映了我這個人,裡面的細節和過程都是真實貼切的。


四、新東方老師給我提供的幫助


首先,我的指導老師宋老師給了我很多選校的建議,幫助我了解大學以及錄取的一些偏好。


我在高三前的暑假基本定位好了自己的衝刺校、匹配校還有保底校,因為我的指導老師很清楚各個學校對於標化成績、GPA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而且他提供給了我很多以往的錄取數據,所以我能比較客觀地定位自己,然後也知道自己應該選擇怎樣的學校。


第二點,指導老師給了我很多活動的建議。


老師會根據我選擇的專業提前跟我溝通交流,啟發我去做一些應該嘗試的活動,比如數據分析類的實習。在我做完一個活動之後,會和我交流,幫助我去思考和總結我在這個活動里具體學到了哪些技能,還有什麼具體的感悟?恰恰就是這些總結和反思,給了我文書寫作很多的素材。


同時指導老師也會了解我學校的一些社團以及活動資源,並且給我一些活動規劃的建議。比如高一和高二到底應該參加哪些活動?


第三點,老師給了我很關鍵的文書建議。


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篇拉贊助的文書,我之前兩個稿里其實涵蓋了很多的細節,而且裡面有很多的小插曲,老師仔細讀完了我這篇文書之後,很快幫助我提取了文書的重點,理清了脈絡


同時也是我的文書指導老師啟發我著重細緻的去寫:我怎麼想到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如何達成這個方案?以及我怎樣協調周圍所有的資源去幫助我有效達成這個方案?當我細緻認真的寫完了這三個點,我基本上深入的抓住了這個文書應該有的重點,深入的體現了我是怎樣一個人。


第四點,新東方的老師會開各種工作坊。


像申請季之前就有很多有關夏校簡歷的工作坊,幫助大家了解各種適合自己的又比較有含金量的活動。暑假會有關於school research和文書寫作的課程,可以幫助我通過各種方式去深入了解每個學校進行擇校。


文書寫作課的話,會提前教我怎樣寫各種類型的文書。在上文書課的時候,有時候會碰到很大佬的申請者,這個時候就可以和別人交流,衡量一下自己的同時去關注一下同屆的申請者是怎樣寫文書的,是怎樣進行擇校和規劃的。


第五點,我的指導老師一直在指導我完善系統上的活動列表以及獎項列表的填寫。


因為申請系統上的活動和獎項描述是有字數限制的,需要通過最精簡的語言去完整的描述,在我寫完幾稿之後,老師會很認真的指導我去修改我的語言,提取最重要的信息,去展示一個活動的特殊性或者一個獎項的重要性,幫助我有效的進行潤色。


另外,我是一個有點糾結的人,我的指導老師是很客觀仔細也是很有經驗的人,減少了我很多在選校方面的猶豫和不定。


五、給學弟學妹的申請建議


第1個,標化儘早考完。


因為我的標化成績出的還是比較晚的,導致我一開始選校的時候是非常不明確的,然後需要在備考標化的同時兼顧學校的活動和GPA,會讓自己變得很忙。對於還在焦急準備標化的學弟學妹們,我的建議是當考試的知識點掌握紮實全面之後,考試考的主要還是心態,尤其是SAT,考試當天連筆都握不穩的人是很難拿到理想分數的。


我之前在考SAT的時候非常緊張,到香港亞博去考試,看到一堆學生會感到很無助,導致考試的時候發揮很不理想。我最後一次去考SAT前給了自己很多積極的心理暗示,進入考場要經常排隊,那個時候會有很多人在旁邊焦慮的複習自己的資料或者傳播緊張情緒,這個時候我就會選擇屏蔽這些人,把他們都當成地瓜,給自己一點自信。然後我進了考場之後也不會左顧右盼,儘量不讓別人的緊張情緒影響到我自己,整場考試都儘量處於一種自顧自的狀態,不看周圍的學生也不看臉上像颳了漿糊一樣的監考老師,只盯著自己的表和卷子做題。


雖然我的SAT水平相對於之前也沒有提升非常多,但是因為心態調整的還挺好的,所以最後一場考出來的分數相對比較理想,所以我覺得心態還是很重要的。與其考前一晚拚命的刷題複習,不如儘早複習完,然後考前一兩天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吃好睡好,讓自己放鬆一下。


第2個,文書儘早開始寫。


寫之前可以多和自己的指導老師溝通,聽一下老師的建議。在確定好文書的立意和內容之後,寫起來就會很有重點,會比較有效率。


另外我覺得大家還可以多和自己的學長學姐進行溝通,如果他們在你想申請的大學裡就讀,你完全可以向他們諮詢一下當時他們文書是怎樣構思的,如果關係比較好的話,你還可以知道他們具體寫了哪些內容。


如果你覺得學校官網上的信息對於你了解這個大學是不充足的,你可以和一些在讀生進行交流,了解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對於學生的偏好,以及學校內部有哪些不為大眾所知的有用資源。其實這些信息都可以被自己用在文書里,體現自己對於大學的了解以及熱情。


第3點,選校的時候最好儘早去查閱一下自己高中往年錄取的具體數據。


留意一下各個大學在你的高中到底每年錄取了多少人,如果這個大學在你所在高中錄的學生非常少,或者已經幾年不錄人了,應該要慎重和仔細的考慮應不應該選擇或者ED這所學校。


最後祝大家能夠在未來的申請季申請順利,拿到理想大學的offer。